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话剧”推陈出新,燃爆申城舞台
“《浪潮》首演轮早在开演前就全售罄。”制作人告诉记者。在举国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欢庆的时刻,很多观众选择坐进剧场,通过观摩一部新创主旋律佳作来回望初心,汲取力量,纪念这一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上海戏剧学院打造的话剧《前哨》、上海静安区出品的舞台剧《辅德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自制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紧随“七一”接二连三地拉开演出帷幕。而主旋律话剧、红色题材话剧的一系列推陈出新,独具个性和亮点的创意表达,也瞬间点“燃”了今夏申城舞台。
桃花雨、水舞台,红色题材的创新表达不拘一格
1931年2月7日,在龙华响起的枪声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五位烈士李求实、柔石、冯铿、胡也频、殷夫为革命理想而殉道。舞台剧《浪潮》、话剧《前哨》把目光聚焦到了这段上海的红色记忆中,它们对红色题材的审美创新,屡屡触动当代年轻观众的情感“共振点”。
由上海戏剧学院打造的原创话剧《前哨》是围绕全面小康和建党百年主题上海发布的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之一,从今年2月至今已经过两轮演出,经过精心打磨修改后,《前哨》将于明天起再度回归申城舞台。
一场盛大的桃花雨以及袁弘、王洛勇、谢承颖等演员塑造的柔石、鲁迅、冯铿等可爱可敬的群像,让人深深感受到作品散发的浓郁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该剧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对左联文学史有深厚的学术积累,青年导演马俊丰擅长运用时尚的舞台语言进行文学叙事,让整部作品充满悲壮的诗意。作品独树一帜地采用时空嵌套的结构,在舞台上同时建立了上世纪30年代、90年代和“当下”三个时空,让今天的年轻人和90年前的青年展开“对话”。
同样是讲述左联五烈士的英雄事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新创排的舞台剧《浪潮》则给人以冷峻、激烈的气质,用最坚硬的铁和最柔软的水进行对话。舞美是最具冲击力的体现,舞台中央是一个水舞台,同时三块厚木板被铁链穿起悬挂在半空中,时而作为道具营造监狱环境,时而又作为表演区域,带来多变的舞台造型,节奏感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