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旅行社推本地游 疫境自救涉犯聚

热点搜索

旅行社推本地游 疫境自救涉犯聚

(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展开一连四天中秋、国庆连周末,但全球各地仍采取严格入境检疫措施,外游团被迫停摆,香港旅行社运作陷入停顿。为“吊命”陆续有旅行社推出不同团种的本地一日游。香港文汇报记者日前“放蛇”直击一个提供专车接送到主题公园加米芝莲美食的一日游,一团约25名团友集合后分组进餐,之后被安排挤进冷气系统发生故障的旅游巴里,有团友不满车厢空气不流通,恐成“毒气室”播疫,幸车程十余分钟,未酿至团友起哄已到埗。旅游事务署回覆香港文汇报查询时指出,旅行团多于4人的专车接送不获豁免,同受“限聚令”约束,旅行社的安排有“打擦边球”之嫌。

  有旅行社近日恢复多个香港一天游行程,包括由生态导师沿途讲解生态的大屿山轻远足游,包船出发的印洲塘岛屿游,以及乘专车往主题乐园加米芝莲点心美食团等,每周约有2、3团出发,反应也不俗,在中秋国庆长假期几乎全部成团。

  海园美食团超笋价吸客

  记者于日前以旅客身份参加一个海洋公园美食团,398元团费包括公园门票及园内午餐、专车接送、点心早餐、领队服务费及旅游保险,团费超笋,单是公园门票已值回票价,所以十分抢手。

  全团约25名团友,依时各自到达港铁香港站一家米芝莲点心店集合,由于香港文汇报记者独自报团,获领队安排独坐一张双人枱,独享十款点心的早餐。另一名单独报团的团友同样独坐一枱,未被安排与记者搭枱。其他团友则获安排最多4人一枱,有一行十人相识的团友获安排分坐三张四人枱,全部符合政府的规定。

  45座旅游巴载25名团友

  各人吃过早餐后登上一部有45个座位的旅游巴士,25名团友占座位总数逾半,并不挤迫,大家分散而坐。但旅游巴的冷气系统似乎发生故障,只有热风,没有冷气。团友稍有微言,担心空气不流通有染疫风险,幸由香港站往海洋公园仅需十分钟车程,未等到团友起哄已到埗。

  领队在公园大门向团友分发门票,并要求团友最多4人一组并手持有旅行社名字的纸牌拍摄“团体照”作记录,领队解释:“影相系要向政府交功课。”香港文汇报记者起初大惑不解,从领队手中接过门票后就恍然大悟,原来门票背面写有“绿色生活本地游”字样,相信旅行社欲参加政府的“绿色生活本地游鼓励计划”,需要有相为证,旅行社每接待一名旅客可获200元鼓励金,补贴团友一半团费,也封了旅行社的“蚀本门”。

  团友取票和拍照后即是自由活动时间,团友各自入园及离园。总计由记者抵达至团队在公园门前解散,为时仅一个半小时。

  旅游署:须遵四人限令

  香港文汇报向旅游事务署查询,该署经谘询食物及卫生局后回覆指,“限聚令”禁止于公众地方进行多于4人的“群组聚集”,“群组聚集”的定义是一群人为共同目的而聚集,并须视乎聚集是否事先组织、聚集的人士彼此间有否互动、聚集是否只瞬间出现等。本地旅行团符合上述定义,须遵守不多于4人群组聚集的规定。

  基于本地游“群组聚集”的目的是观光旅游而非交通运输,这类聚集并不获规例下“为交通运输而进行的群组聚集,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群组聚集”豁免,换言之旅游巴接送或有违“限聚令”。该署引述食卫局呼吁,市民在规例生效期间尽量避免进行社交聚集,相关业界亦应为公众卫生着想作出调节,减少传播病毒的风险。

  团友回应:报团游览海园 毋须自扑名额

  港人无法外游,本地游成为唯一选择。与香港文汇报记者参加同一团队的团友指出,现时到主题公园游览须事前预约,跟团就毋须自己“扑名额”,加上团费划算,故会继续参加此类本地团。有长者团友说以往从未到过海洋公园,有专人安排就最理想,会考虑未来是否再参加。

  眼见团费划算 吸引报名参加

  一名单独报团的团友向记者说,以往不时跟团到外地旅行,但现时各地均实施旅游限制,无法出行,日前上网时发现有旅行社举办本地团,见团费划算,自己也有十多年没有到过海洋公园,知道现时入园需预先上网预约,觉得既麻烦又未知是否仍有名额,加上参团也算是支持香港旅游业,遂报名参与。

  他在参加后表示,对团队的行程安排感满意,也觉得安全,例如进食早点时安排他一个人坐一枱,毋须与不认识的团友搭枱,又不认为坐旅游巴有感染风险,“坐得一半座位,乘港铁前往反而更迫人啦!”行程期间可自行选择用膳及离园时间也很有弹性。他表明会继续参加其他本地团,最想前往印洲塘。

  领门票自入园 无人讲解景点

  但一对长者团友就对旅行团有微言。他们说,从领队手上取得门票后,就要自行入园,没有人向他们讲解园内有什么景点值得参观,令从未到过海洋公园的他们有如盲头乌蝇,不知有哪些景点最值得游览,更需自行找寻用膳的餐厅,十分麻烦,故未来会考虑是否再参与。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084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