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韩专家答中评:韩朝关系需更长远眼光

热点搜索

韩专家答中评:韩朝关系需更长远眼光

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外交安保中心负责人申范澈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电视截图)

  中评社首尔6月16日电(记者 崔银珍)6月9日,朝鲜通过朝鲜中央通讯表明了将要完全掐断并废弃南北共同联络事务所通讯联络的意志。不仅如此,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部长金与正和金英彻副委员长强调了“需要将对南工作彻底地转变为对敌工作”这一点。从使用南北关系改善之前的“对敌”一词来对韩国施压便可以看出,朝鲜此次的行为对韩国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6月4日,朝鲜通过金与正第一副部长的谈话强烈谴责反朝传单一事,并警告,如果韩国当局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将会关闭联络事务所,撤除开成工业园区并废除9.19南北军事协议。事实上,这些措施从9日便进入到了履行阶段。中评社记者在对韩朝关系以及无核化担忧的舆论背景下,通过对韩国的朝鲜问题专家的采访来分析与展望未来。

  朝鲜为什么突然提高了压迫的水准?为什么不惜用“对敌工作”这种强硬的表现来对韩方施压?对此,韩国国家战略研究院外交安保中心负责人申范澈向中评社记者表示,从近期未使用过的“对敌工作”这一新的词汇来看,朝鲜是想向外界表明其果断的形象。“对敌”这一词汇自2000年6.15南北首脑会谈,南北关系朝着和平共存的方向发展以后就没由再被使用过。但他认为,在6.15南北首脑会谈达成20周年的今天,朝鲜是不是刻意地使用了这一词。虽然在6.15以后,南北关系每逢紧张之时朝鲜都会用相当敌对的词汇,但此次朝鲜再次拿出敌对政策的背后,其意图是想要用更强硬的表现来对韩国实施进一步的压迫。

  朝鲜这次之所以提高了压迫的水准,基本上5月30日韩国的民间团体散发的反朝传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从朝鲜今年的战略来看,总体的趋势是对韩对美强硬。所以此次朝鲜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是在恰当的时间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韩实施了压迫手段,而反朝传单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借口。

  申范澈说,大可不必担心南北之间的通讯频道被掐断一事。通讯频道没有被物理的方式掐断,所以韩国即使联系,朝鲜也不会回应,但朝鲜如果自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时接收联络。自2010年以后,朝鲜曾三次提及掐断通讯线路。2010年5.24措施,2013年的朝鲜核试验,2016年等相似的情况,只要是自认为有必要,那么将会重新接收联系。所以没有必要因为朝鲜的一句话而大喜大悲。

  随着金与正所警告的内容付诸实践,有一种忧虑的视线,那就是朝鲜的行动路线真的有可能朝着9.19军事协议或首脑间的协议无效的方向发展。只是现阶段朝鲜提及了条件。那就是韩国颁布法令,遏制反朝传单的散播并实际上作出行动。在此之前朝鲜会一直向韩国施压。如果韩国没有对此进行法制化,那么如金与正所说,朝鲜的路线很可能朝着废弃9.19军事领域附属协议书,撤除开成工业园区,关闭联络事务所的方向发展。只是重要的是,现阶段的朝鲜采取的是一种驯服韩国的策略,既,如不接受我们的要求,那么将会压迫韩国政府。因此,韩国政府的对应态度实际上将成为评价文在寅政府剩余任期内对朝政策的试金石,所以现在要作出无比慎重的判断。

  解决朝鲜现阶段提出的有关反朝传单的问题,那么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南北关系会得到缓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自今年初,朝鲜便宣布正面突破的路线,对美、对韩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如果我们将此次事件视为其政策的一个环节,那么可以做出如下判断:韩国如果按照朝鲜的要求解决反朝传单的问题,那么在之后的核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上,朝鲜会继续向韩国施压。那届时韩国又会如何应对呢?所以此次事件涉及到韩国对朝政策的原则性问题,更需谨慎考虑。如果朝鲜以反朝传单为借口,在6月与7月向韩国施压,那么8月的美韩军事演习将会是下一个借口,朝鲜届时又会扬言发射SLBM,试验战略武器,并以此来要求韩国政府转变立场。朝鲜如果做出此等要求并叫韩国违反制裁,说服美国,我们是不是又要言听计从?因为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考虑此问题。

  申范澈强调,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制定恰到好处的政策,而不是被朝鲜牵着走。韩国需要营造周边局势、周边环境,以此来促使朝鲜倾听韩国的声音,这才是合理的问题解决方式。如果政府现在马上为了听从朝鲜的要求而动摇韩国的宪法秩序,即通过抑制言论自由等问题来组织反朝传单的传播,那么朝鲜下一次的要求会再次促使我们违背自身所指定的原则。所以针对此次事件,韩国政府与其考虑短期的南北关系,倒不如在根本的层面上多加考虑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利益的均衡的问题。如果一一听从朝鲜的要求,那么会动摇我们自己的原则。这会使韩国在之后的对话与协商上更加地举步维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过去10年,20年的协商过程当中看到。所以我们有必要回顾过去的种种历史。

  (后方支援记者:郭至君)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195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