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情报总监办展望2040年全球大势
中评社华盛顿4月13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40年全球趋势”报告预期,中国再获全球大国地位,美中竞争加剧。它展望今后20年内世界可能出现“民主复兴、飘忽世界、竞争共存、独立孤岛、悲剧动员”等五种情形。在每个情形之中,美中竞争或多或少都发挥作用。
在评估“中国再获全球大国角色”时,这个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中国几乎肯定会寻求在亚洲保持主导地位,并在全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努力避免在战略边缘地区承担过多责任。
这是美国从1997年以来每四年一度出版世界趋势展望的第七版。今年的156页报告副题为“一个更具争议的世界”,是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NIC)预计在未来20年很可能塑造国家安全环境的力量和态势的非机密评估。
“全球趋势”展望报告旨在为美国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把握不确定的未来时提供分析框架。NIC表示,发布这个报告的目标不是对2040年的世界做出具体预测,而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和公民看到地平线之外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为一系列可能的未来做好准备。
今年的报告从人口、环境、经济、技术等“结构性力量”方面分析世界大势,指出未来欧洲和东亚的一些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将更快地老龄化,并面临人口萎缩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可能在未来20年加剧,特别是在21世纪30年代。
在经济上,报告预期,未来20年一些全球经济趋势,包括国家债务上升、更复杂和分散的贸易环境、贸易的转变和新的就业中断,很可能会影响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情况。大型在线平台公司可以推动持续的贸易全球化,这些强大的公司很可能试图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施加影响,可能导致政府施加新的限制。
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有望在至少2030年之前继续增长,尽管可能会放缓。它们不太可能达到美国和欧洲等现有发达经济体的人均GDP或经济影响力。
报告指出,在未来20年里,技术发展的步伐和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快,改变人类的一系列经验和能力,同时也在社会、工业和国家内部和之间制造新的紧张和破坏。国家和非国家竞争对手将争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和主导地位,对经济、军事和社会安全带来潜在的连锁风险和影响。
这个报告也从国内和国际角度分析“新兴态势”对世界大势带来的影响。
报告指出,在国际体系中,没有一个国家可能在所有地区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更广泛的参与者将竞争塑造国际体系,实现更狭窄的目标。军事力量、人口、经济增长、环境条件和技术的加速转变,以及在治理模式上的分歧加剧,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之间的竞争。
报告表示,竞争性大国将会竞相塑造全球规范、规则和制度,而地区大国和非国家行为体可能会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并在大国不关注的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这些高度多样化的互动很可能产生一个更容易发生冲突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破坏全球多边主义,并扩大跨国挑战与应对这些挑战的制度安排之间的不匹配。
首次在全球新冠疫情中发布的这个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动摇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韧性和适应能力的假设,并在经济、治理、地缘政治和技术方面制造了新的不确定性。催化了新的经济趋势;强化了民族主义和极化现象;深化了不平等;令政府治理紧张化;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失败;提升了非国家角色的作用。
今年的报告假设了今后20年内世界可能出现的五种情形--“民主复兴、飘忽世界、竞争共存、独立孤岛、悲剧动员”。报告说,每个情形都反映了共同的全球性挑战、分裂、不平衡、适应和更大争论的关键主题。其中前三种情形描绘了国际挑战变得更加严重的未来,而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中竞争所决定的。后两种情形描述的是更彻底的改变,即出现严重的全球难以持续,挑战了关于全球体系的假设。在这两种场景中,美中竞争的核心作用更少,因为两国都被迫与更大、更严峻的全球挑战作斗争。
“民主的复兴”:世界正处于由美国及其盟友领导的“开放民主的复兴”之中。技术迅速进步,改变全球经济,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经济增长和技术成就的高涨使美国等民主政体能应对全球挑战,缓解社会分歧,并重新建立公众对民主机构的信任。相比之下,威权政体扼杀创新,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纷纷逃离。
