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强在美谈国民党挑战与出路
中评社华盛顿3月10日电(记者余东晖)正在美国巡回演讲的台北市议员罗智强强调,在当下台湾高涨的“反中仇中”氛围中,美国必须慎重考虑,台湾不能没有“亲美和中”的声音,不能没有和平的“剎车皮”。他呼吁,中国国民党当前就是要扮演好“在野制衡者”和“和平守护者”的角色。
台湾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后不久,罗智强就来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巡回演讲,推介其理念。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罗智强已经在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11个城市演讲13场。原本还要在华府和纽约演讲4场,但因新冠疫情在美开始蔓延而取消。9日晚间在华府,罗智强与华文媒体和部分蓝侨代表座谈。
正值中国国民党刚补选出江启臣担任党主席,江启臣在当选后的两次公开演讲都低调谈两岸,避谈“九二共识”。北京方面也没有如以往,给新当选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发贺函。这引发外界诸多议论,有媒体问罗智强对江启臣担任国民党主席的看法和对两岸政策的建议。
罗智强指出,江启臣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既面临机会,也面临挑战。
从机会面来说:首先,江启臣年轻,学养丰厚。会否带来国民党年轻化的作风,人们拭目以待。其次,江委员问政有相当功底,江以“立法委员”身份来担任国民党主席,可以在“立法院”这个最重要战场上做好民主监督制衡的角色。第三,国民党过去几年对美沟通,说难听是彻底失败,熟悉台美事务的江主席应在这部分有很多着墨。
从挑战面来说:首先,国民党作为百年政党,有资产,也有包袱,公公婆婆必然多,方方面面要周到,党内老中青协调和团结,将是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国民党这次大败原因,目前被讨论较大的角度是其两岸政策。国民党对两岸关系有传承比较悠久,根基比较深厚的主张和论述,比方说“九二共识”,现在有很多辩论,基本上像“鱼与熊掌”,有得有失,这不会是一个容易的题目。
罗智强说:“坦白讲,这一点我是有保留的,如果把国民党所有的败都归咎于其两岸政策的话,我觉得恐怕是找错病因,你就会下错药方。”他给江启臣的建议是,不妨以大辩论的精神,让国民党变成一个能够开放讨论的政党,不用对任何题目划下底线。大家充分讨论,最后决定走哪条路线,再做调整或定调。
罗智强指出,国民党过去长期的路线是“亲美和中”,这是能够确保台湾和平发展和安全繁荣的非常重要的基础路线。现在台湾处于“反中仇中”高涨的氛围。在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国民党的定位其实是中间偏美国,但国民党有“和中”立场,就是不希望台湾最后面临超出台湾能够承受的风险,是比较务实的立场设定。
曾担任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的罗智强指出,两岸关系改变缘于美中关系的重大改变。马英九采取“亲美和中”政策,既能够跟大陆有很多开创性交往,同时美国对于马英九也感到安心放心。现在中美关系发生很大改变,国民党就面临比较困难的状况,“亲美和中”不再能够满足现在美国的国策,在台湾变成谁比较亲美的竞争,国民党内部面临路线选择的挑战。
罗智强认为,要跟美方加强沟通,告诉美方,国民党的“亲美和中”路线,对美国来讲其实是最有利的定位。因为如果连国民党也走上最前沿的“反中仇中”,台湾将只剩下“反中仇中”的声音,将无限上升台海的安全风险。一旦超出承受范围,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只是对台湾和大陆,美国也可能被卷进来。
“我觉得美方必须慎重考虑,台湾不能没有‘亲美和中’的声音,台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台湾已经没有和平的声音,全都是喊杀喊打的声音。这种氛围持续下去,很容易引发擦枪走火。”罗智强说道。
罗智强指出,江主席面临很复杂的环境,因为是补选的党主席,任期只有一年多时间,要做出许多大的变革,时间非常紧迫。他指出,这次党主席选举之后,国民党很多人对改变跟改革寄予厚望,大家也会全力支持。他强调,国民党要把自己的“在野制衡者”角色扮演好,这是当务之急,这对保证台湾的民主制度和民主品质是非常关键的。
中评社记者问:这次江启臣当选以后,对岸的反应让人感觉北京方面现在对于国民党的走向也是有看法的。在很多大陆民众看来,现在国民党似乎跟民进党越来越没有什么两样了。那么今后跟大陆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国民党如何凸显其独特性,如何还能够扮演两岸和平发展的主要角色?
