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美国在港舆论影响力下降

图1 香港社交媒体上关于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的词云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3月18日至19日(当地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是拜登政府上任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同样也引起了香港社交媒体热议。这次战略对话双方的开场白呈现“唇枪舌剑”、“火光四溅”,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在香港社交媒体上,港人普遍非常关注此次对话中方的表态,并且对杨洁篪、王毅的发言有相当高的好感度。

图2 香港社交媒体对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的关注点分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根据图2我们可知,对于中美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战略对话,香港社交媒体上接近六成人主要关注的是中方的发言。清洗评论词句,我们发现,相当多港人对中方两位高层官员驳斥美方的发言讨论热烈,其中“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对中国说话”、“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这几句话更是让港人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些港人更是在社交媒体上竖起了大拇指,认为杨洁篪、王毅对美国的回应不卑不亢,完全展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很多网民表示,希望美国认清中国的底线,中美之间的对话也应该基于双方互相平等、尊重、互利的原则。

图3 香港社交媒体对近两年4次中美高层对话的关注度和好感度(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我们也比较了近两年来4次中美高层外交官员会面在香港社交媒体上的热度和好感度,如图3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次中美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对话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好感度都远远超过之前的三次会晤。可以说明,拜登上台后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香港获得了相当正面反响。

图4 近年美国对港一系列动作在香港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近两年来,美国以自由和人权为理由频频插手干预香港事务,因此我们也就近两年来美国对香港的一系列法案的签署和多次制裁的关注度进行了搜索清洗,如图4我们可以看见,香港修例风波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后期,美国对香港的一些动作确实在香港社交媒体上受到了相当高的关注度,特别是美国财政部首次制裁中国内地和港府官员时,关注度达到了近两年来的峰值。但是我们也看到,之后不管是特朗普政府末期还是拜登政府初期都持续对更多的香港和内地官员进行制裁,可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声量都早已不及首次制裁的一半,可见,港人对于美国的制裁是越来越无感的。

图5 近两年香港社交媒体上涉美舆情关注度和声量比例走势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如图5可见,近两年来,香港社交媒体上涉美舆情关注度和香港在涉美舆情中的声量比例可以整体都呈现出一个先升后降的大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期间,因为美国政府甩锅中国以及前总统特朗普不断的“花样操作”,导致香港整体涉美舆情关注度提升,但是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修例风波以后,涉港议题在涉美舆情中的比例就开始逐步下降。而2020年第三季度至今,涉美舆情关注度更是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滑落,从接近60%的比例降到了20%左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随着香港社会由乱及治以及美国拜登政府上台,港人也不再像前段时间那样高度关注涉及美国的舆情。

  可以判断,在香港的社交媒体上,美国对港的舆论影响力在逐步下降。

  (记者:梅澜竺 分析师:项苏亚 工程师:晓天 研究员:钟玫)

图1 香港社交媒体上关于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的词云图(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3月29日电/3月18日至19日(当地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是拜登政府上任后中美高层首次面对面会晤,同样也引起了香港社交媒体热议。这次战略对话双方的开场白呈现“唇枪舌剑”、“火光四溅”,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在香港社交媒体上,港人普遍非常关注此次对话中方的表态,并且对杨洁篪、王毅的发言有相当高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