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叶国谦谈“爱国者治港”
中评社香港2月23日电(记者 沈而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叶国谦接受中评社记者的专访,针对香港的选举现象、选举制度、“爱国者治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叶国谦指出,无论是立法会,还是区议会,参选人的首要和根本要求是爱国。议员是香港政制架构的一环,具有宪制性的责任,必须效忠中国以及香港特区。香港人要清楚地知道,香港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要对国家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不能选不爱国的人当议员。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22日发表讲话,强调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叶国谦认为,夏宝龙主任围绕着“爱国者治港”,很清楚地提出了国家对香港管治的要求,指出加入香港管治架构的人,无论是立法会议员、区议员,还是公务员,都必须认同国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效忠特区。从前年的“黑暴”事件中不难发现,外部势力已经对香港造成了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治香港的人不是爱国者,“一国两制”根本无法落实。
面对反对派区议会选举大胜、公然发起“初选”等现象,叶国谦表示,并非所有参选人都爱国,这是香港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区政府需要严格执行《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和人大相关决定,遵守“爱国者治港”的理念,限制“非爱国者”参选。此外,特区政府应该立即启动《基本法》第104条的本地立法,推动各级公职人员宣誓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他强调,区议员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亦有份在宪制秩序中扮演角色,因此属于公职人员。区议员有责任、且必须宣誓,如果违反誓言,须接受法律制裁。
谈及特首的产生办法,叶国谦表示,如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协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对此有清楚表述。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回归后,香港的特首均由选举产生,且有一整套选举特首的指引和制度,没有必要转向协商。他指出,选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需要改革,大幅减少区议员,相应增加政协委员,以确保行政长官由爱国者出任。
专访全文如下:
中评社: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昨日发表讲话,强调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您认为他的讲话对香港社会有什么意义?
叶国谦:我认为夏宝龙主任围绕着“爱国者治港”,很清楚地提出了国家对香港管治的要求。只有实现了“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的实践才能行稳致远。从前年的“黑暴”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外部势力已经对香港造成了渗透,这个影响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治香港的人不是爱国者,那“一国两制”谈何落实?
夏宝龙很清晰地提出了“爱国者治港”三个客观标准,包括真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特别行政区的宪制秩序,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加入香港管治架构的人,无论是立法会议员、区议员,还是公务员,都必须认同国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效忠特区。
管治一定是靠人的。这就对我们的选民,以及监督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政治要求。如果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很强,但是他对我们的国家、民族很不尊重,甚至是敌视,那肯定不能进入香港的管治团队。所以在投票或者选拔的时候,我们要审查他过去的长期表现,特别是在政治方面,在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方面。我认为这应该逐渐成为挑选管治人才或者政府官员的标准。
中评社:夏宝龙提到,部分市民对国家、对内地瞭解不多,甚至存在各种成见和偏见。中央对此是理解和包容的。您认为这句话对香港市民传递出什么讯息?
叶国谦:他说出了一个确实在香港存在的现实问题。有一批回归前的公务员,回归后仍在政府工作。或许他们身居要职,或许他们很有才华,但是他们受到的教育,特别是意识形态都是西方的。既然这些人存在,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个现象,特区政府不能忽视他们,应该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我们现在的社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国情,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
夏宝龙主任的讲话表明,国家还是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没有一下子把这部分人排除出爱国爱港的阵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对他们不闻不问,我相信只要多多地培训和教育他们,让他们多了解、多接触内地的发展,他就会对香港社会和国家有清楚的认识,他的世界观会有所改善。
参选人必须是爱国者
中评社:近期选举制度改革引发香港社会热烈讨论,有声音认为香港近年来不断出现涉及选举的违法行为,显示选举制度存在漏洞,已对国家安全及香港繁荣稳定构成威胁。在您看来,香港现行的选举制度主要存在哪些缺陷?
