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玄相伯:中韩经济合作需转型升级

热点搜索

玄相伯:中韩经济合作需转型升级

玄相伯(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 海涵)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中国经济通商研究组组长玄相伯日前参加“机遇与挑战:后疫情时代的中韩关系展望”研讨会时表示,中韩建交28年来,在推进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在全球价值链中建立了互补的分工体系,中韩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变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面临一些较大挑战,因此中韩经济合作需要转型升级。

  玄相伯首先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回顾了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成果。他表示,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从199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362亿美元,增长了50.4倍。其中,200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国。2010年,中国占韩国总出口的比重为25.1%,高于美国和日本。韩国对中国的进口也从1992年的37亿美元发展为2019年的1072亿美元,增长了29倍。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第一大进口国。韩国对中国进口的比重从2010年16.8%增长到2019年的21.3%,相较1992年增加了16.8%。

  玄相伯说,韩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从1998年的27亿美元发展到了2019年的379亿美元,增长了14倍。韩国对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从1998年的5.2%增长到2019年的15.9%。韩国对中国服务出口占对外服务出口的比重从1998年的4.3%增长至2019年的19%,对中国服务进口占对外服务进口的比重从1998年的6.2%增长至2019年的13.4%。未来服务业是韩国和中国经贸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支点。

  玄相伯分析了中韩贸易的结构性变化。他说,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从1993年的12亿美元发展为2013年的628亿美元,又在2019年降至290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之所以减少,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加工贸易减少,中国政府还实施了进口替代政策,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当地采购增加,韩国的中间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减少。

  玄相伯说,中韩分工关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随着两国贸易规模增大及GVC内产业分工合作加深,中韩进出口的结构逐步提升,从1992年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关系转变为了2019年产业内垂直分工关系或横向分工关系。

  玄相伯表示,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增加,从1992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58亿美元,增长了41倍,2019年的数据则为57.9亿美元。虽然直接投资规模在增大,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占韩国对外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39.4%将为2019年的9.4%。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占比减小,是因为中国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中国对外投资政策变化,以及低附加值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的退出。中国对韩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远远小于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从1992年279.5万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17.7亿美元,但是现在呈现下降的趋势。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在2015年是0.9%,中国的对对外投资集中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
 
  玄相伯说,中韩直接投资有以下一些特征:从行业来看,制造业投资比重较高,服务业投资逐渐扩大;投资目的也发生变化,1992年至2006年期间主要投资目的为促进出口,并通过享受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2007年之后的目的则是进入中国巨大内需市场;投资主体和规模也从中小企业转向大企业、大规模投资;从地区来看,除了2013年对中国西部地区投资猛增之外,主要是集中在江苏、广东、北京、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

  谈及未来中韩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玄相伯表示,中韩建交28年来,在推进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中韩企业之间在全球价值链中建立了互补的分工体系,中韩经济合作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两国国内外经贸环境发生了变化,中韩之间经济合作面临较大的一些挑战。因此中韩经济合作需要转型和升级。

  玄相伯说,未来中韩经济合作会面临较为重要的两大变化,分别是全球经济贸易的大环境变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及升级。关于全球经济贸易大环境的变化,需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新保护主义抬头。中韩两国必须共同应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中韩两国都是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两国通过开放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原则也都不会改变。为了巩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韩两国需要加强世贸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二是数字经济转型。中韩两国有必要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体系,在数字贸易、非接触产业、数字金融、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等领域加强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升级,中韩两国该怎么合作?玄相伯说,可以着力于双循环经济、产业升级以及新经济发展。中国不久前将内需主导增长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以推进双循环经济为目标,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就业增长以后,居民收入也会增长,消费就会扩大,进而促进投资扩大。韩国目前对中国的出口百分之七八十是中间产品,所以未来中国内需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成以后,韩国需要转型为以消费品为主的贸易结构。

  “另外,随着中国内需市场扩大,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是非常快的。所以中韩之间以制造业为主的一些合作可以转化为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比如医疗、文化旅游等。”玄相伯说,随着中韩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的推进,两国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为了能够顺利实现高附加值产业的合作,双方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1580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