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健被换走 损市民对法治信心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法官根据双方大状陈词内容,在判词中分析案件的情况并非少见。但司法机构高调因法官的政治倾向和个人立场,宣布调配安排则属罕见。他说,不排除调配安排有“弦外之音”:“暗示倘若法官持有特定政治立场,就会被调走,对部分法官或许构成压力。”
判刑时并未“放生”被告
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主席、经民联梁美芬认为,郭官判刑合理,司法机构应该交代基于什么原因换人。她表示,会于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跟进事件,要求司法机构提供更多详细理由和背后的相关准则。她又指,有法官早前曾参与反修例联署、接受外媒访问表达“反修例政见”,质疑这些法官将来能否审理与修理风波有关案件。
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认为,就本案而言,郭官采取六年为量刑起点,仅较区院最高可判处的七年刑期低了一年,反映郭官抱持严肃态度处理本案,最终考虑被告其他求情因素,以及认罪扣减,才把刑期下调至三年九个月。
资深大律师清洪亦同意郭官判处的刑期恰当,法官跟普通人一样,有权就社会事件发表意见或表明政治立场;至于应否公开发表言论则是另一个议题。尽管郭官在判词中对被告深表同情,但入狱45个月绝对不能称得上为轻判。清洪强调,以往法官曾因其经历被邀请“避席”,但法官因为公开表明政治立场而遭“调走”是司法界史上首次。
多名前政府官员亦不满司法机构的换人之举。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前警务处处长曾伟雄指出,郭官虽然对被告表示同情和对示威者的行为表示反感,但他在判刑时并没有“放生”被告,45个月的监禁是迄今所有与反修例有关的案件中判刑最重的。他认为,司法机构这次决定影响公众人士对司法机构的信任以及市民对本港法治的信心。
忧法官能否无畏无惧审案
全国政协委员、前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郭官虽然在判词中表达了对被告的同情,但并无影响其裁决,量刑起点及判决均恰当,而区院作出“换人”决定,客观效果会令人质疑法官是否仍然可以无畏无惧审案。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法官根据双方大状陈词内容,在判词中分析案件的情况并非少见。但司法机构高调因法官的政治倾向和个人立场,宣布调配安排则属罕见。他说,不排除调配安排有“弦外之音”:“暗示倘若法官持有特定政治立场,就会被调走,对部分法官或许构成压力。”
判刑时并未“放生”被告
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主席、经民联梁美芬认为,郭官判刑合理,司法机构应该交代基于什么原因换人。她表示,会于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跟进事件,要求司法机构提供更多详细理由和背后的相关准则。她又指,有法官早前曾参与反修例联署、接受外媒访问表达“反修例政见”,质疑这些法官将来能否审理与修理风波有关案件。
前刑事检控专员江乐士认为,就本案而言,郭官采取六年为量刑起点,仅较区院最高可判处的七年刑期低了一年,反映郭官抱持严肃态度处理本案,最终考虑被告其他求情因素,以及认罪扣减,才把刑期下调至三年九个月。
资深大律师清洪亦同意郭官判处的刑期恰当,法官跟普通人一样,有权就社会事件发表意见或表明政治立场;至于应否公开发表言论则是另一个议题。尽管郭官在判词中对被告深表同情,但入狱45个月绝对不能称得上为轻判。清洪强调,以往法官曾因其经历被邀请“避席”,但法官因为公开表明政治立场而遭“调走”是司法界史上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