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疫况堪忧亟需合作抗疫
来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作者:殷悦 孙红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德、法、韩、意大利等多国防控初现成效,病例增长趋势放缓,但非洲疫情发展却呈现加速趋势。3月以来,疫情快速扩散至几乎全部非洲国家,病例数激增,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冲击。在疫情面前,中非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携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非洲疫况堪忧
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疫情出现较晚。直到2月14日,埃及才报告非洲大陆首例确诊病例。2月28日,尼日利亚出现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例病例。3月中旬起,确诊病例呈指数级增长。截至4月12日,非洲54国中,除科摩罗和莱索托外,其余国家均出现确诊病例,确诊人数超过13000例,累计死亡700多人。南非最为严重,确诊病例超过2000例。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的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突尼斯是“重灾区”,四国确诊病例占全非超40%。阿尔及利亚死亡人数最高,达275例。西非喀麦隆、科特迪瓦也较严重,确诊病例均超500。疫情初期,非洲病例多为自欧洲输入型,现已有近20国出现本地聚集性病例,病毒正在向农村地区加速蔓延。
据多方评估,非洲目前确诊人数仍相对较少,主要是受病毒检测能力不足所限,因此实际感染人数无法预估。2月初,整个非洲大陆仅塞内加尔和南非具备检测能力,后在世卫组织帮助下,非洲大多数国家获得一定量的检测套装,但仅覆盖城市地区和部分人群,普通民众多数无法接受检测。随着非洲自国际社会获得越来越多检测装备,确诊病例料将继续攀升。
非洲防疫抗疫面临多重挑战
疫情加速蔓延之下,非洲国家采取严厉的防疫措施,如关闭边界、封城、取消宗教活动等。但其防疫仍面临许多实际挑战。
首先,非洲公共卫生资源有限,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与物资长期短缺。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当地的疟疾、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病患者都面临看病难的窘境,此次疫情将导致卫生体系超负荷运转。据非洲疾控中心数据,非洲54国仅有1400名流行病学家,每万人中只有两名医生。南非公共卫生系统已属非洲最发达之列,但其重症监护病房床位不到1000张。第二,传染路径难以切断。尽管非洲国家政府要求民众居家隔离,但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客观的隔离条件。非洲约60%城市人口(5.87亿)住所通风条件差,缺乏清洁水源。第三,民众科学防疫意识欠缺。新冠病毒一度被非洲民众视为“白人才会感染的病毒”,本地人“受到上帝庇护”,“天然免疫”。一些防疫“偏方”也在社会上疯传,大蒜、柠檬、姜被许多埃塞俄比亚人视为“抗疫三宝”,引发哄抢。第四,除新冠疫情外,非洲还面临多种“天灾人祸”:东非数十年一遇的蝗灾仍未扑灭,尼日利亚拉沙热持续蔓延,刚果(金)埃博拉疫情进入“清零”关键阶段,南部非洲国家大量艾滋病患也是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此外,索马里、萨赫勒地区、乍得湖盆地深受暴恐组织侵扰。
在此背景下,非洲国家政府左支右绌,资金、人员调配已逼近极限。布基纳法索官员表示,尽管疫情严重,但在萨赫勒地区恐怖组织威胁下,政府已难拿出更多资源应对疫情。世卫组织提醒非洲国家要“做最坏打算”。
疫情在考验非洲公共卫生系统的同时,也冲击着非洲国家本就脆弱的经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预计,受疫情影响,非洲在2020年的经济增速将从3.2%降至1.8%,总损失约290亿美元。债务危机、失业潮、粮食危机等问题的苗头在非洲次第显现,非洲国家积极呼吁外部施援,避免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危机。
中非协同抗疫
非洲地区发展水平低、医疗条件较差,防疫抗疫能力弱,为全球抗疫的薄弱环节,一旦其疫情蔓延失控,将造成难以想象的人道主义灾难。面对非洲防疫抗疫的严峻形势,作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与之经济联系密切的大国,中国积极施策,与非洲开展密切合作,减缓疫情对非洲经济、社会的冲击。
一是传授防疫经验。中国通过同非洲国家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往非洲疾控中心派驻专家顾问等方式分享疫情防控经验;通过提供有关病例管理的手册等文件,指导非洲国家在疫情防控时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国援非医疗队还在多国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二是提供防疫物资。中国在自身抗疫任务艰巨的情况下,仍通过各种渠道向非盟和所有非洲国家提供了检测试剂盒、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援助。在非中企,如埃塞俄比亚的华坚集团向非洲八国捐赠108万只口罩和7000套防护服。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对非洲54国捐赠了口罩、试剂盒、防护服和防护面罩等物资。三是紧急修缮医院。中企还帮助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新冠肺炎定点诊断治疗医院进行紧急升级改建,体现“中国速度”,3月19日开工,31日交付使用。
中国驰援非洲疫情赢得广泛称赞。塞内加尔总统对中非“团结互助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称中国抗疫努力与对外合作态度“堪称典范”。南非总统称中国援助为全球“树立样板”。加纳总统府主任称中国是第一个宣布提供援助的国家,也是援助到位最快的国家,对此高度赞赏。中非协同抗疫体现了中非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精神。
来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作者:殷悦 孙红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来,德、法、韩、意大利等多国防控初现成效,病例增长趋势放缓,但非洲疫情发展却呈现加速趋势。3月以来,疫情快速扩散至几乎全部非洲国家,病例数激增,给当地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冲击。在疫情面前,中非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携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非洲疫况堪忧
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疫情出现较晚。直到2月14日,埃及才报告非洲大陆首例确诊病例。2月28日,尼日利亚出现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例病例。3月中旬起,确诊病例呈指数级增长。截至4月12日,非洲54国中,除科摩罗和莱索托外,其余国家均出现确诊病例,确诊人数超过13000例,累计死亡700多人。南非最为严重,确诊病例超过2000例。与欧洲隔地中海相望的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突尼斯是“重灾区”,四国确诊病例占全非超40%。阿尔及利亚死亡人数最高,达275例。西非喀麦隆、科特迪瓦也较严重,确诊病例均超500。疫情初期,非洲病例多为自欧洲输入型,现已有近20国出现本地聚集性病例,病毒正在向农村地区加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