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港青答中评:奥运精神激励香港新一代

张家朗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赛中为香港赢得金牌(图片来自港协暨奥委会)

  中评社香港8月8日电(张心怡 沈而忱)此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代表团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现运动健儿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借由此次东京奥运会的舞台,一众港队健儿凭借优异表现展示了中国香港青年的正面形象,这也促使今年7月社交媒体对香港青年的正面观感占比,升至近两年来最高点。多位香港青年近期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此次香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不但为国家和香港争光,还对团结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更能够激励香港新一代为实现目标和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放弃。

  全国青联常委、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庄家彬提到,中国香港代表团在此次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令整个社会都非常鼓舞。透过屏幕看到香港特区区旗在奥运场馆升起,伴随着国歌的旋律,市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张家朗、何诗蓓等运动员的卓越表现,不仅给香港带来欢笑和喜乐,更为香港社会修补撕裂、重新团结出发带来契机。 

  庄家彬认为,“新香港青年精神”应是勇于拚搏、永不放弃,香港青年要为自己设定目标、梦想,通过努力、汗水,为实现目标和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放弃。同时,广大港青还要发挥体育运动的多元、包容和尊重的精神,发展自身,投入国家发展的大潮流中,发挥自身及香港的力量。 

  港区全国青联委员、治港新政成员陈晓锋表示,此次香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成为“城中佳话”,并在香港社会掀起一股运动潮。第一,从香港运动员身上看到了拼搏、向上、积极的“香港精神”回归,香港人历来以敢拼、敢闯闻名于世界,只是近年来泛政治化发展,导致了许多负面情绪和悲观现象的存在。香港运动员身上体现的“香港精神”,则为整个香港社会带来了积极向上的鼓励。 

何诗蓓7月30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赛事赢得银牌,并刷新亚洲纪录,是首位在一届奥运会取得两面奖牌的香港运动员(图片来自港协暨奥委会)

  第二,亮眼的奥运成绩为香港社会打开一个积极发展的“阀门”,建议特区政府可以此为切入点,在香港举办一些体育赛事以及邀请运动员分享拼搏历程的活动,还可推出一系列扶持基层家庭的体育发展配套措施,以更大程度地释放积极正能量。 

  第三,奥运会过程中出现了商场嘘国歌和运动员波衫颜色事件,相信在香港国安法的持续发酵和“爱国者治港”的精诚团结下,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组织都阻挡不了“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历史进程,破坏不了香港将更加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 

  香港友好协进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指出,中国香港代表团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不但为国家和香港争光,还对团结社会和激励青年奋发向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的比赛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金牌银牌都是用坚持不懈的汗水换来的。各位运动健儿将会成为香港年轻一代的榜样,散发无限的动能,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要给予香港运动健儿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无惧一切,勇往直前。 

  吴学明认为,新香港青年应该具备不轻易言弃、坚毅不拔、为梦想勇敢拼搏的要素。年轻人有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最后选择什么道路,只要肯努力,只要相信自己,都可以为自己闯出一片新天,为港争光,为国争光。他亦指出,香港青年未来要更加积极进取、拓宽自己的眼界、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关心家国社会,散发自身的正能量,让香港拥有更好的良性互动和更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杜凯琹(左)、李皓晴(中)、苏慧音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事摘铜,是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香港再夺乒乓球项目奖牌(图片来自港协暨奥委会)

  全国青联委员、香港统促总会青年委员会联席主席姚鹏辉表示,香港市民格外关注今届港队健儿的奥运赛事,为同一目标雀跃、鼓掌、互拥,成为香港社会团结奋起的美丽风景线,凝聚了社会大和谐、大团结的正能量。香港未来要走出低谷,正需要这种力量。 

  谈及“新香港青年精神”,姚鹏辉认为应包括四项内涵:昂扬向上;不抱怨、不放弃、跨越困难、逆境求胜;团结感恩;爱国爱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身处面对疫情困境和向上流动逆境的香港年青人来说,香港运动员身上展现的这种逆境求胜的‘新香港青年精神’,特别具有鼓舞斗志的作用,因而唤起了香港广大青年的强烈共鸣。香港青年未来要积极发扬“新香港青年精神”,令香港进一步摆脱政争分歧,携手解决香港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抓住国家发展机遇,令东方之珠再现璀璨光芒。  

