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黄清贤谈两岸的危与机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张爽)台湾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黄清贤接受中评社专访,深入分析当前的两岸关系、美国对台政策、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两岸交流等,他认为,台海之间的不理性因素越来越多,但大陆积极进行风险管控,台当局的调门也有所降低,降低了擦枪走火的风险。
黄清贤认为,国民党只要秉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就不会越来越小,还会继续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如果把“九二共识”最核心的精神都放弃了,国民党的式微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过去对于台海而言,美国至少算是一个维持稳定的角色,可是现在美国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甚至因为大陆的快速发展,而自己的国力相对衰落的时候,反而去挑动台海的气氛,其他国家也会看在眼里,会认为美国事实上就是只为了图自己的私利,可能造成两岸之间兵戎相见,其他国家也会心有戚戚焉。美国在选举之后,在台海问题上可能还是会回归原本理性的一面,紧张的情势也不会再升高,但长期而言彼此之间的张力还是存在的。
对于两岸网络上对于“武统”的讨论度升高,黄清贤认为,应该仔细去分辨“武统”声音的比例和成分。在大陆和台湾,不想和平互动、和平发展的声音都是少数但激烈的,我们更要看重多数稳定的声音。如何让多数稳定的声音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民进党出台“反渗透法”、“国安五法”,后续可能还会再继续立法,确实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但只要两岸在一起合作可能会产生更大利益的时候,用政治的手段是阻挡不了的。
黄清贤,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国台办南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华日报社长特别顾问兼大陆新闻中心主任,曾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民党智库)董事、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暨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
以下是专访全文:
中评社:近期两岸兵凶战危的气氛有所升高,您怎么评价当前的两岸局势?是否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黄清贤:现在两岸关系确实是风险骤增。民进党本身对于“台独”意识形态的偏激,加上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扰,使得所谓的“台独”主义者觉得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有最近美国大选的因素,导致台海之间的不理性因素越来越多。
但也有一些比较乐观的因素,首先,大陆在风险管控、危机管控方面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努力,也就是说大陆不希望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两岸不理性的冲突。其次,相对而言,台湾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民进党政府不能说已经有所改变,但至少在所谓的“双十谈话”甚至吴钊燮的表述中,看得出台当局也理解美国不会无怨无悔地支持台湾。
擦枪走火确实也还有一定几率存在。所谓的擦枪走火,倒不是上层的指令问题,而是在第一线,譬如军人们会不会有一时的冲动情绪,这是我们必须要积极注意的,两岸都应该做好危机管理。
秉持“九二共识”国民党就不会越来越小
中评社: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5周年纪念日,相比大陆较为隆重的纪念,台湾的反应比较平淡,您怎么看两岸的这一反差?
黄清贤:大陆一向尊重历史,认为台湾跟大陆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的,只是在帝国主义猖獗的时期,台湾曾经被迫与中国大陆分离,但台湾终究是回归祖国了,所以光复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只是绿营一直试图去切割两岸的历史纽带,对于他们而言,如果要落实“台独”,就势必要切割台湾跟中国大陆的所有关系:经济上不可能切割,政治上他们在尽力用“反渗透法”等做切割,文化上就用“去中国化”进行切割。因为唯有把文化和历史作为一个切割,才能真正实现绿营所谓的务实“台独”主义。
中评社:国民党在两岸政策上有所动摇,有“脱中”的倾向,您认为国民党未来会走向何方?是否还能在两岸关系上扮演一定的角色?
