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荣:一生戮力从公 敬悼许历农将军

“老爹”许历农将军于5月4日清晨病逝。

  中评社台北5月7日电(作者 李建荣)5月3日夜晚,因为有照料的工作,我整晚都待在荣民总医院内,几乎彻夜未眠。清晨五点看着窗外,天色开始微亮大白,返家后未久,从电子报惊悉熟识的“老爹”许历农上将以107岁的高龄,于5月4日清晨6时13分病逝荣总,我除了表示哀悼外,也没想到人在荣总离他这么近,未能亲往探视,送其最后一程,深感遗憾。

  许上将服务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委”与兼任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委、国民党中常委期间,正值我在中时晚报采访国民党与“行政院”的新闻,他是我重要的新闻采访对象,尤其李登辉主政期间,国民党内爆发路线之争,郝柏村副主席与许历农中常委在中常会上常有不同于当权派的观点,老爹几乎常会后都会亲接我的电话查证,协助我对常会新闻报导的接近完整性。他与郝院长、林洋港院长等与李登辉的当权派渐行渐远,最后退出国民党(遭开除党籍),直到连战出任国民党主席后,才又回到国民党的大家庭,最后这段历程对他而言,是圆满的抉择。

  国民党在2000年首次交出政权,有近因也有远因。但核心关键在于党内不少菁英质疑李登辉背弃国民党的传统路线,从新党的成立、到宋楚瑜违纪参选“总统”、成立亲民党,国民党可以说是禁不起一而再的分裂。许历农作为新党的精神领袖,他是少数率先公开质疑李登辉暗藏“台独”路线的先知。

  记得有次国民党中常会讨论大学联考废止三民主义考试的决策,许历农是少数坚决反对的中常委。以当时李登辉已经大权在握的情况下,郝柏村与许历农的发言反对只能留下纪录,未能推翻决策。虽然一时间高中教育并未立即废止三民主义的教学,大学也还有国父思想的课程。但是当大学入学考试不再考三民主义时,高等教育的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的教学最终也画上休止符,各大学的三民主义研究所也纷纷改名。

  当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的三民主义思想,不再获得李登辉执政时期的国民党所重视,当时在野的民进党对废考、废教三民主义是举双手欢迎的。国民党因分裂交出政权,甚至“治国路线”不够明确,而让民进党接掌政权已超过17年,当然从教育政策着手去中化路线,也就日渐有功,但随之而来的是“台独”路线越清晰明显,两岸的冲突自然就日益接近。   许历农上将也长期担任新同盟会的会长,他当时创会的宗旨理想为实行三民主义,维护“五权宪法”,促进中国统一,保护“中华民国”,反对“台独”。所以取名新同盟会自然是取法中山先生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的启示,希望唤起更多的不分党派人士所认同;记得每次新同盟会在长沙街三军军官俱乐部召开大会时,泛蓝的政治领袖与退役将领都群集与会,这也说明一生坚持服膺国民党创党建国路线的他,在传统蓝军中有极高的向心力与号召力。

  经国先生晚年曾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在变”,这为他晚年推动的系列政治改革:开放党禁、报禁、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选、解除戒严、开放荣民荣眷返乡探亲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转折点。许历农上将受蒋经国钦点接任“退辅会主委”工作,执行荣民返乡的巨大任务。他当然能够体认到,解严、开放探亲表示过去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路线风向开始转变了!甚至李登辉在八大老调停政争后,1990年还陆续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大陆委员会、海基会,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都开始接触会谈处理棘手问题了。

  因此许历农上将晚年曾说,不再反共,改追求两岸和平统一。当前的中国,在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四十年后取得翻天覆地惊人变化、晋升世界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许上将一生所以获得各界众多的肯定,一方面是他戮力从公,始终以办公室为家的精神。以位在台北市忠孝东路五段的“退辅会”而言,他曾多次接待我,负责“国会”联络的九处处长冯传勋就告诉我“老爹以办公室为家,甚至收到的礼物都在年终时提供员工摸彩之用,不带回家”。他无私的操守,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以上。他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与清廉的操守,对比贪官污吏,真是云泥之别。   我最后一次见到许上将,是几年前连战主席身体还硬朗时,老爹在旧部属陈将军陪同拜会连主席,我们在仁爱路上碰到,他正要上车时,瞧见我来立即停顿脚步,唤了一声“建荣,好久不见”。我回说“老爹您眼力真好,十公尺外就看到我了”,当时他的年岁已经过百岁,还能出门访友,我真是佩服。

  许上将自幼从军报国,大半生投身军旅。转入政界后与郝院长一起在“行政院”服务,李登辉与郝柏村之间掀起的政治路线争斗,许历农自然无法置身事外,一直为郝上将亲密的战友、至交。甚至也因为碰上两岸开放交流发展的时代潮流,他关心的视角,自然就涵盖到全中国的未来。许上将的辞世,可说是一个世代的结束,但也可能将迎来更复杂、更巨变的世界与两岸新情势。

  (作者李建荣,台湾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时报主任记者、主笔)

“老爹”许历农将军于5月4日清晨病逝。

  中评社台北5月7日电(作者 李建荣)5月3日夜晚,因为有照料的工作,我整晚都待在荣民总医院内,几乎彻夜未眠。清晨五点看着窗外,天色开始微亮大白,返家后未久,从电子报惊悉熟识的“老爹”许历农上将以107岁的高龄,于5月4日清晨6时13分病逝荣总,我除了表示哀悼外,也没想到人在荣总离他这么近,未能亲往探视,送其最后一程,深感遗憾。

  许上将服务于“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委”与兼任中国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主委、国民党中常委期间,正值我在中时晚报采访国民党与“行政院”的新闻,他是我重要的新闻采访对象,尤其李登辉主政期间,国民党内爆发路线之争,郝柏村副主席与许历农中常委在中常会上常有不同于当权派的观点,老爹几乎常会后都会亲接我的电话查证,协助我对常会新闻报导的接近完整性。他与郝院长、林洋港院长等与李登辉的当权派渐行渐远,最后退出国民党(遭开除党籍),直到连战出任国民党主席后,才又回到国民党的大家庭,最后这段历程对他而言,是圆满的抉择。

  国民党在2000年首次交出政权,有近因也有远因。但核心关键在于党内不少菁英质疑李登辉背弃国民党的传统路线,从新党的成立、到宋楚瑜违纪参选“总统”、成立亲民党,国民党可以说是禁不起一而再的分裂。许历农作为新党的精神领袖,他是少数率先公开质疑李登辉暗藏“台独”路线的先知。

  记得有次国民党中常会讨论大学联考废止三民主义考试的决策,许历农是少数坚决反对的中常委。以当时李登辉已经大权在握的情况下,郝柏村与许历农的发言反对只能留下纪录,未能推翻决策。虽然一时间高中教育并未立即废止三民主义的教学,大学也还有国父思想的课程。但是当大学入学考试不再考三民主义时,高等教育的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的教学最终也画上休止符,各大学的三民主义研究所也纷纷改名。

  当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的三民主义思想,不再获得李登辉执政时期的国民党所重视,当时在野的民进党对废考、废教三民主义是举双手欢迎的。国民党因分裂交出政权,甚至“治国路线”不够明确,而让民进党接掌政权已超过17年,当然从教育政策着手去中化路线,也就日渐有功,但随之而来的是“台独”路线越清晰明显,两岸的冲突自然就日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