“飘忽的世界”:国际体系没有方向、混乱和不稳定,国际规则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被中国等大国、地区参与者和非国家行为体忽视”。经合组织(OECD)成员受到经济放缓、社会分歧扩大和政治瘫痪的困扰。中国利用西方的麻烦扩大其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在亚洲,但北京缺乏承担全球领导角色的意愿和军事力量,导致许多全球挑战很大程度上难以解决。
“竞争性共存”:美国和中国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并恢复了强劲的贸易关系,但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与政治影响力、治理模式、技术优势和战略优势的竞争并存。大规模战争的风险较低,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使全球问题在短期内得到发达经济体的控制,但长期气候挑战依然存在。
“独立的孤岛”:全球化崩溃。世界被分割成几个大小和实力不一的经济和安全集团,以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和几个地区大国为中心。这些集团专注于自给自足、复原和防御。信息在独立的网络主权飞地内流动,供应链重新定位,国际贸易中断。脆弱的发展中国家被夹在中间,有些国家正处于成为失败国家的边缘。全球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只是断断续续地得到处理。
“悲剧和动员”:在毁灭性的全球环境危机发生后,由欧盟和中国领导的全球联盟,与非政府组织和重振的多边机构合作,实施影响深远的变革,以应对气候事件和环境退化造成的全球粮食灾难后的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贫困问题。
在评估“中国再获全球大国角色”时,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中国几乎肯定会寻求在亚洲保持主导地位,并在全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努力避免在战略边缘地区承担过多的责任。在亚洲,中国希望邻国在贸易、资源开发和领土争端方面给予尊重。中国可能部署军事能力,使美国及其在该地区的盟国面临更高的风险,并迫使美国的盟友和伙伴限制美国的基地准入。北京方面可能会强调接触的好处,同时警告挑衅的严重后果。中国领导人几乎肯定希望台湾在2040年前更接近统一,可能会通过持续和密集的胁迫来进行。
报告预期,中国将努力巩固自己的基础设施网络、软件平台和贸易规则,加强全球技术经济竞争,并有可能在一些地区创建更多的“巴尔干化”体系。中国很可能利用其基础设施和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计划,将各国联系得更紧密,并确保精英阶层与自己的利益保持一致。中国可能会继续寻求加强与中东和印度洋地区伙伴的经济一体化,扩大其在中亚和北极地区的经济影响,并努力防止形成反补贴联盟。中国正寻求扩大国内先进技术出口,以支持友好国家的政府,创造商业和数据生成机会,并对客户政权施加影响。
报告称,中国可能会利用其技术进步,在东亚和其他地区部署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更喜欢以海军基地的形式进行量身定制的部署,而不是大规模的军队部署。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可能会寻求与美国和西方主导的网络保持一些重要联系,尤其是在金融和制造业等相互依赖程度更高的领域。
报告认为,中国很可能在领导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北京也将在优先考虑和塑造符合其利益的应对措施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可能会指望其他国家来抵消应对跨国挑战的成本,部分原因是中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国内挑战和问题。
中评社华盛顿4月13日电(记者余东晖)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40年全球趋势”报告预期,中国再获全球大国地位,美中竞争加剧。它展望今后20年内世界可能出现“民主复兴、飘忽世界、竞争共存、独立孤岛、悲剧动员”等五种情形。在每个情形之中,美中竞争或多或少都发挥作用。
在评估“中国再获全球大国角色”时,这个报告指出,未来20年中国几乎肯定会寻求在亚洲保持主导地位,并在全球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努力避免在战略边缘地区承担过多责任。
这是美国从1997年以来每四年一度出版世界趋势展望的第七版。今年的156页报告副题为“一个更具争议的世界”,是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NIC)预计在未来20年很可能塑造国家安全环境的力量和态势的非机密评估。
“全球趋势”展望报告旨在为美国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把握不确定的未来时提供分析框架。NIC表示,发布这个报告的目标不是对2040年的世界做出具体预测,而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和公民看到地平线之外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为一系列可能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