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恩批台产疫苗EUA标准 别包装成科学

刘宏恩表示,食药署的EUA标准根本不是科学上的标准。(照片:刘宏恩脸书)

食药署COVID-19疫苗疗效评估标准。(照片:刘宏恩脸书)

  中评社台北7月2日电/高端、联亚2家台产新冠疫苗相继公布第2期临床期中分析报告,并已向“卫福部”食药署申请EUA审查。政治大学法律科际整合研究所副教授刘宏恩6月30日在脸书发文表示,台湾食药署的EUA标准只是号称要求台产疫苗“不劣于”AZ的抗体效价即可。其实这根本不是科学上一翻两瞪眼的标准,而是政策裁量和开会时“讨论”出来的结果。那就麻烦政府和某些专家不要把它包装成“科学就是科学,不容争执”的外貌,而是应该开诚布公说明裁量背后的理由和论证依据。不可以躲在“科学就是科学,不容争执”的大帽子底下,去回避应该有的公开说理与政策论辩。

  以下为刘宏恩脸书全文:

  【关于国产疫苗EUA︰所谓不劣于AZ标准究竟是如何“不劣”法?】

  关于国产疫苗EUA标准,到今天还看到资深优秀的媒体人撰文说“台湾食药署要求抗体效价必须高于AZ的标准”,有如此明显的错误,实在令人遗憾。因为事实上,台湾食药署的EUA标准并没有要求国产疫苗要“高于”AZ的抗体效价,只是号称要求国产疫苗“不劣于”AZ的抗体效价即可。“高于”跟“不劣于”两者的科学意义和严格程度,其实相差很大。

  而且,我上面还加了“号称”两个字,是有重要原因的︰台湾食药署的标准甚至可以接受,一部份国产疫苗受试者样本的抗体效价只要达到AZ标准的67%就好了,这就是底下食药署公告的标准当中我以红色圈起来的0.67的意思。至于为什么只要达到67%就可以叫做“不劣于”,为什么不是77%、87%,其实这根本不是科学上一翻两瞪眼的标准,而是政策裁量和开会时“讨论”出来的结果。图片下方那个血清反应比例的50%也是一样,为什么抓50%这个相对宽松的标准,而不是更严格的标准,它真的是纯科学而不容争执的数字吗?(有公卫专家和统计专家说显然不是,请见底下留言第一篇文章)

  如果它们不是科学上一翻两瞪眼的标准,而是经过政策裁量讨论之后决定采取相对宽松的标准,那就麻烦政府和某些专家不要把它包装成“科学就是科学,不容争执”的外貌,而是应该开诚布公说明裁量背后的理由和论证依据。毕竟,“做政策裁量”是要负责任的,不可以躲在“科学就是科学,不容争执”的大帽子底下,去回避应该有的公开说理与政策论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