黄清贤:国民党想要走选举路线,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像美国政党一样只做一个选举机器,可是国民党本身不是这样的,台湾的政治氛围也不是这样的,民进党从不把自己作为一个选举机器,而是在推动选举的过程中,也在推动本身的政党意志。
相对民进党,国民党为什么这几年越来越弱势?因为民进党在“政党利益至上”这一点上非常坚定,一直没有放弃“台独”党纲,法理“台独”的道路走不了,就走事实“台独”的路子,在选举中慢慢教育选民,使得民进党现在看起来有很大的支持力量,可是国民党一直在放弃党章、政纲中对于两岸的定位,然后慢慢限缩自己,最后可能到了蔡英文所说的“中华民国台湾”的地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虽然国民党现在没有退到这个地步,但可以看出,国民党一再强调所谓的“中华民国”主权,就是完完全全落入了民进党“国与国”的敌我矛盾思维。国民党已经忽视了两岸关系最多是内部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用所谓的“中华民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立,这个结就打不开了,国民党就会注定失去在两岸关系上失去原有的最大优势。相对而言,国民党就比较难以去扮演过去在两岸关系中主要调和者的角色,这就是国民党现在最大的危机。
至于这个危机要如何解决,我认为国民党内部在思考,党中央可能也有想法,只是一直受限于选举派的压力,使得国民党一直没有办法拉回来。但我认为,如果党中央真的想要重拾力量,得到选民的支持,就应该回归原本对于两岸定位的正确认知。
国民党只要秉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就不会越来越小,还会让自己继续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如果把“九二共识”最核心的精神都放弃了,国民党的式微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对于国民党乃至于两岸关系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选后美国在台海问题上将回归理性
黄清贤:美国是一个选举至上的国家,因为美国的选举是一个零和游戏,赢者全拿,所以候选人一定要想尽办法在选举中获胜。美国的疫情失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既然特朗普原有的治理能力无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要胜选的方式就只有去强化或升高反华气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干扰台海关系,对于台湾进行所谓政治甚至军售上的支持。美国对台军售的价格特别高,性能也不见得多好,但基本上这一政治态度就可以让选民以为他在反华上做了一个大的动作。
在这一情况下,大陆也必须要有所反击,针对美国军售的公司进行制裁。被制裁的军售公司的人员还是一般的美国民众,受伤的还是一般的美国人,所以美国继续对台军售其实是很不智的。美国可能要回头想一想,它过去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是因为对于台海而言,美国至少算是一个维持稳定的角色,可是现在美国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甚至因为大陆的快速发展,而自己的国力相对衰落的时候,反而去挑动台海的气氛,其他国家也会看在眼里,会认为美国事实上就是只为了图自己的私利,可能造成两岸之间兵戎相见,其他国家也会心有戚戚焉。
美国在选举之后,在台海问题上可能还是会回归原本理性的一面,紧张的情势也不会再升高,但长期而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是必然的,所以彼此之间的张力还是存在的。
中评社:所以美国在大选后还是会不断打台湾这张牌?
黄清贤:我认为会打,但不会像现在这么激烈、几乎不理性地打,而是会用一种比较稳定的方式打。如果是拜登上台,他本来就倾向于用过去民主党围堵中国的方式来处理中美关系,肯定是和缓地进行与大陆的互动。如果是特朗普连任,因为他已经是第二任了,也可能不会因为选举压力而必须做出出人意表的动作,可能又会回到他刚上任的时候,跟大陆有一些比较和缓的互动。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台湾牌被激烈地打出的几率应该是在11月3日前会告一个段落,但是后续台湾这张牌确实也会是美国继续施压大陆的一个筹码。
黄清贤:我认为大陆对台政策一向是稳定的,包括反“独”促统、争取台湾民心。纵使现在两岸的政治气氛这么紧张,大陆总是强调和平统一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的政党尤其民进党也必须认知到这是一个机会,对于民进党而言,如果想要继续执政,拉高两岸的冲突对于选票不见得会是有利的,还不如趁现在的机会,重新反思自己对于两岸定位的立场,也可以让台湾民众拥有安居乐业的环境。
中评社:大陆网络上“武统”的声浪高涨,台湾也在讨论如果两岸开战的话,多少台湾年轻人愿意参军等话题,您怎么看两岸民间关于“武统”的讨论?
黄清贤:我们应该仔细去分辨这个“武统”声音的比例和成分。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事情,觉得好像声音很大,但仔细想一想,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沉默稳定的,比较激进的声音是少数的,但是音量会很大,因为这部分人的音量如果不够大,就没有办法显示其在议题上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正确理解的话,在大陆和台湾,不想和平互动、和平发展的声音都是少数但激烈的,我们更要看重多数稳定的声音。如何让多数稳定的声音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两岸交流无法用政治手段阻挡
中评社:受疫情和民进党当局施压的影响,两岸的民间交流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您是否担心两岸民间交流会中断?
