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中美脱勾将带来严重后果

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院士史蒂芬.罗奇教授(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7月8日电(记者 张心怡)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于线上举办第五场“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院士史蒂芬.罗奇教授就后新冠疫情的动荡和陷阱、海外工厂回流如何逆转全球化、美元大幅贬值的风险等分享看法。罗奇教授在论坛中提到,由贸易纷争到抗疫难题,中美关系一直处于重大破裂的边缘,世界两大经济体将无可避免由互相依存迈向经济脱勾。中美两国应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并尽可能避免关系全面破裂,以免造成严峻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后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各国政府正考虑或开始放宽限制措施,罗奇教授指出,早期的“非对称常态化”现象显然出现了。以中国内地为例,刺激消费比重启生产更为困难,尤其是对那些需要近距离接触的行业来说,市民担心病毒尚未根除,因而令复苏更为缓慢。

  罗奇教授预测,只有待新冠病毒的疫苗面世,消费意欲才会全面恢复。与此同时,美国各州对抗疫情及复原的表现参差,经济仍然脆弱,但美国政府却尝试在病毒再度蔓延之际放宽限制措施。他认为,假如美国未能强而有力地对抗疫症,疫情和经济问题将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罗奇教授表示,由贸易纷争到抗疫难题,中美关系一直处于重大破裂的边缘。世界两大经济体将无可避免由互相依存迈向经济脱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仍然是中国,这是美国本地储蓄缺口严重的远因,在美国联邦政府财赤飙升下,缺口将会雪上加霜。这将导致经常收支逆差创下纪录,并令美元急剧贬值,有可能造成金融巿场严重不稳。

罗奇教授发表看法(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他强调,中美两国应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并尽可能避免关系全面破裂,以免造成严峻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后果。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期间,全球争夺医疗物资,令部分国家忧虑供应链安全,将海外工厂回流美国境内,设置供应链的呼声遂越来越高。罗奇教授认为,全球供应链可能已经精简过度,因此没有多少冗余足以应付疫情。但也不足以构成工厂大量回流的理由,那只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会转嫁给消费者,而自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贸易高度自由化的趋势也可能因此逆转。无论如何,供应链应该变得更具弹性,以应付未来突如其来的供应紧绌。

  罗奇教授亦提出,世人对所谓的“美国例外论”正开始起疑,将威胁美元的地位。除了预算赤字和经常收支逆差,美国率领的去全球化、与世界脱勾,以至保护主义等措施,还有抗疫劣绩以及种族问题所引发的大型社会动荡,均使美国形象受挫。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霸权地位首度面临严峻考验。

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院士史蒂芬.罗奇教授(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7月8日电(记者 张心怡)团结香港基金昨日于线上举办第五场“团结卓尔论坛”,邀请到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院士史蒂芬.罗奇教授就后新冠疫情的动荡和陷阱、海外工厂回流如何逆转全球化、美元大幅贬值的风险等分享看法。罗奇教授在论坛中提到,由贸易纷争到抗疫难题,中美关系一直处于重大破裂的边缘,世界两大经济体将无可避免由互相依存迈向经济脱勾。中美两国应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并尽可能避免关系全面破裂,以免造成严峻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后果。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缓和,各国政府正考虑或开始放宽限制措施,罗奇教授指出,早期的“非对称常态化”现象显然出现了。以中国内地为例,刺激消费比重启生产更为困难,尤其是对那些需要近距离接触的行业来说,市民担心病毒尚未根除,因而令复苏更为缓慢。

  罗奇教授预测,只有待新冠病毒的疫苗面世,消费意欲才会全面恢复。与此同时,美国各州对抗疫情及复原的表现参差,经济仍然脆弱,但美国政府却尝试在病毒再度蔓延之际放宽限制措施。他认为,假如美国未能强而有力地对抗疫症,疫情和经济问题将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

  罗奇教授表示,由贸易纷争到抗疫难题,中美关系一直处于重大破裂的边缘。世界两大经济体将无可避免由互相依存迈向经济脱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仍然是中国,这是美国本地储蓄缺口严重的远因,在美国联邦政府财赤飙升下,缺口将会雪上加霜。这将导致经常收支逆差创下纪录,并令美元急剧贬值,有可能造成金融巿场严重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