  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活动主席、全国青联港澳台委员会主任蔡德升提到,特区政府购买了东京奥运会的转播权,使得市民可以免费收看奥运赛事。市民对此十分支持。另外,不少电视台转播了台湾选手的赛事,香港市民亦非常关注,展现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积极现象。 希望特区政府可以邀请这一批成绩突出的香港运动员走进群众,向大家,特别是青少年分享他们的经历,给予青年启迪。他建议,港府应利用这个契机,看到运动在团结社会方面的正面作用,积极推动体育、文化、艺术的发展,让香港跳脱出“经济城市”的框架,变得更为多元。

  香港青年民建联主席、全国青联委员施永泰对中评社表示, 经过了修例风波的撕裂和疫情的困扰,香港社会气氛低迷。奥运会开赛后,香港市民都在谈论运动员的比赛,为港队运动员和国家队运动员取得亮丽成绩而感到鼓舞和振奋。大家变得情绪高涨、无分你我,抛开平日的烦恼,团结一致为运动员打气加油。他认为,香港青年运动员体现出了香港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新香港青年精神”应具备远大理想、贡献社会、追求进步、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含义。香港青年未来可以把这种精神扩展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业上,不怕刻苦,时刻追求突破,为香港社会的建设而努力,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香港青年民建联副主席刘毅则提到,张家朗在决赛时沉着应战,在落后时也不放弃,最终获得了金牌,大大地展示了奥林匹克的精神;除此之外,亦体现了香港青年应当具备的拼博、勇往直前、绝不放弃的信念。相信各位香港杰出的运动健儿,将会成为新一代青年的学习榜样,将香港精神发扬光大。刘毅认为,“新香港青年精神”应该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兼具坚毅不屈、拼博、不放弃的特质。香港青年在观看奥运会之后,想必对此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能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建设香港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明汇智库总监助理赖家智指出,香港广为人认知的是国际金融中心,与运动完全靠不着边,而担任运动员给人印象是收入不稳定、先天体质决定成就、训练非常刻苦,令很多家长抗拒孩子以运动员为目标。希望此次奥运的成果可以让家长明白“行行出状元”,支持香港青年多方面发展,相信每一位青年都能成功,给予他们鼓励,青年们得到信心,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就能一步步成就梦想。他亦强调,香港人没有分新旧,青年人亦然,每个世代的青年都面对当代的挑战,现在就是最好时代,把握当下,才是每个青年要做的事。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都的讲话,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以自身的力量,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最终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更要努力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面对困难挑战都能坚守初心的先锋力量。

张家朗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赛中为香港赢得金牌(图片来自港协暨奥委会)

  中评社香港8月8日电(张心怡 沈而忱)此次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代表团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现运动健儿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借由此次东京奥运会的舞台,一众港队健儿凭借优异表现展示了中国香港青年的正面形象,这也促使今年7月社交媒体对香港青年的正面观感占比,升至近两年来最高点。多位香港青年近期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此次香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不但为国家和香港争光,还对团结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更能够激励香港新一代为实现目标和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放弃。

  全国青联常委、香港菁英会荣誉主席庄家彬提到,中国香港代表团在此次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令整个社会都非常鼓舞。透过屏幕看到香港特区区旗在奥运场馆升起,伴随着国歌的旋律,市民们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张家朗、何诗蓓等运动员的卓越表现,不仅给香港带来欢笑和喜乐,更为香港社会修补撕裂、重新团结出发带来契机。 

  庄家彬认为,“新香港青年精神”应是勇于拚搏、永不放弃,香港青年要为自己设定目标、梦想,通过努力、汗水,为实现目标和梦想而不懈奋斗、永不放弃。同时,广大港青还要发挥体育运动的多元、包容和尊重的精神,发展自身,投入国家发展的大潮流中,发挥自身及香港的力量。 

  港区全国青联委员、治港新政成员陈晓锋表示,此次香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成为“城中佳话”,并在香港社会掀起一股运动潮。第一,从香港运动员身上看到了拼搏、向上、积极的“香港精神”回归,香港人历来以敢拼、敢闯闻名于世界,只是近年来泛政治化发展,导致了许多负面情绪和悲观现象的存在。香港运动员身上体现的“香港精神”,则为整个香港社会带来了积极向上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