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炜:两岸关系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中评社香港4月6日电(记者卢哲)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与内外影响因素”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凌炜在此间表示,2025年乃至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不仅表现在台湾内部在赖清德执政后,以强烈的意识形态制订实施各项政策,引发台湾社会及两岸关系的激烈动荡,同时,也表现在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使得两岸关系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出现重大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大陆保持自身的健康发展,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对于台海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胡凌炜认为,2025年两岸关系面临的风险将持续上升,但台海形势出现极端事件与冲突的可能性不高,两岸关系在维持基本的和平态势下仍将处于高度紧张与对立对抗的状态。
从台湾方面观察,罢免案的全面展开显示出台湾社会内部政治斗争更加激烈。胡凌炜说,在罢免案通过第一阶段后,为了成功跨过联署门槛,直至罢免成功,民进党将以激化两岸对立的方式催化绿营支持者参与联署与投票。赖清德将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对此,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分析指出,这是为了配合台湾大罢免的内部政治环境,对推动大罢免非常有用。未来不排除民进党当局为了岛内政治斗争需要,以更加激烈的冒险行为挑衅大陆。
从国际方面观察,特朗普就任后施压台湾增加军费,提升防卫能力,同时,加大干涉台海局势力度。胡凌炜表示,近期美国国务院更新官网中的美台关系现况,删除美国长年来“不支持台独”的立场表述。新版内容支持台湾国际参与的语气更强。美军更罕见派出舰船耗时三天穿越台湾海峡,释放强烈负面信号。未来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以台湾为筹码,为谋求更大利益,强力干预台海局势。
从大陆方面观察,大陆仍是维持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力量。胡凌炜表示,一方面,针对赖清德当局的挑衅,大陆保持了对“台独”势力的高压态势。今年大陆国防开支将同比增加7.2%。远高于今年经济成长约5%的增长率目标。通过加大国防投入,积极备战,大陆将有力地遏制“台独”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的冒险行径。另一方面,大陆仍然坚持和平统一政策,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战、和结合的对台政策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关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的思考方面,胡凌炜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岸关系及台海局势出现极端事变,引发台海地区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现阶段仍将是推进两岸渐进式统一与台湾“台独”势力谋求“渐进式台独”的竞争阶段。从大陆对台政策分析,当前大陆仍然努力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
胡凌炜表示,从和平统一理论建构分析,推动两岸社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必经阶段。两岸近80年的分离状态使得两岸社会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因此,通过融合发展让两岸在经济层面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社会层面建立共同的认同;在政治层面营造两岸和平氛围,探讨实现双赢的解决方案。和平统一理论的建构对于推动两岸在各个领域的融合至关重要。从对台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然而,两岸交流合作没有量的积累,无法上升到制度层面的推动与巩固。民进党执政后,融合发展政策难以深入台湾社会,难以全面扩展到各个领域。这个状态距离两岸最终的和平统一存在巨大落差。因此,直面两岸融合发展所遇到的重大障碍,研究探讨两岸关系面临的深层问题是未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胡凌炜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国家都在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大陆涉台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联合国关于台湾问题的法律文件和相关规定是开展涉台外交的有力依据。台湾在联合国法律体系中被定义为“中国的一个省”。这一定义不仅基于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而且联合国秘书处法律事务办公室在多次法律意见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框架下没有独立地位。此外,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提及台湾时,通常使用“中国台湾省”的称谓。
其次,将涉台外交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胡凌炜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联合国2758号决议通过近50年里世界各国普遍不持异议。原因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接受中国进入联合国,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符合世界主流社会包括美国的国家利益。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一些国家的对台政策发生改变,对2758号决议提出了质疑。习近平关于大国外交的相关论断指出,“将中国国家利益同世界各国利益统一起来,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利益发展”。因此,在涉台外交工作中更好地寻求与各国的共同利益将有助于涉台外交工作的推动。
胡凌炜提出三项政策建议。一是积极备战,以实力为后盾震慑“台独”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维护台海地区和平。胡凌炜认为,当前局势下由于两岸之间、中美之间对于台湾问题的立场截然对立,在短时间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以武力遏制“台独”势力的挑衅,阻止外部势力的干涉是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的必然选择。
二是研究探讨消除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障碍,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当前两岸交流交往的障碍是台湾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如何突破这个障碍涉及到重大理论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只有理论突破与创新才能推动消除两岸融合发展面临的障碍,才能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进程。
三是现阶段针对特朗普就任后美国对外政策给国际社会带来的冲击,积极以对话与谈判寻求与亚太主要国家、欧盟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助于稳定台海局势,为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评社香港4月6日电(记者卢哲)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两岸关系发展态势与内外影响因素”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凌炜在此间表示,2025年乃至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不仅表现在台湾内部在赖清德执政后,以强烈的意识形态制订实施各项政策,引发台湾社会及两岸关系的激烈动荡,同时,也表现在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使得两岸关系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出现重大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大陆保持自身的健康发展,继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对于台海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胡凌炜认为,2025年两岸关系面临的风险将持续上升,但台海形势出现极端事件与冲突的可能性不高,两岸关系在维持基本的和平态势下仍将处于高度紧张与对立对抗的状态。
从台湾方面观察,罢免案的全面展开显示出台湾社会内部政治斗争更加激烈。胡凌炜说,在罢免案通过第一阶段后,为了成功跨过联署门槛,直至罢免成功,民进党将以激化两岸对立的方式催化绿营支持者参与联署与投票。赖清德将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对此,日本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分析指出,这是为了配合台湾大罢免的内部政治环境,对推动大罢免非常有用。未来不排除民进党当局为了岛内政治斗争需要,以更加激烈的冒险行为挑衅大陆。
从国际方面观察,特朗普就任后施压台湾增加军费,提升防卫能力,同时,加大干涉台海局势力度。胡凌炜表示,近期美国国务院更新官网中的美台关系现况,删除美国长年来“不支持台独”的立场表述。新版内容支持台湾国际参与的语气更强。美军更罕见派出舰船耗时三天穿越台湾海峡,释放强烈负面信号。未来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以台湾为筹码,为谋求更大利益,强力干预台海局势。
从大陆方面观察,大陆仍是维持两岸和平与稳定的决定性力量。胡凌炜表示,一方面,针对赖清德当局的挑衅,大陆保持了对“台独”势力的高压态势。今年大陆国防开支将同比增加7.2%。远高于今年经济成长约5%的增长率目标。通过加大国防投入,积极备战,大陆将有力地遏制“台独”势力及外部干涉势力的冒险行径。另一方面,大陆仍然坚持和平统一政策,提出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继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以战、和结合的对台政策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