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险迎“停售潮”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证券日报报道,距离“最后的期限”仅剩两天时间,短期健康险正迎来一波停售潮。

  根据银保监会1月11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不符合该《通知》要求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应于今年5月1日前停止销售。

  自该《通知》发布以来,多家险企陆续发布短期健康险停售公告。今后,“短险长做”的现象将难以再现,短期健康险市场将更加规范。同时,长期健康险市场或将承接部分保障需求。

  停售期限临近

  随着5月1日的临近,越来越多险企发布短期健康险停售公告。《证券日报》记者随机选取了10家保险公司查阅其官网信息发现,多数险企有10款以内产品停售,而最多一家险企有39款短期健康险产品停售。

  对于停售原因,各险企皆提到,是根据《通知》要求。记者从一家保险公司营销员处了解到,停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相关产品有“自动续保”或“承诺续保”等字样,因此不符合上述《通知》要求。

  记者看到,在险企陆续停售的短期健康险中,部分产品的有效保单量仍然较大,例如,某财险公司的附加团体重大疾病保险截至3月29日的有效保单量约有1.58万张。这也意味着,这些保险消费者在上述保单到期之后将不能继续享受原保单保障,其需要提前规划好其他转保方案。多数险企表示,对有效期内的保单,将继续履行保障责任,但保单到期之后,产品停售,将不再接受续保,但将为消费者提供转保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个别险企的保险营销员对公司停售旗下“百万医疗险”表达了不满,原因是“此前公司对相关产品的宣导强调可以保障续保至80岁”,现在产品却要停售,他们难以对客户交代。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一般保险公司开发短期健康险不会在合同中明确写“保证续保”等字样,而是通过模糊概念、销售误导等方式吸引消费者,一般倾向于使用“自动续保”“可以续保”等说法。为规范经营,治理部分险企“短险长做”的问题,中国银保监会在前述《通知》基础上,近期还下发了《关于短期健康险续保表述备案事项的通知》,其核心是对短期健康险的续保表述进行规范,可以概括为“一必须五不得”。具体来看,其规定续保条款必须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且表述必须包含“本产品保险期间为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并经保险人同意,交纳保险费,获得新的保险合同”。同时,还规定了条款中不得包含的表述。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细致的监管规定,将不会再出现“短险长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