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从跟跑到领跑 从白鹤滩水电站看中国创造

热点搜索

从跟跑到领跑 从白鹤滩水电站看中国创造

白鹤滩大坝建设(中评社 李娜摄)

  中评社北京10月3日电(记者 李娜)全国台联2020年两岸媒体人云南行参访考察团日前走进白鹤滩水电站,了解大国重器的“诞生”历程。白鹤滩大坝横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为在建规模世界第一的巨型水电,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气势恢宏宛如科幻大片场景的白鹤滩水电站,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由于坝址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面临着高拱坝建设、高地震烈度、坝身大泄量和渗漏处理,混凝土温控防裂以及坝基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控制等关键问题,同时峡谷地形不对称,岩性复杂,岩质“硬、脆、碎”,这些对施工建设极具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白鹤滩水电站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地下洞室群规模、单机容量100万千瓦世界、300米级高坝抗震参数、圆筒式尾水调压井规模、无压泄洪洞规模、300米级高坝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都是世界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白鹤滩水电站负责人介绍道,20多年前三峡工程建设时有采用国外技术,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技术水平更高,整个工程机组全部实现国产化,包括水电的核心设备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也是自主研发、自主制造,体现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水电工程的最高水平。

  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部主任汪志林介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电机组的制造,是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项目,难度之大、压力之大前所未有。白鹤滩百万千瓦级机组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达到新高度,我国自主掌握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彻底摆脱机组重要原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从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角度出发,哈电机重点针对巨型机组稳定性、水力开发、电磁、结构、绝缘技术、疲劳破坏和过渡过程、通风冷却试验及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攻克了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推动中国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

  哈电机承揽的50多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合同,相当于再造了两个“新三峡”,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实现了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技术独步世界的创新梦。

  为建成无缝大坝,白鹤滩工程将智能建造与筑坝技术深度融合,遵循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实现施工阶段、初期蓄水阶段、正常运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水电行业首次全过程应用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为反馈分析提供了实时的技术支撑。白鹤滩工程打造高拱坝智能建造技术和标准,显着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国家水电建设名片。

  参访时,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表示希望让两岸朋友们通过具体走访,感受并了解国家的大型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台湾媒体人高硕亨看到白鹤滩的建设情况,他表示非常壮观,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过这样的场景,因为如此规模的建设工程在台湾是不会发生的。中国原来的科技发展是“跟跑”,后来到“并跑”,现在处于“领跑”,让我对中国科技发展非常有信心。

  笔者认为,虽然从装机量和工程数量、大小、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世界水电第一大国,但水电开发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如今的白鹤滩水电站,带着首个100%国产机组大型水电站的身份走进世界的视野,意味着我国水电建设能力又跨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在当前世界能源变革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将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其意义重大。

  此外,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是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国重器。建成后的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拦沙、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等综合效益。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067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