叶国谦:选举制度和危害国家安全,我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事情。譬如是我们经常讲的“35+”这个问题,“35+”是反对派希望颠覆、搞垮或者推翻政府,等于搞一个颜色革命,利用现在的政治架构去推翻我们的政权。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选举模式的问题。
在立法会的选举中,分有地区直选和功能界别两种不同的方法。地区直选以地区作为选区分界,采取比例代表制;功能界别代表社会上不同的界别,有些界别作个人投票、有些作团体投票。区议会的选举是“单对单”,就算只赢了一票,也是胜利当选。这一套制度,我觉得还是可以继续进行的,这个方法没问题。但是立法会以及区议会的组成人员,我觉得有一个检讨的需要。
在选举方面有没有违法行为的出现?是有的,譬如202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中,民主派有一个“初选”,这个就违法了,但是它违反的不是选举法律,而是《香港国安法》,因为它有很明确的目的就是要夺取立法会的“话事权”,从而改变政府。如果你问我在选举之中有没有什么违法的地方,我是很难去空谈的。总而言之,我认为现在的选举有一些地方是要改变的,改变可能要从顶层的设计上去改,让选举更好地适应香港现在的实际情况。
中评社:您能不能具体地分析一下,顶层的设计应该怎么改?
叶国谦:这个是很大的一个话题。现在立法会里面的功能界别可能需要改革,需要真的代表该界别的利益。我觉得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功能界别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体选民,这个可能会与地区直选有所重迭。我认为应该做些改革,让功能界别选出的议员能够更加有代表性,能够更加代表界别利益,譬如说是可以考虑设置更多的团体票。
地区直选的比例代表制我觉得是好的,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选区太大,譬如新界分为新界东和新界西这两个选区,新界西有130多万的登记选民,议席有九个,相当于十五万人选出一个议席。这个也应该要改,要把它缩小,这样选出来的议员才能有更直接的代表性。
叶国谦:这个是不容易。在选举中,我们本质上要解决的是参选人的问题。“35+”就代表要占据立法会的多数,如果能解决参选人的问题,如果“35+”选出来的都是爱国爱港的人士,那就没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反对派的“35+”不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而是要把立法会变成一个推翻政府的组织。这个就是颜色革命了。
想要防止这个现象出现,防止反对派利用制度夺取立法会,最重要的就是我们香港人要清楚地知道,香港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要对国家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不能选反国家的人当议员,这些人都不是爱国的。爱国是一个很鲜明的态度,不能很抽象。有的人很抽象地说爱国。我要反问,你爱什么国?你是爱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还是爱美国、爱英国?这是对议员最根本的要求。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对政府就是很有意见,不选爱国者是我的自由。我们要清楚,我们现在选的这批议员,是有宪制性的职责的,是要在政制架构中履行他的责任。香港市民应该选一些能让中央政府接受的、以爱国者为主体的议员出来。
爱国是对参选人的首要要求,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我认为特区政府应该立即对《基本法》第104条进行本地立法,因为104条有一个很清楚的法律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各级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这其中的“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以效忠国家为前提。所以在参选人的资格方面,现在要开始着手处理。
严格执行国安法 剔除“非爱国者”
中评社:去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立法会议员的资格问题作了决定,寻求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支持“港独”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议员将丧失资格。您认为这是不是能够确保“入闸”的都是爱国者?
叶国谦: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很清楚地讲述,如果有一些人勾结外国势力,出卖香港利益的,肯定要被DQ,如果参选人触犯了这些“红线”,就不能参选了;如果是现任议员,也是要被褫夺资格的。因为他们不是爱国者。已经被DQ的杨岳桥、郭荣铿、郭家麒及梁继昌,就曾请求美国制裁香港,干预中国及香港事务,损害国家安全,根本性地损害了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简单讲,这就是卖国行为。
这个决定其实是按照《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有关条例清楚界定了立法会议员的资格,对于确保“爱国者治港”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香港现在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修例事件中大家都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他们要搞“港独”的,例如现在区议会中就有很多。我认为香港特区政府要进行这方面的立法,对于他们参加区议会、立法会的选举要进行限制,遵守“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与理念。
叶国谦:这个很难解决的,因为香港确实是有反动势力。这个反动势力不单单是社会对政府的不满,还有些外国势力在其中进行相关活动,对内地进行曲解或者污名化,对特区政府搞了很多很多的小动作。这个也要归结于回归将近24年以来,我们的教育没有改革,永远都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理论去教育我们的年轻一代,所以出现不少年轻人向往或者追求西方所谓的民主,很肤浅地认为民主就是好东西。在选举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人投票都是倾向反对派,这方面是现实。也正因如此,有一些人打着“民主”的旗号去吸引年轻人投他的票。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或者是对年轻人的关怀工作没有做好,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教育方面下功夫之外,我觉得还是要通过《香港国安法》,让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人不能参选,才能解决。
中评社:您对今年的立法会选举有什么展望?
