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整治利用名贵特产谋取私利问题
“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虽然披着“土特产”的外衣,却不折不扣有着高价值。去年以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全省开展了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对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伪装成新样式的各种“四风”顽疾,保持“零容忍”“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防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成为年节腐败、隐性腐败等腐败交易的“润滑剂”。
云南省纪委监委制定《集中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对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营,特别是利用云南高档普洱茶、珠宝玉石、名贵木材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等专项整治的5项重点内容。明确了学习传达、研究部署,自查自纠、立行立改,重点检查、分类处理,总结提高、建章立制4个阶段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内容。
此次专项整治充分结合省情实际,立足云南地域特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整治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的种类清单。专项整治还与严查定制赠送收受高档酒茶及其他特殊定制品问题紧密结合,作为日常监督、节点监督、巡视巡察和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云南省委第七轮巡视将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纳入巡视监督范围。
此外,省纪委监委组成26个督导组,对全省16个州(市)和142个省级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进行督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组织约谈、函询问题,管辖范围内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的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如实作出报告说明,受到问责的要作出深刻检查。
“专项整治是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各地要始终加强监督,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云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虽然披着“土特产”的外衣,却不折不扣有着高价值。去年以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全省开展了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对以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伪装成新样式的各种“四风”顽疾,保持“零容忍”“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防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成为年节腐败、隐性腐败等腐败交易的“润滑剂”。
云南省纪委监委制定《集中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对违规公款购买、违规收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营,特别是利用云南高档普洱茶、珠宝玉石、名贵木材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等专项整治的5项重点内容。明确了学习传达、研究部署,自查自纠、立行立改,重点检查、分类处理,总结提高、建章立制4个阶段专项整治的具体工作内容。
此次专项整治充分结合省情实际,立足云南地域特点,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整治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的种类清单。专项整治还与严查定制赠送收受高档酒茶及其他特殊定制品问题紧密结合,作为日常监督、节点监督、巡视巡察和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云南省委第七轮巡视将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纳入巡视监督范围。
此外,省纪委监委组成26个督导组,对全省16个州(市)和142个省级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进行督导。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对组织约谈、函询问题,管辖范围内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的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如实作出报告说明,受到问责的要作出深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