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涉台学者热议新形势下的两岸互动与民间交流

热点搜索

涉台学者热议新形势下的两岸互动与民间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中评社 海涵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彭维学(中评社 海涵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凌炜(中评社 海涵摄)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中评社 海涵摄)

厦门台湾学会秘书长曾晓栩(中评社 海涵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贞威(中评社 海涵摄)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副教授段磊(中评社 海涵摄)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董玲瑜(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武汉10月12日电(记者 海涵)10月1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海新观察第三次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新形势下的两岸互动与民间交流,与会部分学者就如何推动新形势下两岸互动与民间交流展开讨论。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认为,民间交流是两岸民心相通之本。他表示,民间交流是两岸深度连结的重要纽带,对于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与和平发展具有“非常之功”。在台海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情况下,如何化解台海风险,融洽两岸同胞感情,民间交流则应是增进两岸理解与互信的不二钥匙。为此,两岸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与活跃民间交流,促进两岸民心相通。为此,首先要铲除政治障碍;其次要消除民间对立对两岸交流的影响;再次是规划两岸民间交流议题清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彭维学表示,2019年以来,涉台战略环境发生了中美建交以来最深刻、最复杂变化,多种矛盾快速迭加、猛烈对撞,积极消极因素显着上升、激烈较量,台海局势呈现“紧张对抗升级、风险挑战增多、大局总体可控、两岸新局出现”态势,国家统一进入“抗美遏独、战演促统”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塑造有利态势、管控风险挑战、创新两岸互动、推进统一进程?彭维学提出几点思考,一是保持对台研究工作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二是巩固台海实战演练成果,加强态势塑造和化危为机能力,不断提升岛内民众“被统预期”;三是严密防范重大涉台颠覆性风险;四是加强国家统一前沿理论准备;五是推动两岸互动交流打破阻隔、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为民谋利、增信释疑。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胡凌炜以“双城论坛”为范例,认为“双城论坛”可作为当前形势下两岸制度性交流的典范,不仅可以总结出很好的经验指导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而且对于探讨未来两岸互动的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他指出,以民众利益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让上海与台北的市政建设找到了共同点,从社会治理着手推动两岸的合作将为两岸关系发展找到新的路径、新的合作空间与发展动力。以社会治理为切入点推动地方县市及民间社会的交流交往,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社会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韬表示,虽然两岸民间对话交流前景看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域性、复杂性和单一性等方面的问题与特征,而且持续对话模式较少,对话内容也有待拓展和提升。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应始终坚持半官方半民间性的“一轨半”对话,积极开拓民间性的“二轨”对话,加强两岸民间交流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对民间对话的具体形式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是今后对台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之一。也唯有努力加强两岸民间对话机制建设,才能在日趋严峻、复杂的两岸关系中精准发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积极准备。

  厦门台湾学会秘书长曾晓栩认为,新形势下,要优化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就业机制,服务统一大业。要持续推动台湾青年赴大陆交流学习工作生活,增强青年人的归属感,助力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优化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激励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优化制定与执行机制,提高政策实效;二是加强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政策宣传更注重台湾青年的接受度;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社会保障。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贞威在发言中谈到了其关于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民间交流的思考。他表示,未来要把落实落细系统性惠台政策当做工作重点,提高在大陆台湾人的获得感和政策认同感;可以以福建连江、厦门等地为具体试点,探索金厦融合发展新路,打造两岸同胞共享共治共建的社会体系;疫情结束以后,防止两岸进一步脱钩,加大两岸宗教文化等交流,积极邀请台湾有代表性的社团组织到大陆访问教练,提高两岸民间社会链接的紧密度。

  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副教授段磊表示,回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其中的一些法治经验,如通过两岸协议等制度化方式积极明确、确认两岸交流交往的若干具体安排,通过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有益经验上升为两岸各自规定等。在当前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背景下,应当着力将前一阶段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制度共识继续贯彻到位,通过制度化方式继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通过在特殊形势下的有关措施,实现精准推进两岸交流交往,为和平统一夯实民意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董玲瑜表示,两岸关系民间交流是连结两岸的重要环节,对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两岸民间交流因受政治、国际、社会、军事、经济等各类因素影响具有强烈不稳定性,两岸民间交流亟需制度性安排。青年交流应该成为两岸民间交流制度性安排的重点,同时,也要加强两岸高校和智库交流的制度建设,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性安排提供智力支撑。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225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