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协同战“疫”
本轮疫情防控中,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效应渐显。在病毒传播途径研究、检测技术、疫苗研发、有效预防治疗药物等多个领域,广东生物医药企业各展所长、协同作战。
检测手段升级
达安基因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改善,核酸检测产能从疫情前的1.5万管,扩增到现在的20万管;广州华银健康医疗集团的四大实验室、4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和30余家核酸共建实验室火力全开,大规模核酸筛查日产能迅速扩充为20万管以上……
在拥有超1800万常住人口的广州,一场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核酸大排查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我们研发推广应用快速检测试剂盒,使核酸扩增反应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左右。”达安基因副总经理张斌说,公司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日产量已持续达100万人份以上,还可根据需求快速提升产能。
“每日可实现单机产能近6000人份,最大程度地在保障检测质量的条件下,提高检测效率。”张斌说,特别是在应急和突发事件当中,极大程度缓解了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短时间内不足带来的困难。
目前,广州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共有23家。而在全省各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丰富,完善的医检行业发展闭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在新冠变异毒株精准检测产品研发方面,广东企业不断迎来新进展。万孚生物运用新冠流感三联检和新冠变异株多联检试剂,可检测出Delta株、Alpha株、Beta株等多种新冠变异株样本;达安基因研发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67)核酸检测试剂盒”,可针对基因序列点突变进行精准识别,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