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援非农业专家在行动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降雨与温光资源,地势较平坦,土地肥沃。”扎根于此已有十余年的湖北汉子王学民告诉新华社记者。
王学民是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下属的瓦拉农业机械化示范农场负责人。今年53岁的他18年前刚到尼日利亚时,对当地较为原始落后的水稻种植方式留下深刻印象。
王学民说,在中国种植水稻,有农田蓄水和灌溉系统,可在尼日利亚,种植水稻主要依靠降雨,“雨住田干”。
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无法保证土地平整和水田稳定,中国传统的移栽水稻技术在尼日利亚无法实行,只能依靠直播,即不经育苗,直接把种子播种到田地里。但直播的出苗质量往往不稳定,实现水稻高产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障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学民等技术专家不再照搬中国种植模式,努力跨越语言、文化、自然条件的障碍,创造性地解决了当地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经过数年的探索,他们不但解决了“地不平、苗不齐、草难除、肥不足”四大难题,更对当地主流直播方式进行了技术创新,使直播水稻产量成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