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美国制造业为何会衰落
可是,美国已经回不去了。1953年美国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高达28.1%,可是到2020年,制造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0.8%。
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小。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2016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把竞选重点放在美国中西部地区,争取美国中西部地区失业人口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竞选策略非常正确。
可是,赢得大选入主白宫之后,特朗普总统并没有改变美国的经济格局。虽然美国白宫经济顾问中不乏经济专家,但是,那些来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专家,与美国总统的执政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他们不得不挂冠而去。
为了兑现自己的政治承诺,这位美国华盛顿的“闯入者”,聘请一些极右翼的政客制定经济政策,通过发动贸易战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市场,试图恢复美国的经济结构。可是,现在看来,四年执政期间,由于对所有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争,结果导致美国的经济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美国许多企业不得不通过间接的方式从中国进口商品。一些企业甚至公然拒绝执行美国白宫的经济政策。可以这样说,美国重振制造业计划,注定不能成功。
首先,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趋利性决定了,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一定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许多制造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率,将设计和市场营销环节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是,将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国外。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国逐渐失去产业链,重要零部件的供应体系彻底破坏,美国在工业制造领域,失去了竞争力。
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制造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而美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已经很难与之竞争。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保护本国市场,可是,这样做除了增加美国进口商和美国消费者的负担之外,没有其他的结果。
其次,美国试图依靠自己的金融霸权,改变经济结构,但是,回天乏力。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向美国出口半导体产品,日本汽车几乎占据美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为了阻止日本向美国出口大宗商品,美国联合其他国家迫使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并且对日本出口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
为了解决国内半导体产品需求,美国转而扶持韩国生产半导体产品,从而形成了如今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和日本的半导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驾齐驱的局面。美国认为只要对中国采取同样措施,即可迫使中国乖乖就范。可是,美国总统没有意识到,中国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拥有自己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发展规划,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干涉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美国总统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既不能阻止中国产品源源不断地出口美国,同时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美国经济陷入进退维谷两难境地。美国总统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决美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内部需求。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但必须指出的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既得利益集团相互掣肘,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能否如期进行,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当初美国奥巴马总统决定修建高速铁路,可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根本无法落到实处。美国联邦政府的补贴资金,早已经不复存在,可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没有建成高速铁路网络。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征地拆迁,需要协调各方面的立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民主党总统似乎缺乏信心,因此,没有重新提出修建高速铁路的计划,而是要在原有设施基础之上,实施维修工程。而这样做究竟会让多少既得利益集团中饱私囊,人们不得而知。
第三,制造业是工业化核心,制造业也是工业化的象征。工业化既包括制造业,还包括农业工业化。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已经实现机械化或者工业化。可是,美国在制造业领域,要想实现工业化,面临许多困难。
究其原因就在于,美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口相对较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美国面临巨大的成本。美国围绕着东部大湾区建设金融中心,围绕着旧金山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可是,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其他地区的发展都面临严重困难。堪萨斯州是美国的能源中心,而中部地区是美国的农业中心,到目前为止,美国尚未形成一个类似于东京湾那样的大规模制造中心。
中国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一个规模巨大的科技创新制造中心。未来中国有可能会在杭州湾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中心。美国重新回到工业制造业领域,与中国竞争,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扬短避长。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美国在制造业领域毫无竞争优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制造业形成规模效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源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民族制造业的发源地。渤海湾地区,是中国能源原材料的集散地。中国渤海湾地区,不仅拥有河北秦皇岛这样的大型煤炭港口,而且拥有大连、烟台、青岛、天津、北京这样著名的科技创新城市。如果中国从南到北,形成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中心、长江三角洲制造业中心、渤海湾制造业中心,那么,中国的制造业将会傲视全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中国不仅拥有完整的工业门类体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中国选择轮轨高速铁路系统,为了降低能耗,提高铁路的运营效率,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与中国交通高等院校合作,研制新一代的材料和技术,从而使中国轮轨高速铁路能够达到每小时400公里,节约能耗10%。这标志着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已经掌握世界先进技术。任何国家要想与中国开展竞争,将会面临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