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数据:港人盼施政报告纾困济急

热点搜索

中评数据:港人盼施政报告纾困济急

图1 香港社交媒体涉2020年度施政报告讨论的词云分析图

图2 近4年来香港社交媒体在施政报告公布当月(10月)涉该议题的舆情热度对比

图3 近4年来施政报告舆情涉中央或内地议题的关注度占比对比

图4 香港社交媒体涉施政报告不同范畴议题的关注度对比

图5 大湾区港人投票政策支持者提及的主要原因

图6 香港社交媒体涉政府对各主要行业纾困措施的关注度对比

图7 有关施政报告讨论中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议题的舆情热度分布

图8 2020年1月以来香港社交媒体涉内地援港抗疫及两地通关议题的关注度变化对比

图9 香港社交媒体对明日大屿计划的主要忧虑或质疑点

  中评社香港11月2日电/特首林郑月娥正在为拟于本月底发表的2020年度施政报告做准备工作,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通过梳理近一个月来香港社交媒体对施政报告的关注点发现,今年港人对施政报告如何纾解经济民生之困表达出迫切诉求,期待中央相助的呼声创下近年来新高。

  报告延迟发布但讨论热度不减往年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虽然本年度的施政报告未能如期发布,但相关议题仍在香港社会引发热烈讨论。如图2所示,今年10月社交媒体涉施政报告的舆情热度,是特首林郑月娥自2017年上台以来的第二高,仅稍稍逊色于政治气氛高涨的2019年同期数据。这反映了在疫情不明朗、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港人对施政报告予以更多关注与期待,政府推行的政策措施能否带领社会渡过难关,成为香港市民普遍聚焦的重点议题。

  中央的角色成为施政报告的焦点

  与过去三年对比,今年施政报告中涉中央或内地的舆情,在该议题中的声量与关注度占比有明显跃升,较去年急增约4倍(如图3)。在政治风波与新冠疫情的相继冲击下,香港的经济环境已连续多季陷入负增长,多个行业(如航空、旅游)皆处于崩盘的边缘。很多港人都日渐认识到,光凭香港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反弹,故今年期待中央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呼声,明显较往年高涨。此外,林郑11月初将上京与各部委会面的消息,也进一步提升了港人对中央惠港政策的期待。在世界经济受疫情重创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内地是防疫最有效、经济复苏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尤其是近期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因而成为不少港人仰赖和寻求支持的靠山。

  经济民生政策是施政报告的关键

  虽然暴力示威在香港已告一段落,但社会政治对立气氛仍然炽热,导致政治议题仍然是施政报告中备受关注的焦点,其中政府拟推行的大湾区港人投票政策,更是近期最受社交媒体热议的子议题。不过,受新冠疫情与本港经济衰退影响,港人显然对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经济民生议题更加有感,社交媒体涉纾困措施、防疫抗疫等经济民生议题的关注度在施政报告整体舆情中占比逾6成(见图4)。在新冠疫情反覆的新常态下,特区政府将提出哪些政策重振经济、改善民生,无疑是整份施政报告的重中之重。

  疫情触发大湾区港人投票的社会诉求

  图5显示,由于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新冠疫情的阻碍,因此在最多港人聚居的大湾区内设置跨境投票的安排,日益成为越来越多港人以及部分政党的政治诉求。除了疫情因素外,这项安排的提出也与政府推行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有关,不少舆论认为随着政府不断鼓励市民到大湾区生活、求学或就业,目前长居于大湾区内的港人群体数目庞大且明显增长,他们在香港的投票权等政治权利亦理应得到保障,因为这部分港人也是决定社会政策的持份者之一。当然,社交媒体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非议。

  航运业、旅游业等亟需政府纾困

  如图6所示,社交媒体有关施政报告中经济纾困措施的舆情,除了聚焦个人层面的援助或补贴(如派钱、个人税务宽免等)外,也同时关注在疫情中受影响最严重、迫切需要经济支援的几个重点行业,包括近期大幅裁员的航运业、几近全面停工的旅游业、主要依赖外地游客的酒店业、以及营业时间被大幅削减的饮食业等。这些行业除了牵涉大量港人的就业职位外,部分还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施政报告中针对上述行业推行的经济纾困措施,不仅直接影响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因而在社交媒体中有广泛且较高的关注度。

  港人对两地融合仍有矛盾心态

  港人在讨论施政报告中有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部分时,有接近4成的舆情都涉及深圳与香港之间的竞合关系,而且整体舆情稍为偏向负面(如图7显示)。不过,仍有不少港人对两地融合取态正面,倾向以双赢而非零和博弈的角度看待深港及两地关系,并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的环境中,香港更加需要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部署,从两地融合中寻找新机遇,以解决自身的社会经济问题。

  疫情渐趋缓和,两地通关成迫切诉求

  虽然新冠疫情最先在内地爆发,但由于内地在短期内已有效控制疫情,故港人对内地疫情的观感日益得到改善。如图8所示,至第三波疫情爆发时,港人希望内地援港抗疫的诉求急速暴涨。而随着本地疫情近期逐渐受控,港人现阶段要求两地尽快通关的呼声,在抑压了多月以后开始呈现井喷之势,不少港人都期待政府能在施政报告中公布落实健康码的具体安排。一些因工作或家庭原因而需频繁来往两地的港人,更因连月来焦急的等待已开始对政府产生怨气,对于通关至今遥遥无期感到失望与沮丧。

  明日大屿在经济寒冬中更受争议

  社交媒体有关施政报告中涉土地房屋议题的讨论,主要聚焦在早于两年前已提出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虽然政府续推明日大屿的意图与部分主流政党(如民建联、工联会、经民联等)的取态相一致,但在当前经济前景恶劣、财政赤字庞大的形势下,社会上对明日大屿的反弹情绪甚至较以往更加激烈,主要集中在对项目造价高昂的质疑上,批评声音认为政府应将有限资源投放在更加迫切的经济纾困措施上,而非斥巨资于一个短期内无法增加房屋供应的长远项目中。明日大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较其他觅地选择逊色等原因,也是部分港人对该项目持保留态度的重要因素。

 (记者:陈日嘉 分析师:杨力聪 工程师:吴悦柠 研究员:林东阳)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592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