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军事专家断言防卫台湾不可能
中评社华盛顿7月22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有军事专家承认,实现中国统一的意愿、解放军不断增强的实力、中国大陆具有的地缘优势,将使得北京一旦下决心武统台湾,在美国做出反应之前,解放军就可能已经拿下台湾,防卫台湾是不可能的任务。
美国学界和军界现在不仅关注中国大陆何时可能武统台湾,更关注解放军有无能力、如何拿下台湾。日前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台海军力平衡变化”在线研讨会上,三位美国军事专家就此展开了辩论。
最近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台湾的诱惑:北京为何可能诉诸武力”专文,在学界引发反响的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中心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指出,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台湾不正式宣布独立,中国大陆就不会动武。这主要是基于三个假设:解放军尚无足够能力;经济代价太高;北京可以无限期等下去。
作为美国新生代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梅惠琳不认可这些传统看法。她表示,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国家目标是统一,为什么他们会无限期等下去?
在军力方面,梅惠琳认为,无论是导弹攻击、封锁还是反干预,解放军都已经能够有效实施,现在唯一存在争论的是能否成功登岛联合作战。但她不认同有人将美军在“二战”时对日本的登岛进攻惨烈作为大陆无能为力登岛作战的依据,她认为两岸军力对比无法与当年日美军力对比相提并论。另外,她也不赞成美国有人觉得中国人故意夸大自身军力的看法。
在经济方面,梅惠琳指出,有很多理由相信中国觉得可以接受对台动武带来的经济成本,包括那些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不会做出强烈反应。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在领土主权与经济代价之间,多数领导人会选择领土主权。中国过去几年的行动已经表明,中国领导人将成为大国看得比经济成本更重要。
梅惠琳指出,中国正在追求经济、金融、科技上的自给自足,需要几年的时间才可能实现,这样将来就能够在面临西方制裁时保持弹力。这是中国等待发动对台行动的原因之一。在《外交事务》的文章中,梅惠琳表示,北京既然下决心动武,就一定预期会在经济上付出代价,而且北京可能认为他们有社会和经济优势,可以让他们比美国人更长久。中国在经济上与美国“脱钩”得越多,技术上越自给自足,这种优势就会越大。
1999年到2002年担任美军太平洋司令的布莱尔(Dennis Blair)参加了讨论。他虽然同意过去二十年,与他当太平洋司令时相比,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他相信仍有一些基本面未变。
曾七次作为美方专家参加台湾军演评估的布莱尔承认,解放军能够做到火力打击、封锁或拿走离岛等第一步,台湾有可能在那时候放弃,但初始行动后,如果台湾拒不放弃怎么办?他认为,大陆方面届时将不得不升级,攻占台湾全岛。这样美国就有更多时间前来协防台湾,其它国家也会在经济和外交上做出更大反应,局势将变得对大陆方面不利。
2009年到2010年担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的布莱尔认为,解放军登岛作战的难度很大,渡海两栖战舰易遭攻击,加上台湾军队反扑,美国援军到来等,“解放军维持和扩大其立足点并接管整个台湾的可能性很低”。他称,对中国大陆来说,全面出击风险很高,以至于他们不会愿意尝试,如果美国继续做正在做的“聪明事”。
梅惠琳显然不同意布莱尔认为美军很快会赶来增援的看法。她指出,解放军针对台湾的范围有39个空军基地,而美方只有一个,这个事实难以改变,美国在此有明显劣势,正试图找到解决方法,但即使全神贯注,也不容易解决。她反问:“登陆平台花多长时间就能渡过80英里的海峡?美国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让一些海军陆战队就位?”
