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学者谈纠偏错误“二战史观”
中评社北京5月9日电(实习记者 叶佳怡)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合办的“纠偏错误‘二战史观’报告发布暨主题研讨会”,5月6日在北京召开。五位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分享自己的观点。
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董经胜教授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列强争夺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市场。他认为,全球南方国家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为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充分利用了全球南方国家的物力战略资源和人力战略资源。此外,二战促进了世界范围之内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大大加速了殖民地国瓦解的进程,为极大地推动全球南方的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主客观的条件。董经胜认为,战争不仅促进了全球南方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全球南方国家的政治民主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璐指出,中国今天在国际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地位,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我们付出巨大的牺牲争取来的,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她强调,二战时中国和苏联作为亚洲和欧洲的主战场,为赢得战争胜利,挽救人类危亡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俄两国人民在二战中构筑起的伟大友谊,为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已经成为两国战略协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李岩教授认为,此次研讨会澄清“二战史观”和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是为了防止战争重演,维护和平,这是中国构筑和平外交的重要使命。此外,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可以让我们认清目前国际局势处于什么样的方位和阶段,具有现实意义。他强调,这份报告专业地、全面地、系统地构建完整的叙事体系,帮助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正本清源、回归常识,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许海云教授表示,二战给所有在欧洲喧嚣一时的极端化思想画上了句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虽然世界历史上还有极右思想,但很少有战前法西斯主义那种肆无忌惮的喧嚣,这是一次思想的大启蒙。此外,二战是人类对已有的国际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次重大调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遵循着二战后确立的一些基本规则。他强调,在战争中,中国实施的策略实际上把游击战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它所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欧洲战场上其他战法,因此,否定中国在二战战场中的作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鲁东红表示,二战历史的真相在冷战意识形态的裹挟下沦为西方势力手中的政治工具,他们精心编制的错误历史叙事,看似是对过去的歪曲,实则是企图动摇中俄的国际话语权根基。他认为,此次研讨将以报告发布为起点,凝聚更多的专家学者的智慧,深入探究错误“二战史观”的根源脉络,着眼新时代发展,洞察它的新变化和新动向,共同谋划中国与全球的破局之策,这不仅是对浴血先辈的告慰,更是中国在国际社会行稳致远,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根基。
中评社北京5月9日电(实习记者 叶佳怡)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领导力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合办的“纠偏错误‘二战史观’报告发布暨主题研讨会”,5月6日在北京召开。五位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分享自己的观点。
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董经胜教授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列强争夺全球南方的资源和市场。他认为,全球南方国家为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为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充分利用了全球南方国家的物力战略资源和人力战略资源。此外,二战促进了世界范围之内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大大加速了殖民地国瓦解的进程,为极大地推动全球南方的民族独立运动创造了主客观的条件。董经胜认为,战争不仅促进了全球南方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全球南方国家的政治民主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璐指出,中国今天在国际上和联合国安理会上的地位,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我们付出巨大的牺牲争取来的,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她强调,二战时中国和苏联作为亚洲和欧洲的主战场,为赢得战争胜利,挽救人类危亡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俄两国人民在二战中构筑起的伟大友谊,为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已经成为两国战略协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李岩教授认为,此次研讨会澄清“二战史观”和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是为了防止战争重演,维护和平,这是中国构筑和平外交的重要使命。此外,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可以让我们认清目前国际局势处于什么样的方位和阶段,具有现实意义。他强调,这份报告专业地、全面地、系统地构建完整的叙事体系,帮助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正本清源、回归常识,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许海云教授表示,二战给所有在欧洲喧嚣一时的极端化思想画上了句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虽然世界历史上还有极右思想,但很少有战前法西斯主义那种肆无忌惮的喧嚣,这是一次思想的大启蒙。此外,二战是人类对已有的国际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一次重大调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遵循着二战后确立的一些基本规则。他强调,在战争中,中国实施的策略实际上把游击战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它所发挥的作用丝毫不亚于欧洲战场上其他战法,因此,否定中国在二战战场中的作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