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关注:专家热议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经济

热点搜索

中评关注:专家热议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图片来自论坛直播截图)

“2020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线上举行

  中评社香港7月11日电(记者 张心怡)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发起的2020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展望”昨日于线上直播举行,论坛邀请到多位经济学家共同探讨疫情下全球经济的现状和走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张涛在论坛发言中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受各国为阻断病毒传播而不得不采取的诸如人员隔离、保持社交距离以及鼓励居家隔离等措施的影响,全球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当下有些国家已经开始重启经济,抓紧复工复产,但由于人们尚未找到根本的医疗解决办法,经济的恢复仍然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他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将萎缩近12%,这将对经济产生相当的抑制力量。

  谈及经济复苏,张涛表示或将在2021年开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5.4%,比4月份的预测值5.8%要减少了0.4个百分点。总体而言,2021年全球GDP水平将低于2019年,这在发达国家或新兴经济体都如此,但中国除外,因为中国在2020年仍然有正增长。

  张涛强调,无论是为了应对这一场全球危机,还是应对结构性的中长期挑战,全球合作至关重要。这场危机清楚表明,保持世界各国之间的彼此联系是多么的必需和必要,疫情不分国界和种族,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疫情。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尚未结束,而且目前还在加速过程中。他认为,今年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有可能出现正增长,其他都会是负增长。2021年,虽然全球经济增长会出现复苏,但复苏力度将小于2020年的衰退力度,因此明年年底仍然回不到2019年的水平。

  孙明春谈到,由于疫情短期造成公共卫生危机,进而引发经济衰退,一系列更大的冲击还未到来,甚至不排除出现类似大萧条的情形。接下来一到两年将进入爆发期,形成的内伤一点一点暴露出来,会以不同形式在不同领域导致危机出现。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发言提到,在疫情发生之前,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和转移就已经发生。据瑞银2018年底时针对我国200多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调研显示,做美国出口的企业中,50%以上的企业已经有一些海外生产基地,而当时考虑搬到海外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等。

  汪涛亦认为,如果现在再做调查,可能有许多企业会改变想法。因为对比其他国家,中国的疫情控制非常迅速,产业链也显示出相当的韧性。她举例称,欧盟中国商会在2月份时也做过一个调查,商会大概有1300家企业,回复调查有700多家,这些企业里想搬出中国的比2011年想搬出中国的降了一半,也就是说欧盟的企业可能更多是服务于中国的市场,所以反而89%的企业没有计划把在中国的投资考虑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方面都非常迅速的出台了多项措施,不仅发达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这一轮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力度都非常大。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是相对克制的。

  谈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时,朱海斌表示,巨量的债务问题对全球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更长远角度来讲,如果大家都不停放水、不停通过财政刺激,会不会诱发像大萧条之后或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一个解体,或当前美元为主导的国家信用货币会不会出现重新寻锚的过程,这是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06552.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