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央网路报:真的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热点搜索

中央网路报:真的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中评社台北5月17日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成语是春秋时期的典故。晋献公之子夷吾因大夫里克弒君后而即位,结果反过头来要杀里克,里克气愤而言,不废掉前面的皇帝,你怎么能当皇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专制时代,皇帝要杀谁,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央网路报今天社评说,民主社会之所以强调法治,就是要避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我们想像不到的是,台湾以为迎来的是第三次政党轮替,没想到却是威权复辟,“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现象已普遍到令人感到恐惧的地步。

  社评说,民进党政府要斗争国民党,就假藉转型正义之名,不必经过任何司法机关的审判,就可以利用行政权没收合法社团的财产,包括妇联会、“救国团”等等。民进党政府要改革年金,就说这是不公义的年金,而且完全无视于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这两件事在民进党政府看来,应该都算是推动成功了,而社会却无可奈何。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认知,他们在“拔管”一事上更是无所忌惮,势在必得。

  “教育部”前部长潘文忠为了履行“拔管”任务,应该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找理由,换言之,他也不认为民进党政府不应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可惜,他找了三个月还找不到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理由来拔管。民进党政府显然失去了对潘部长的耐心,潘文忠最后只好走人。诚如本报社评日前所言,此时此刻,没有一个有风骨的学者愿意以拔管来换取部长的职位,接任的吴茂昆部长可见是一个没有道德负担的部长,由他在上任一周后就下了拔管的决定,可见一斑。

  “教育部”为了拔管,还特别就“管中闵教授赴大陆地区从事学术交流等活动适法性疑义”,召开了两次会议,根据媒体披露的会议内容来看,根本就是先射箭再画靶,正是现代版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根据媒体对会议过程的报道,有如法官在逼问“中研院”以及台大的代表,想要从他们的口中得到拔管的依据,只可惜他们找不到管中闵违法赴陆交流的任何证据。会议中,“法务部”代表即开始将风向转到独董的利益回避问题,完全偏离了会议所设定的主题。独董利益回避问题,法界已有讨论,但即使跨部会会议要讨论,也应该谘询主管机关“金管会”的意见,但“金管会”两次会议都没有被邀请参加。“金管会”未被邀请,或许是刻意为之,因为主管机关反而不好说真话。更可笑的是,被邀请的学者,其专业均非此一领域,包括吴茂昆本人、台北教育大学周志宏教授等等。从会议纪录的发言来看,“教育部”找这些人的心态,不是要厘清真相,而是在找打手。

  社评说,“教育部”法制处代表的发言,在这两次会议中,有如震耳清音,这位代表强调,管中闵在台大非正式同意与台湾大产学合作后,“先担任独立董事,再补完程序”的做法,大概七成到九成的案例都是这么处理。即使这样的做法不妥,是不是该由管中闵个人负责?甚至,要使管中闵不仅这次不能就任,未来也不能参选?这名代表反问:管中闵任职台湾大产生的“违法”争议,是学校制度运作造成的,还是当事人刻意违反,而必须对他采取更严格标准?此一出自良心的建议,在那样的会议中,却有如石沈大海,没有任何回响,也没有任何影响。

  既然是欲加之罪,管中闵大概是无法拿到聘书了,当然,吴茂昆更不会走人,因为到那里去找这样一位没有道德负担又肯配合高层的“教育部长”呢?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0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