梅惠琳分析,以前或许美国航母即可威慑解放军渡海,但现在中国有导弹可以打击美国航母,美国已经丧失在这个区域的空中优势。她给美军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前沿部署陆基导弹。她称,如果美国在第二岛链有陆基导弹,可能就有足够火力覆盖台海,给解放军渡海以成本太高的威慑。
参加讨论的美国海军作战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研究教授金来尔(Lyle Goldstein)不同意梅惠琳的建议。他怀疑美国在第二岛链部署陆基导弹是否真能阻止大陆?理由是:首先,不管菲律宾还是日本会否同意美国在他们的岛上部署导弹?其次,没有理由相信中国不会摧毁那些导弹。他说,这么做会将美国置于危险的军备竞赛,是非常不现实的情形。
金来尔指出,即便美国在那里部署几百枚导弹,是为了什么?真像布莱尔说的打击大型两栖战舰?在大陆全面进攻台湾的情形下,美国可能要面对的是一、两万艘舰船,如何瞄准?这是不可能的问题。
金来尔分析,解放军如果登岛作战,更多的将是城市战斗、山地战斗,更多地投放特种部队和伞兵部队,大批部队将更多依靠较小的船运送过来。中国有非常广泛的海上民兵,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运送数十万兵力,还有从空中可以运送的可能多达十万兵力。他认为,对于解放军运送能力不足的判断被夸大了。
金来尔说,台湾离中国大陆海岸只有90英里。“想想古巴,如果美国决心接受任何代价来拿下古巴,古巴如何能够防卫?”他认为,中国大陆愿意付出这种代价,并有这种专注,如果他们决心拿下台湾。所以他断言:防卫台湾是不可能的任务。
梅惠琳则进一步提出了美军情报侦察监控能力,如何区分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演习活动与进攻之前的兵力集结?有美军将领文章写到美军收集的情报80%并没有得到分析。她指出,美军要在台海地区有资产收集情报,分析情报,做出判断,再交由决策者决定美军该采取什么行动。这不仅是操作的问题,还是一个可能延误的政治决策问题。因为如果中国不向美国开第一枪,没有哪位美国总统愿意向中国先开第一枪。
金来尔对此表示赞同:高强度的演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创造一种环境,可以轻易地掩盖攻击。这将使美方更难看到真正的攻击何时发生。
金莱尔不同意布莱尔说的“台湾改变防卫战略,认真做好准备”,他的看法正相反:过去二十年,台湾的防卫开支一直低于GDP的2%。他说,不明白台湾为何要花巨资建大型登陆舰,难道台湾想进攻大陆?“买那些F-16战机,在我看来,都没有机会离开地面,他们的基地会很快被摧毁。”他认为,如果大陆进攻台湾,在行动的头一个月内,解放军掌控台海周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没有问题的。
从更大的地缘战略背景来分析,金来尔指出,美中关系越差,台湾是中国崛起的“瓶子里软木塞”的论调就越多。台湾是微芯片的制造中心,反而加强了中国大陆攻打台湾的动因。越是把台湾当要塞来防卫,地道越挖越深,导弹越买越多,则中国大陆更有可能决定在今天行动而不是一两年后。那提高了防卫台湾窗口关闭的可能性。
在《外交事务》的文章中,梅惠琳也承认“新现实”:即便在美国干预的情况下,中国也有“武统”的能力和可能。她写道:“这是三十年来第一次需要认真考虑中国可能很快使用武力结束其近一个世纪的内战的可能性了。”
中评社华盛顿7月22日电(记者 余东晖)美国有军事专家承认,实现中国统一的意愿、解放军不断增强的实力、中国大陆具有的地缘优势,将使得北京一旦下决心武统台湾,在美国做出反应之前,解放军就可能已经拿下台湾,防卫台湾是不可能的任务。
美国学界和军界现在不仅关注中国大陆何时可能武统台湾,更关注解放军有无能力、如何拿下台湾。日前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台海军力平衡变化”在线研讨会上,三位美国军事专家就此展开了辩论。
最近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台湾的诱惑:北京为何可能诉诸武力”专文,在学界引发反响的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中心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指出,传统的观念认为,只要台湾不正式宣布独立,中国大陆就不会动武。这主要是基于三个假设:解放军尚无足够能力;经济代价太高;北京可以无限期等下去。
作为美国新生代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梅惠琳不认可这些传统看法。她表示,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国家目标是统一,为什么他们会无限期等下去?
在军力方面,梅惠琳认为,无论是导弹攻击、封锁还是反干预,解放军都已经能够有效实施,现在唯一存在争论的是能否成功登岛联合作战。但她不认同有人将美军在“二战”时对日本的登岛进攻惨烈作为大陆无能为力登岛作战的依据,她认为两岸军力对比无法与当年日美军力对比相提并论。另外,她也不赞成美国有人觉得中国人故意夸大自身军力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