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乱港组织退场 民意如何
中评社香港8月19日电/近日,香港反对派两大传统老牌组织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成立近半世纪的本地最大工会教协、以及运作近20载的游行组织平台民阵,分别在8月10日与15日宣布解散。自港区国安立法决定公布以来,反对派已多次爆发类似的解散退场潮,但由于本次牵涉的组织规模庞大、且在反对派阵营内属主流知名平台,故仍在香港社会引发较高的关注与讨论。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人对教协及民阵的解散决定反弹情绪不高,主流舆论更乐见此类组织主动退场,预料这将有利于香港社会整体去政治化,回归聚焦经济、民生等务实议题的正途。
图1显示,自去年国安法生效前夕以来,反对派阵营内已多次发生组织解散或政党成员宣布退出的事件,这股退场潮一开始主要出现在光谱较激进的板块,包括香港众志、学生动源的解散等,及后逐渐扩散至一些立场相对温和的泛民政治人物,如陈淑庄、许智峯等。至初选案正式开审后,以往相对零散的解散退场潮开始席卷整个反对派阵营,囊括所有或激进或温和的政治组织或人物。随着越来越多解散退场行为的涌现,相关议题在香港舆论场掀起的热度大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反映港人已逐渐习惯反对派的退场自保举动,已将其视作国安法生效后的其中一个新常态。不过,近日教协与民阵的解散决定,仍然在香港社会引发一轮较高的舆情声量与关注度。这两大老牌组织都是反对派阵营中的主心骨,更包揽了黄营大台支教民系统(支联会、教协、民阵)中的两个重要席位,而且在香港皆有较长的历史。
与之前几次反对派的退场事件相比,本次教协、民阵的解散虽然引发一定的反弹舆情,但并没有刺激港人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其在社交媒体导致的不满情绪升温较以往的退场潮弱,明显低于国安法生效前夕的极端组织解散潮、以及初选案所触发的两轮解散退党风波(见图2)。教协、民阵的解散,虽然令部分反对派对政府的怨气有所增加,但并没有形成一些具威胁性的反抗行动,在国安法的新常态下,一些港人的不满只能透过“爆买”教协超市等自我感动的方式进行宣泄。而且,社会主流舆论期待这些反对派核心平台解散后,香港能迎来更加稳定良好的政治局面。
在大多数港人心目中,教协、民阵都是导致香港社会过度政治化、充斥暴力对立的乱源之一。如图3所示,与社交平台整体水平比较,教协、民阵的公开舆论中涉煽暴内容的舆情声量占比明显偏高。教协的煽暴内容占比更在2019年黑暴示威猖獗时达致顶峰,反映其对当时大批师生纷纷上街的乱象难辞其咎。而民阵则在国安法生效后仍没有收敛安分,今年6月更无视限聚令的要求,鼓吹市民于七一“坚持发声”。有不少舆论认为,教协、民阵这些整天煽暴分化的组织早应被取缔,并支持警方继续对其调查追责,称解散并不能令其反中乱港的罪行一笔勾销。
在经历2019年的修例风波后,大多数港人已经对政治斗争充满疲态。在当前疫情持续、经济不景的时局下,反对派政治人物刻意制造对立的反政府方式已逐渐失去动能,港人日益厌倦煽动仇恨、将所有议题政治化舆论操作。由图4可知,自2019年区选反对派政治人物疯狂收割黑暴动乱的红利后,看穿反对派政治操作的港人,对政治议题的讨论开始明显降温,政治议题在社交媒体中的舆情声量占比持续下降,自2020年1月被经济与民生议题的占比之和超越后,就鲜少突破50%的水平。可见,教协与民阵的解散,对反对派而言或许不胜唏嘘,但却正好顺应了香港社会期望去政治化的大势所趋。
中评智库认为,教协、民阵及其它乱港组织之所以自动解散与退场,是因为它们长期以来充当了为祸香港的政治乱源,深知于法不容,必被追究。这样的结果纯属咎由自取,实为山穷水尽之叹!在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中,任何纵暴煽“独”组织都不可能有侥幸生存下去的机会。从中评数据也可以清晰看出,香港民意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组织的危害性,面对巨大的政治风险,民意切割乱港组织必然是大势所趋!
(记者:陈日嘉,分析师:杨力聪,工程师:吴悦柠,研究员:林东阳)
中评社香港8月19日电/近日,香港反对派两大传统老牌组织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成立近半世纪的本地最大工会教协、以及运作近20载的游行组织平台民阵,分别在8月10日与15日宣布解散。自港区国安立法决定公布以来,反对派已多次爆发类似的解散退场潮,但由于本次牵涉的组织规模庞大、且在反对派阵营内属主流知名平台,故仍在香港社会引发较高的关注与讨论。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港人对教协及民阵的解散决定反弹情绪不高,主流舆论更乐见此类组织主动退场,预料这将有利于香港社会整体去政治化,回归聚焦经济、民生等务实议题的正途。
图1显示,自去年国安法生效前夕以来,反对派阵营内已多次发生组织解散或政党成员宣布退出的事件,这股退场潮一开始主要出现在光谱较激进的板块,包括香港众志、学生动源的解散等,及后逐渐扩散至一些立场相对温和的泛民政治人物,如陈淑庄、许智峯等。至初选案正式开审后,以往相对零散的解散退场潮开始席卷整个反对派阵营,囊括所有或激进或温和的政治组织或人物。随着越来越多解散退场行为的涌现,相关议题在香港舆论场掀起的热度大致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反映港人已逐渐习惯反对派的退场自保举动,已将其视作国安法生效后的其中一个新常态。不过,近日教协与民阵的解散决定,仍然在香港社会引发一轮较高的舆情声量与关注度。这两大老牌组织都是反对派阵营中的主心骨,更包揽了黄营大台支教民系统(支联会、教协、民阵)中的两个重要席位,而且在香港皆有较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