叶国谦:现在这个问题是比较麻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的决定》规定了第六届立法会继续履行职责,不少于一年,所以正常来讲九月份就有新一届的立法会产生。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能不能按时进行选举,或者选举办法有没有什么改变,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地方。
协商产生特首理论没错 现实出发选举更佳
中评社:您刚刚说到区议员,想问问您对区议员宣誓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
叶国谦:区议员是公职人员。每一个区议员,有四十万的年薪,还有运营开支、医疗津贴、交通津贴、杂项开支等,花费的都是公帑。他们是香港政制架构的一部分。既然是公职人员,他们就要接受这方面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按照香港的法律,包括现行的《港区国安法》,效忠特区政府。所以我觉得区议员一定要宣誓,如果违反誓言,也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这个是一定要做的。
叶国谦:我认为梁振英副主席是从理论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在制定《基本法》的时候,第四十五条确实讲得清楚,“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所以他说特首是可以协商产生也没有错。如果香港出现了梁振英副主席所描述的情况,候选人是美国的棋子、是忠诚于外国的,那么他能不能通过选举获得权力呢?当然是不行。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会转向协商。如果到了这一步,是不是违反《基本法》?不是。我觉得梁副主席讲的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现实方面我们看到,回归以后,香港所有的特首都是由选举的方法产生的。所以我们有《基本法》附件一,有最初是四百人、现在是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那么在现在的情况下,是不是要放弃选举,走上协商的道路?我觉得这个是不应该出现的,也是走不通的,现在更没有到这个地步。
如果我们从理论、学术的角度来讲,协商完全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下,我觉得香港特首还是应该由选举产生。当然在选举的设计方面有改革的必要,比如选举委员会的成员由哪些组成部分、是怎么产生的等等。选委会第四界别是政治界别,由人大代表、部分政协委员、立法会议员、区议员等组成,这方面其实是可以考虑改革的,因为区议会现状我们很清楚,很多人都是搞“港独”的,这不改不行,应该有个大幅减少;还有就是政协委员这部分,我们觉得它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从选举委员会的组成入手,可以确保行政长官真的是由爱国者出任。这也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底线。
中评社:您今年打算带什么议案上两会?
叶国谦:我个人比较注重法治,特别是《民法典》出台以后,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我觉得内地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准的大幅提高,其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但是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法律对民营企业的保障不够,导致民营企业很容易受到外部冲击。我们也收到了不少投诉,有时公安机关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把民事案件当作刑事案件来处理,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我想在这方面提出议案,希望中央政府能够更多地关注。我国民营企业众多,对国家经济起飞十分关键,没有法律保障,它们的权益会受很大损害。《民法典》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具体落实上也要加强监督。
另外,民建联准备了二十多条建议和提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等领域都有关注。
中评社香港2月23日电(记者 沈而忱)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叶国谦接受中评社记者的专访,针对香港的选举现象、选举制度、“爱国者治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叶国谦指出,无论是立法会,还是区议会,参选人的首要和根本要求是爱国。议员是香港政制架构的一环,具有宪制性的责任,必须效忠中国以及香港特区。香港人要清楚地知道,香港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要对国家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不能选不爱国的人当议员。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22日发表讲话,强调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叶国谦认为,夏宝龙主任围绕着“爱国者治港”,很清楚地提出了国家对香港管治的要求,指出加入香港管治架构的人,无论是立法会议员、区议员,还是公务员,都必须认同国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效忠特区。从前年的“黑暴”事件中不难发现,外部势力已经对香港造成了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治香港的人不是爱国者,“一国两制”根本无法落实。
面对反对派区议会选举大胜、公然发起“初选”等现象,叶国谦表示,并非所有参选人都爱国,这是香港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区政府需要严格执行《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和人大相关决定,遵守“爱国者治港”的理念,限制“非爱国者”参选。此外,特区政府应该立即启动《基本法》第104条的本地立法,推动各级公职人员宣誓拥护《基本法》,效忠香港特区。他强调,区议员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亦有份在宪制秩序中扮演角色,因此属于公职人员。区议员有责任、且必须宣誓,如果违反誓言,须接受法律制裁。
谈及特首的产生办法,叶国谦表示,如果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协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毕竟《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对此有清楚表述。但从现实角度出发,回归后,香港的特首均由选举产生,且有一整套选举特首的指引和制度,没有必要转向协商。他指出,选举委员会的人员组成需要改革,大幅减少区议员,相应增加政协委员,以确保行政长官由爱国者出任。
专访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