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雁雄粤语演讲 吁港人谨慎勿翻船

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进行主题讲座(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4月16日电(记者 沈而忱)“泾溪石险人谨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国家安全委员会15日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暨主题讲座,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首度公开演说,用粤语就国土、军事和海外利益安全进行主题讲座。郑雁雄借用唐诗《泾溪》指出,河流中的大石可以像灯塔那样警示过往船只,驻港国安公署愿意做“泾溪石”,通过依法有效履职,起到像灯塔那样的作用,希望“翻船”的人越少越好。

  郑雁雄表示,香港国安法刊宪实施、特区国安委同驻港国安公署成立以来,香港社会由乱及治,人心思定,广大香港同胞从对国安法的陌生、猜测、观望到接受、欢迎、支持,经历一个好自然、好合理的过程,得出众望所归的效果。

  郑雁雄说,什么是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发展利益安全都属于国家安全。所谓国泰民安,就是讲国家安全稳如泰山,才有人民的安宁。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是落实一切民生保障同民主权利的基石。在过去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年代,人民利益毫无保障,这一痛苦教训至今还令人深刻铭记。

  “民生有欲,无主则乱。”郑雁雄说,当代社会,“主”就是主权、政权。主权明确、政权稳固,社会有主心骨,是满足民生之欲的根本前提。否则,误以为主权、政权不重要,或者误以为可以信口开河否决主权、“揽炒”政权、伤害发展利益,那就是迷乱的开始,也是人民利益受损的开始。

  郑雁雄提到,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做出很出格的事情来,是“无法无天”,这个“法”同“天”,可以理解为国家的宪制秩序。香港国安法,就是一部维护国家安全、落实宪制秩序的法律,中央制定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就是起这种作用的制度和机制,最主要就是确保不会出现类似“港独”“揽炒”“黑暴”等等“无法无天”的事情,确保山河无恙,确保国泰民安。

  郑雁雄指出,“爱国者治港”是对香港管治团队落实维护国家安全职责的最通俗表述,如果不是“爱国者”甚至是敌视国家的人可以治港,那就应了那句话,叫做“所托非人”,或者叫做“引狼入室”,那是非常危险、非常错误的。

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出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中评社 沈而忱摄)

  郑雁雄强调,香港国安法第三条规定,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有关的国家安全事务负有根本责任,香港特区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就是说,大事要事由中央管,是中央事权。特区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应当依据国安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同时·《香港国安法》第六条还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在香港特区的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和香港特区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其他法律,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同活动。既规定了特区管治团队要管好这件事,又规定了全体香港同胞要共同做好这件事。

  郑雁雄谈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如果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人还要诚惶诚恐、噤若寒蝉,而那些无法无天、所谓“违法达义”的人反而可以为所欲为、气焰嚣张,社会怎么会安宁呢?香港又怎么繁荣呢?法必明,令必行。香港国安法就是要让奉法者强,让爱国者上,让“揽炒”者出局。

  郑雁雄表示,古人话“威不两措,政不二门。”香港回归了,就是中国的,如果还幻想“中国加英国”,幻想外国影响力越多越好、中央影响力越少越好,那必然会迷惑众生,混淆视听、搞乱社会,最后做什么都可能一起步就错,错误的起点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我们绝不能幻想名义上回归,但还认美国、英国是老板,拿美英的价值做衡量标准;我们绝不能觉得中央的利益可以讨价还价,而英美的利益就不能惹:我们绝不能指望回归之后中央还允许香港对英国仰人鼻息、听美国颐指气使。这是大是大非,丝毫不得有误。

  郑雁雄续指,中国人如果骂人“数典忘祖”,是一句很严重的话。香港人从来讲广东话、写中国字、食中国菜、过中国节,有的人还会写书法、画国画、唱粤曲、打功夫、看中医、拜“妈祖”,等等,有浓浓的中国情结,当然我们也会食西餐、讲英文,跟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但都是以中国人身份出现的,都离不开自己的国家背景、文化传统。所谓家国情怀,家同国不可分,人人都有家的情怀,人人也有国的情怀,维护国家安全,赓续民族道统,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自信。

  郑雁雄强调,香港的历史既坎坷又光荣,坎坷的是歴尽侵略、欺凌、利用,光荣的是在反对殖民统治、抗击日本侵略、保护文化名人、支持建国伟业、捐助公益事业、推动改革开放、建设东方之珠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都对国家利益做出过重大贡献,相信在当今共同的民族复兴大业方面,也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唐朝诗人杜荀鹤有一首《泾溪》诗,‘泾溪石险人谨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郑雁雄解释道,河流中有大石,看好像很危险,但是可以像灯塔那样警示过往船只,使人小心行得万年船,反而是表面没险石激流的地方,经常使人随心所欲、随波逐流,这种情况下最容易翻船。驻港国安公署愿意做一种“泾溪石”,通过依法有效履职,起到像灯塔那样的作用,希望大家安全行驶、平安大吉,希望因为鲁莽而翻船的人越少越好!

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进行主题讲座(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4月16日电(记者 沈而忱)“泾溪石险人谨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国家安全委员会15日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暨主题讲座,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署长郑雁雄首度公开演说,用粤语就国土、军事和海外利益安全进行主题讲座。郑雁雄借用唐诗《泾溪》指出,河流中的大石可以像灯塔那样警示过往船只,驻港国安公署愿意做“泾溪石”,通过依法有效履职,起到像灯塔那样的作用,希望“翻船”的人越少越好。

  郑雁雄表示,香港国安法刊宪实施、特区国安委同驻港国安公署成立以来,香港社会由乱及治,人心思定,广大香港同胞从对国安法的陌生、猜测、观望到接受、欢迎、支持,经历一个好自然、好合理的过程,得出众望所归的效果。

  郑雁雄说,什么是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政治安全、政权安全、发展利益安全都属于国家安全。所谓国泰民安,就是讲国家安全稳如泰山,才有人民的安宁。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是落实一切民生保障同民主权利的基石。在过去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年代,人民利益毫无保障,这一痛苦教训至今还令人深刻铭记。

  “民生有欲,无主则乱。”郑雁雄说,当代社会,“主”就是主权、政权。主权明确、政权稳固,社会有主心骨,是满足民生之欲的根本前提。否则,误以为主权、政权不重要,或者误以为可以信口开河否决主权、“揽炒”政权、伤害发展利益,那就是迷乱的开始,也是人民利益受损的开始。

  郑雁雄提到,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做出很出格的事情来,是“无法无天”,这个“法”同“天”,可以理解为国家的宪制秩序。香港国安法,就是一部维护国家安全、落实宪制秩序的法律,中央制定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就是起这种作用的制度和机制,最主要就是确保不会出现类似“港独”“揽炒”“黑暴”等等“无法无天”的事情,确保山河无恙,确保国泰民安。

  郑雁雄指出,“爱国者治港”是对香港管治团队落实维护国家安全职责的最通俗表述,如果不是“爱国者”甚至是敌视国家的人可以治港,那就应了那句话,叫做“所托非人”,或者叫做“引狼入室”,那是非常危险、非常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