献礼剧:致敬、描绘与展望
一
从剧集类型的角度来说,献礼剧并非一种独立的题材,而是主旋律影视剧中的特殊类型。早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就有了献礼片的概念,而献礼剧的出现则较晚。进入21世纪以来,红色题材电视剧持续热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献礼剧的播出,可以看作此类剧集的首次涌现,如《人间正道是沧桑》《解放》《东方》《长征》《开天辟地》《永远的忠诚》《风华正茂》《我的青春在延安》《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这些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聚焦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代表性事件,二是再现创造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伟人和英雄或普通而不凡的共产党员们。
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电总局遴选出30部重点电视剧向时代献礼,仅在当年播出的就有《归去来》《我们的四十年》《奔腾岁月》《大江大河》等剧。这些作品将此前主要聚焦历史题材的献礼剧内容,延展至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把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融入其中,使得献礼剧的题材更为丰富。
今年献礼剧的大火,更是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热点。涌现出的优秀影视作品不仅将献礼剧的艺术成就推向了新高度,还突破了以往主旋律影视剧的美学风格与艺术表现,谱写出主旋律的新篇章。先是《山海情》《觉醒年代》爆款“出圈”,紧接着是《理想照耀中国》《啊摇篮》《中流击水》《光荣与梦想》《百炼成钢》等献礼剧的集中热播。这些作品回望中国百年峥嵘岁月,还原不同年代的人物与事件,为今天的读者再现时光深处的历史风雨与时代精神。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品“不仅尽可能地忠于历史、还原历史,也通过诸多话题、桥段、细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设计,努力与当代观众建立心理链接,引发观众在观剧时的共鸣感和代入性”。这表明,如今的献礼剧不仅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为观众描绘了百年来的生动历史画卷,还在艺术上更加注重情节和人物的刻画,不因主题的宏大而忽视逻辑和细节的合理。这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也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