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日本担心在台海被卷入与被抛弃?

拜登与菅义伟今年4月白宫会晤后52年来首次在美日首脑联合声明中提到台湾问题 美联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7月19日电(记者 余东晖)日本政府和官员近期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更公开、更强势的表态,是否真意味着日本会与美国联手介入台海危机?有专家认为,日本在美中就台湾问题的博弈中,一直存在着担心“被卷入”与“被抛弃”的双重困境,因此有加强自身力量,增强战略自主性的要求,尤其在对华经济政策上会保持更大的相对自主性。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日前举办主题为“日本介入台海:动机与影响”的在线论坛。日本和美国的华人学者就日本在美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博弈中所处的地位、动因、动向展开讨论。

  主讲者、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杜进用“新常态”和“新姿态”来形容日本对台政策的变化。“新常态”指的是日本政府公开反覆地谈论台海问题,特别是最新的“防卫白皮书”直接谈到台海问题。“新姿态”指的是原先在谈论台湾问题时相对谨慎的日本政府现在公开谈,引发担忧:在美国重返国际多边体制,带领盟友和友邦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时,日本是否改变原先基本上不选边站的立场,走到对华包围圈的最前线?

  日本前几年通过修正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杜进认为,从近期日本政府公开谈论台海问题,尤其是麻生声称“日美应共同防卫台湾”,似乎意味着日本将台海危机视为可使用“集体自卫权”的“存立危机事态”。

杜进认为日本在美中战略博弈中一直存在“被卷入”和“被抛弃”的担忧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视频

  有人认为,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对台战略也由模糊走向清晰。杜进指出,日本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当美国出兵防卫台湾时,日本会不会与美国联合行动?以前日本在这方面一直保持模糊。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日本担心与中国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第二,日本国内反战民意还是相当强烈,有一半左右的人还是反对修改“和平宪法”。他认为,日本官员虽然最近说话走得有点远,但主要还是关于如何协助美军的行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杜进总结了日本主流媒体和专家的分析,提出两个假说:

  一是美国对日本施加了压力,即美国认为现在台海军事平衡有利于大陆,日本应当与美国加强对华威慑有所合作。坎贝尔据报在菅义伟访美之前先访问日本,希望日本能搞类似于美国的“台湾关系法”的立法程序,但日本认为这是难以跨越的坎,但可以在口头上对中国强硬一点。另有报道称,菅义伟访美之前,曾经咨询某位原首相,那位原首相建议菅义伟在美国绝对不能表现“亲中”。因而最后在首脑联合声明中52年来第一次提到台湾问题。

  二是日本选择“战略豪赌”,利用美国重返亚洲的时机,想压制中国,修改宪法,想成为一个“正常国家”。

  杜进指出,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在美中战略博弈中,日本一直要考虑两种困境:“被抛弃”和“被卷入”。

  杜进分析,在安全领域中,日本最担心的是“被抛弃”。随着中美力量对比的相对变化,尤其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于盟友的态度,令日本更加担心:美国是否从亚洲撤出?美方会否与中方做交易?为了防止“被抛弃”,日本有意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增强战略自主性。

  杜进表示,日本还有“被卷入”的担忧。日本似乎认为,在台海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的发生冲突,日本与美国组成联合军,日本冲到前面,但最后如果美中之间做交易,对日本影响巨大。这从非军事领域也能看得出来,比如日本在人权问题上、涉及新疆的问题上表态相对谨慎;日本也担心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和科技脱钩,对日本企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杜进指出,日本介入台海,协助美国增强军事上的对华遏制力,很可能通过安全困境的机制,成为恶化台海局势的一个因素,中国表示了坚决反对和高度警戒。问题是,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想走多远,日本能走多远?更重要的是,中美进入全面战略竞争新时期后,中国对日思维和对日战略也应该有所调整。

