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澳门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涉澳外交座谈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记者 张心怡)由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主办的庆祝建署20周年涉澳外交座谈会6日在澳门举行。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内地和特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澳门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发言指出,澳门在历史上一直担当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角色,是祖国面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扇重要门窗。港澳未来要持之以恒为国家对外开放提供更多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当中,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他还提到,澳大近年来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力配合澳门建设“一个平台”,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打造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澳门在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努力为澳门、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杨允中表示,港澳地区的大发展、大湾区的大发展促进了“一国两制”的巩固和发展,而“一国两制”的澳门特色成为了时代亮点。全社会对中央全面管治权的广泛认同,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社会基础。不断提升民生保障的广度和深度,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出发点。把准发展定位,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澳门“一国两制”的战略选择。推进国民教育,端正社会意识形态,是澳门“一国两制”的灵魂。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从“国际会展业与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角度出发分享看法。房秋晨谈到,会展业时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着力点,经过多年发展取得显着成绩,为促进澳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会展业有利于澳门实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发挥特殊作用。他还谈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从2012年永久落户澳门,目前已在澳门举办8届,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会。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中评社 张心怡摄)

  思路智库理事长郝雨凡指出,发挥澳门在国家对外交往中的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明确区域性“经贸类服务平台”的重要地位。拓展和完善“金融类服务平台”功能,发展澳门新型金融中心,并将其与经贸类服务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关系的加强,可以延伸经贸服务平台的金融功能,进一步搭建双方之间金融投资的平台,并借此寻求自身区域性、特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李展润提到,在国家的支持下,澳门卫生局与世界各国一直保持联系和合作,特别是每年跟随国家代表团,以中国澳门特区政府代表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和西太区会议,突显了“一国两制”的澳门特有地位。此外,还与世界卫生组织从2011年起开展“传统医药合作计划”,在澳门举办工作坊和国际会议;与东帝汶医疗机构自2017年起开展配对合作计划;与葡萄牙、新加坡等国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合作。未来,卫生局将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发挥澳门应有作用。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在发言中强调,通过持续和深度的对外交往,澳门发挥桥梁和平台的角色,联系粤港澳大湾区、葡语系国家、乃至全球的旅游教育资源,惠及各方师生及行业人员。澳门要把 “一中心”建设好,需要培养能做好规划、传承文化、说好故事、善于管理和细心服务的旅业人才。她谈到,特区政府支持以旅游教育作为切入点之一,助力 “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旅游学院迄今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个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335名来自24个国家与地区的旅游范畴官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培训,工作成效获得世界旅游组织的认可。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杨允中(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中评社 张心怡摄)

思路智库理事长郝雨凡(中评社 张心怡摄)

澳门特区政府卫生局局长李展润(中评社 张心怡摄)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中评社 张心怡摄)

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涉澳外交座谈会(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12月7日电(记者 张心怡)由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主办的庆祝建署20周年涉澳外交座谈会6日在澳门举行。在专题研讨环节,来自内地和特区的专家学者围绕“澳门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发言指出,澳门在历史上一直担当中国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角色,是祖国面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扇重要门窗。港澳未来要持之以恒为国家对外开放提供更多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当中,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他还提到,澳大近年来积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力配合澳门建设“一个平台”,加强与葡语系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打造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澳门在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发挥重要节点作用;努力为澳门、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教授杨允中表示,港澳地区的大发展、大湾区的大发展促进了“一国两制”的巩固和发展,而“一国两制”的澳门特色成为了时代亮点。全社会对中央全面管治权的广泛认同,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社会基础。不断提升民生保障的广度和深度,是澳门“一国两制”实践的出发点。把准发展定位,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澳门“一国两制”的战略选择。推进国民教育,端正社会意识形态,是澳门“一国两制”的灵魂。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从“国际会展业与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角度出发分享看法。房秋晨谈到,会展业时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着力点,经过多年发展取得显着成绩,为促进澳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升澳门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会展业有利于澳门实现“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发挥特殊作用。他还谈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从2012年永久落户澳门,目前已在澳门举办8届,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合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年度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