黄清贤:民进党出台“反渗透法”、“国安五法”,后续可能还会再继续立法,确实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但在两岸实质的互动上,譬如说这次召开的台商发展论坛,关键字就是发展,很多人想要发展,如果制止他,他还是会用别的方式来发展,就像过去两岸还没有“三通”,甚至在1970年代末期之前,都已经开始互动了,这代表只要两岸在一起合作,可能会产生更大利益的时候,用政治的手段是阻挡不了的。相对而言,两岸的互动或许暂时可以用政治的手段去遮掩,可是从经济的数字来说,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已经高达46%,这怎么去切断?
中评社: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疫情等原因,有一些国家试图从大陆回撤产业链,民进党当局也多次呼吁台商回流,您认为台商大规模撤离大陆的情况会发生吗?
黄清贤: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因为关税等因素,确实有一些台商在重新考虑在大陆的布局。可是不止中美有贸易摩擦,在特朗普的领导之下,美国对全世界都提高了关税,所以搬到什么地方去也不见得百分之百都是有利的。
台湾因为政治的因素,希望台商回去投资,也有数据显示了台商增加了在岛内的投资,但仔细看一看这些数据,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投资其实是来自台湾本身的银行贷款,并不是从大陆的资金回流,也就是说台湾在大陆的布局还是存在的。因为纵使有中美贸易摩擦,出口受到影响,但大陆的十四五计划大概率要确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所以很多台商其实也已提早布局。
经济是很诚实的,哪边有钱赚,商人就会往那里去。只要大陆继续做好营商环境,台当局也不要期待因为政治的关系,台商就会撤回台湾,而是应该思考怎样重新恢复两岸的交流,这就会让台商继续维持过去以台湾作为基地,以大陆作为发展的区域的模式,对两岸都是一个共存共荣的最好结果。
黄清贤:影响肯定会有,因为台湾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可能有些想要到大陆发展台生就会望而却步。但相对而言,大陆在融合发展这一块是不断加码的,就会使得在大陆发展的人过得比较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对台湾内部产生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告诉我们,政治的阻隔没有办法去阻碍每个人想要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的愿望。我们只要朝着这个方向继续落细、落实,两岸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张爽)台湾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黄清贤接受中评社专访,深入分析当前的两岸关系、美国对台政策、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两岸交流等,他认为,台海之间的不理性因素越来越多,但大陆积极进行风险管控,台当局的调门也有所降低,降低了擦枪走火的风险。
黄清贤认为,国民党只要秉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就不会越来越小,还会继续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如果把“九二共识”最核心的精神都放弃了,国民党的式微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过去对于台海而言,美国至少算是一个维持稳定的角色,可是现在美国为了自己的选举利益,甚至因为大陆的快速发展,而自己的国力相对衰落的时候,反而去挑动台海的气氛,其他国家也会看在眼里,会认为美国事实上就是只为了图自己的私利,可能造成两岸之间兵戎相见,其他国家也会心有戚戚焉。美国在选举之后,在台海问题上可能还是会回归原本理性的一面,紧张的情势也不会再升高,但长期而言彼此之间的张力还是存在的。
对于两岸网络上对于“武统”的讨论度升高,黄清贤认为,应该仔细去分辨“武统”声音的比例和成分。在大陆和台湾,不想和平互动、和平发展的声音都是少数但激烈的,我们更要看重多数稳定的声音。如何让多数稳定的声音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方向,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民进党出台“反渗透法”、“国安五法”,后续可能还会再继续立法,确实可能会产生寒蝉效应。但只要两岸在一起合作可能会产生更大利益的时候,用政治的手段是阻挡不了的。
黄清贤,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国台办南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华日报社长特别顾问兼大陆新闻中心主任,曾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民党智库)董事、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暨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