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见:实体书店的细节
这些年,上海开了不少特色书店。市场细分化,各家各有特色,注重细节服务,这是好趋势,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给顾客满意的体验,实体书店才能抵抗住网店的竞争。
安福路的多抓鱼书店,是一家二手书店。货架、灯罩、窗格、支柱,清一色的墨绿色,仿佛置身于森林中。书店内售卖的二手书,都做过消毒处理,品相好的和新书相差无几,价格只有新书的一半甚至更低。闲逛时注意到一个细节,靠近收银台的窗户前摆放了一个木盒,内里堆满了牛仔布条。看过指示牌才知道,这是绑书带。顾客若购买多本书籍,可以自行剪取适当布条,将书籍绑好带走。废弃的布条是户外品牌提供的边角余料,经济又环保,这是多抓鱼的主旨。
巨鹿路上海作家协会隔壁,开设了一间作家书店,这里邂逅作家的概率颇高。书店进门处摆放了一叠《文学报》和《作家文摘》,免费取阅,这是我唯一遇到的赠送报纸的书店。细节见真心。作家书店特色之一是能买到著名作家的签名书。书店贴心地为每位作家制作了醒目名片,金宇澄、孙甘露、陈丹燕……一目了然,读者远远地就能看到作家名片,方便他们找到感兴趣的作家签名书。上海作协原是“爱神花园”,内有一尊西方爱神普绪赫的雕塑,这是花园的标志性建筑。让人惊喜的是作家书店里竟然有迷你版爱神雕塑售卖。
皋兰路十六号,原本是座东正教教堂,金宇澄在《繁花》里写阿宝和蓓蒂小时候从假三层爬上屋顶,瓦片温热,眼里是半个卢湾区,西面后方,皋兰路尼古拉斯东正教堂,三十年代俄侨建立,说的就是这座教堂,如今它被改造成一家售卖诗歌为主的书店。开在教堂里的诗歌书店,顾客除了可浏览诗歌之外,还可欣赏百年教堂的内部结构和华丽穹顶。书店里还有一间咖啡吧,陈列的家俬非常独特:双翼飞行桌、湖泊写字桌、鹿角椅、银杏边几、鸟嘴橱……每件家俬都备注了创意理念,赏心悦目。
长乐路上的朵云书院主打戏剧书籍,书店里有一家餐厅,“朱丽叶蛋糕”“祝英台蛋糕”“梁山伯咖啡”……美食名字契合戏剧主题,足见用心。书店一隅为“戏剧人书单”,即戏剧人推荐的书单。濮存昕、孟京辉、陈薪伊、张军、喻荣军……他们是戏剧人,也是阅读者。
位于上生.新所的鸢屋书店,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各种珍贵书籍、文化用品,琳琅满目,甚至还将展览搬进了书店。鸢屋服务最有特点之处在于,店内提供“生活提案”,现场随处可见“生活提案顾问”的提示卡。所谓“生活提案顾问”,可以理解为,导购是像一本活书籍的存在,顾客可以向导购咨询任何有关书籍的专业问题,这是网店很难提供的服务。
说起来,实体书店还是有其优势的地方,打动人的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