殷燕军认为日本对台政策之变主要缘于美国之变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视频

  杜进相信,尽管日本在安全问题上进一步依赖和支持美国,但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保持相对自主,仍然可以期待。尤其是经济方面,经贸不脱钩,科技少脱钩,扩大合作范围,如RCEP,仍有很大余地。日本政经界也还存在不小的牵制日本在对华战略上完全倒向美国的力量。

  另一位主讲者、日本关东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殷燕军指出,日本实际上是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他回顾了“二战”之后日本对台政策的演进,并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国内对华态度的急剧恶化。比如日本防卫大学前校长国分良成表示,2012年他刚上任时,日本政府并没有把中国作为威胁,但现在日本已经把中国当作“假想敌”了。

  殷燕军分析,日本精英对华观念急剧恶化带来的日本对台政策之变,很大程度上缘于美国之变。特朗普时期,日本还有所犹豫,因为担心“日本自己爬上去后,特朗普会不会把梯子撤了?”拜登时期则不同,美国发动盟友一起围攻中国。既然大家都在说,日本可能觉得自己多说两句,也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日本不敢对华制裁,因为日中经济关系太密切,中国反制裁,日本肯定受不了。

  至于今后的出兵限制,殷燕军认为,日本作为美国的后援是可能的,但会否直接冲出来干则存疑。因为“美国可能干不干还不知道,前提是美国干,日本才可能干。如果美国不干,他们就冲上去,那就是找死”。所以他认为麻生称美日要共同行动也就是大嘴乱说。

胡少华认为两岸若发生冲突,唯一得益者会是日本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视频

  殷燕军认为,日本重新提出台湾问题与钓鱼岛形势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亦即日本担心中国对钓鱼岛采取行动。所以日本有意在台海、南海牵制中国,试图缓解中国在东海的对日压力。

  点评者、美国瓦格纳学院教授胡少华表示,他对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变化,既感到吃惊,也不感到吃惊。吃惊是因为日本官员在台湾问题上的口无遮拦,一反常态,这次做得蛮出格的。不吃惊有两个原因:一,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对日本太重要,其重要性高于台湾对美国的重要性。二是如果两岸发生冲突,唯一得益的国家会是日本,因为它可能从中坐收渔利。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增长,就是先例。

  在讨论部分,台湾政治大学特聘教授邓中坚指出,虽然日本对台湾的影响力大,但还是远不及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台湾辅仁大学教授何思慎提醒,要从法律角度来预判日本的行动。他认为,当前日本很多行为是在投石问路,想搞清楚美国在台海发生冲突时究竟会怎么做。

拜登与菅义伟今年4月白宫会晤后52年来首次在美日首脑联合声明中提到台湾问题 美联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7月19日电(记者 余东晖)日本政府和官员近期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更公开、更强势的表态,是否真意味着日本会与美国联手介入台海危机?有专家认为,日本在美中就台湾问题的博弈中,一直存在着担心“被卷入”与“被抛弃”的双重困境,因此有加强自身力量,增强战略自主性的要求,尤其在对华经济政策上会保持更大的相对自主性。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日前举办主题为“日本介入台海:动机与影响”的在线论坛。日本和美国的华人学者就日本在美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博弈中所处的地位、动因、动向展开讨论。

  主讲者、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杜进用“新常态”和“新姿态”来形容日本对台政策的变化。“新常态”指的是日本政府公开反覆地谈论台海问题,特别是最新的“防卫白皮书”直接谈到台海问题。“新姿态”指的是原先在谈论台湾问题时相对谨慎的日本政府现在公开谈,引发担忧:在美国重返国际多边体制,带领盟友和友邦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时,日本是否改变原先基本上不选边站的立场,走到对华包围圈的最前线?

  日本前几年通过修正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杜进认为,从近期日本政府公开谈论台海问题,尤其是麻生声称“日美应共同防卫台湾”,似乎意味着日本将台海危机视为可使用“集体自卫权”的“存立危机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