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科技助力海外实现安全社交距离
哈桑所言的室内定位技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位置数字化防疫创新方案。在这套方案中,通过提供手环、工卡测距标签,结合10厘米高精度UWB定位技术,当佩戴者之间距离小于安全社交距离时,设备会发出实时警告。
“在海外防疫期间,高精度位置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社交距离控制和轨迹追踪回溯,已成为中国科技力量助力海外疫情防控的关键组成部分。”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何在疫情尚未结束之时,实现企业安全复产复工,防止工厂或公共场所疫情大范围蔓延,“有效隔离、保持社交距离、接触追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共识,也是阻断病毒“接力”的最好方式。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两米/六英尺”安全社交距离的防疫指导,如何确保该项规定落实,成了市场的迫切需求。
“疫情暴发后,我们不断收到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的人员定位、数字追踪的研发需求。”清研讯科CEO赵瑞祥回忆。
然而研发出精确的室内定位技术并不容易。赵瑞祥介绍,室内环境布局复杂多变,障碍物很多,包括机械设备、房间和行人等。同时室内环境干扰源多,灯光、温度、声音、电磁等干扰源都会对定位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定位精度与时延等要求不同,场景需求差异化较大,对研发算法能力的要求就会非常高。室内定位产品要成熟落地严重依赖成熟稳定的算法,从实验室演示效果到量产落地应用有较长的技术路径要走。而整个行业从资金、技术到产业都属于新兴领域,基础都较为薄弱,加之涉及学科多,要求知识面广,新技术层出不穷,综合性高端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
2020年的3月,我国研发出了新的位置数字化防疫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