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失业率高企不下 消费意欲难剧增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大公报报道,美国通过1.9万亿美元的纾困方案,加上去年3月出台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救助案,以及12月时规模较小的一轮救助,分析师预计,总体将可以在今年9月底之前,每个月向经济体系注入额外的3000亿美元(约2.3万亿港元)。市场担忧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或引发通胀攀升。但分析认为,即使所有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在经济重启后得到释放,也不意味未来通胀会失控,亦不太可能看到明显的经济过热。
美国去年3月出台2.2万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大经济救助方案,该方案在2020年为美国家庭带来1.5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相当于美国人一年消费的10%,这还是在美国去年12月推出9000亿美元的第二轮疫情纾困法案,以及美国总统拜登最新的提案出台之前的数字。
去年11月时,第二轮纾困法案推出前夕,美国人的税后总收入已较一年前高出4.3%。不过,现时经济还未完全开放,美国人无法像疫情前一样消费,因此,目前仍受抑制的消费局面将一直持续到经济完全重新开放。市场担忧,待经济完全重开时,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消费狂潮。
经济或现短暂过热
大华银行经济学家Suan Teck Kin及Alvin Liew就指出,2021年美国通胀的关键支撑因素包括个人消费的加速增长。这两位经济学家指出,随着美国消费者恢复社交和旅游活动,并增加支出,美国储蓄率将恢复以前水平。若消费者支出激增,这将是可怕的,通胀将会遭遇更大风险。他们预计,美国通胀率将趋于上行,虽然还未达到过热阶段,但总体风险有向上爬升迹象。
同时,还应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劳动力市场。随着疫苗的普及,人们的消费将会增加,不过不会剧增,Natixis Investment Managers全球市场策略负责人Esty Dwek指出,在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即使经济重新开启,迎来消费热潮,亦不可能刺激通胀急剧攀升。事实上,劳动力市场需要数年时间才有望恢复,预计失业率在2022年或2023年之前都不会回落到4%,目前缓慢复苏的劳动力市场应该对核心通胀起到限制作用。
永久性失业人数增
Esty Dwek解释道,核心通胀(core inflation)往往跟随服务板块,在劳动力市场趋紧时服务业通胀才有可能上升,但由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特殊性,一些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服务部门的工作职位,将不太可能恢复,永久性失业人数有所增加。因此,核心通胀在美国服务业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很难大幅飙升。
对于通货再膨胀或导致出现的经济过热是暂时或是永久的,Esty Dwek指出,疫苗接种的延迟、疫苗交付过程的物流中断,以及对新冠病毒出现新型变种的担忧,都表明全球经济不会同时立刻重开,美国不同州亦面临上述这些情况。这意味着,人们将不太可能看到明显的经济过热,或者可以说,至少不会出现持续的经济过热。总体来看,在基数效应及大规模财政支出下,随着经济增长势头增强,被压抑的需求得以释放,通胀将会上升,但不会出现持续的经济过热。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大公报报道,美国通过1.9万亿美元的纾困方案,加上去年3月出台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救助案,以及12月时规模较小的一轮救助,分析师预计,总体将可以在今年9月底之前,每个月向经济体系注入额外的3000亿美元(约2.3万亿港元)。市场担忧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或引发通胀攀升。但分析认为,即使所有受压抑的消费需求在经济重启后得到释放,也不意味未来通胀会失控,亦不太可能看到明显的经济过热。
美国去年3月出台2.2万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大经济救助方案,该方案在2020年为美国家庭带来1.5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相当于美国人一年消费的10%,这还是在美国去年12月推出9000亿美元的第二轮疫情纾困法案,以及美国总统拜登最新的提案出台之前的数字。
去年11月时,第二轮纾困法案推出前夕,美国人的税后总收入已较一年前高出4.3%。不过,现时经济还未完全开放,美国人无法像疫情前一样消费,因此,目前仍受抑制的消费局面将一直持续到经济完全重新开放。市场担忧,待经济完全重开时,将会出现大规模的消费狂潮。
经济或现短暂过热
大华银行经济学家Suan Teck Kin及Alvin Liew就指出,2021年美国通胀的关键支撑因素包括个人消费的加速增长。这两位经济学家指出,随着美国消费者恢复社交和旅游活动,并增加支出,美国储蓄率将恢复以前水平。若消费者支出激增,这将是可怕的,通胀将会遭遇更大风险。他们预计,美国通胀率将趋于上行,虽然还未达到过热阶段,但总体风险有向上爬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