罗智强说,在台湾当下当一个“和平派”,本来就是万分艰难。“和平派”意味着某种中间温和跟务实理性的路线,但现在是一个情绪高涨的时代。台湾过去一直在思考在两大之间怎么去找到自己角色,这是需要双面沟通的工作。
对大陆方面来说,马政府执政8年的政策就是“亲美和中”;到目前为止江主席也是主张“亲美和中”,所以这部分是相沿传承的,要跟大陆方面沟通清楚。他说,作一个坚定的“和平派”,是国民党的责任和信念。如果大陆方面不能够理解,只会让台湾的“和平派”面临更大困境,也不利于大陆。
对美国方面来说,要让美国了解,虽然现在中美处在矛盾期,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显示,全世界不管是大是小、是强是弱,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非常巨大的,强国之间仍有合作的需要。他指出,在当前中美冲突面显性因素增加,在美国的国策利益之下,美方可能认为民进党的角色现阶段也许好像比较符合现阶段美方的国策,可是美方要知道,台湾不能没有和平的声音,和平的声音就是一个“刹车皮”,就是防止两岸走向非常严重风险的缓冲机制。
罗智强强调,如果国民党失去缓冲能力的话,当前台湾就真的只剩下“仇中反中”,必然也会激起大陆的“仇台反台”氛围。双方仇恨值不断推升,就有可能擦枪走火,引发不只是对两岸,甚至也对美国不利的结果。因此希望不管是大陆还是美国,都应该珍惜和体谅国民党现在采取的“和平守护者”的角色定位,和平在台湾是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评社记者追问:您说国民党要继续做“和平守护者”的角色,可是北京目前更关注的可能是,不管国民党想不想要“九二共识”,它所体现的一个中国,国民党是不是还坚持?但如果国民党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可能在台湾又没有市场,无法凭此在台湾东山再起。那么您怎么跟江主席建议,在这两者之间如何取得某种平衡?
罗智强表示,对于大陆人民的部分,国民党应当无条件地表达友善亲善,比如对于大陆疫情,台湾应该要保持一个同理心、同情心。像不让小明回台湾这种事情,基本上已经违反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骨肉不分离原则,也违反了人权和台湾自许的价值。给国民党的建议是,国民党必须发出对大陆人民亲善的声音,即便是千万人在你前面挡着,该说的话就要说。
对于大陆政府的部分,罗智强觉得要就事论事。他认为,“九二共识”今天面临的困难不只是国民党单方面的问题。国民党对于“九二共识”的主张一直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大陆政府对“九二共识”的定义,在国民党执政的时候,没有明显表达否弃“各表”。民进党上台之后,大陆对“九二共识”的定义也开始明显限缩,给台湾人民的印象是,大陆完全否弃了“各表”。
罗智强指出,原来“九二共识”非常宝贵的模糊性,使得两岸可以不用触碰核心争议,可以签署23项协议,“九二共识”是非常重要的执政交往的地基跟工具。“各表”没有了,民进党对于“九二共识”的“俄罗斯娃娃”,第一层叫“九二共识”,打开以后叫做“一国两制”。它用这个方式来扭曲“九二共识”的原初精神,造成了今天“九二共识”在台湾的难题,本是执政交往地基的“九二共识”模糊性,变成在选举中被扭曲的最好落点。
罗智强不认为应当抛弃“九二共识”,但相信维持“九二共识”不只是国民党的责任,大陆也必须尽力,至少应当给予“一中各表”空间。否则面对“九二共识”的模糊性被扭曲的时候,国民党处境只会越来越难。国民党也要跟美方沟通“九二共识”对于维持和平的重要性,这也是国民党未来必须去面对的一个挑战。
在座谈会上,美京中华会馆主席刘耀聪呼吁,中国国民党的名称一定不能改,改了会流失很多党员。不要一听中国两字就唯恐不及,最重要的是中国国民党内部重新改造再出发,赢回人民的共识。
中评社华盛顿3月10日电(记者余东晖)正在美国巡回演讲的台北市议员罗智强强调,在当下台湾高涨的“反中仇中”氛围中,美国必须慎重考虑,台湾不能没有“亲美和中”的声音,不能没有和平的“剎车皮”。他呼吁,中国国民党当前就是要扮演好“在野制衡者”和“和平守护者”的角色。
台湾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后不久,罗智强就来到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巡回演讲,推介其理念。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罗智强已经在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11个城市演讲13场。原本还要在华府和纽约演讲4场,但因新冠疫情在美开始蔓延而取消。9日晚间在华府,罗智强与华文媒体和部分蓝侨代表座谈。
正值中国国民党刚补选出江启臣担任党主席,江启臣在当选后的两次公开演讲都低调谈两岸,避谈“九二共识”。北京方面也没有如以往,给新当选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发贺函。这引发外界诸多议论,有媒体问罗智强对江启臣担任国民党主席的看法和对两岸政策的建议。
罗智强指出,江启臣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既面临机会,也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