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徒以匿名卡引爆炸弹
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表示,匿名储值卡经常用于不同形式的骗案,包括网上购物骗案、假扮官员骗案、投资骗案及求职骗案,骗徒以渔翁撒网的方式寻找目标,致电受害人。
以电话骗案之中的“猜猜我是谁”为例,2018年录得262宗,涉款1352万元,去年首11个月增至470宗,涉及损失款额倍增至2400万元。根据警方调查,若涉及使用本地电话卡,九成都是使用匿名储值卡。
电话骗案数字急增
非法追债也用匿名储值卡。警方每年录得超过9000宗求助,追债人致电事主及其家人、同事、公司迫使还钱,将事主的个人资料放上互联网,但类似案件的破案率非常低,事主被滋扰,有冤无路诉,每年多达数万人受影响。
近年市民日益关注的残酷对待动物案,也有涉及利用匿名储值卡,透过手机将短片上传至互联网,警方难以调查追踪,引致相关破案率不高。
最令人感到忧虑的是匿名储值卡被用于遥控引爆土制炸弹,威胁社会安全。区志光指出,2019年和2020年,有不法之徒以匿名储值卡,透过手机引爆土制炸弹,事件中虽然无人受伤,但大批市民要撤离。除了警方,海关和廉政公署等部门采取执法行动时,也因为案件涉及使用匿名储值卡,调查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