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人大重阳国际研讨会: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

热点搜索

人大重阳国际研讨会: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

图为与会中国专家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埃及前总理、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伊萨姆·沙拉夫(Essam Sharaf)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力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梦和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i Tavrovsky)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图为全球研究(GR)研究员(瑞士)彼得·凯尼格(Peter Koenig)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中评社北京11月4日电(实习记者 李晓宇)11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组织召开了以“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为题的国际在线研讨会,邀请了亚、欧、非、美等各大洲政要与知名学者参与,并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共同展望与建言未来五年的中国与世界。研讨会上,中外专家肯定了中国在疫情冲击之下的经济正增长为世界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与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同时也就“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中国将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

  研讨会分为致辞并特邀演讲嘉宾、《奇点:未来五年内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报告发布、主旨演讲、总结发言四个部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杨清清主持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致辞并介绍与会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与助理研究员刘典共同发布《未来五年,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五大奇点》研究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在报告中指出,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基础与变量,数字化时代也构成了中国发布“十四五”规划以及未来五年世界发生变化的“奇点”。中国的发展在今后五年将会产生“质”的变化,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萨伊定理的经济思想中提到“需求决定供给”,中国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也基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新的层面得到满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助理院研究员刘典在报告中分析了人民需求的变化过程。报告以“供给-需求关系”与“需求层次论”为基础,对人的五个需求层次逐一分析。在生理层次,报告将人需求的改变概括为“物质化生存”到“数字化生存”,当今人们的生活被数字化浪潮所裹挟,背后隐含了生产、供应、消费链条的重塑。在过去五年,数字化经济对中国经济有了更强的拉动效果,也将在今后发展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安全层次,人们的需求从“传统安全观”转向“数字化时代的安全观”,数字化生活带来了新的风险,从个人信息的泄露、企业信息的共享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数字安全。在数字经济时代,“十四五”规划治理国家现代化将采取数字化安全观,加强国家信息治理与数字安全制度的构建。在社交层次,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中国人民生活便利某种程度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未来世界的社交格局将从“跨大西洋中心”转移至“跨大西洋+亚太区域双中心”。在尊重层次,随着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需求产生变化,中国可能会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会带动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在自我实现层次,在经济数字化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多元化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导致了多元化的社会生态,从而在充满活力的新体系中出现了“公司化生涯”到“平台化生涯”的需求转型。

  埃及前总理、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伊萨姆·沙拉夫(Essam Sharaf)为首位发言嘉宾。沙拉夫先生在演讲中指出了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挑战,他提到经济发展会带来未来发展的挑战,而重点在于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中国过去的每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带来了今日的成功,而中国选择了“双循环”模式来应为当今经济增长带来的困难。“双循环”模式是具有强大实力基础的国内与提倡“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强调的国际合作与共赢。如今国际合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任赤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硬件和软件上与各种形式的国际行为主体互联互通并进行广泛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类似金融危机、气候变化以及新冠疫情公共卫生危机的问题,在政策、基建、经济合作等方面与联合国的发展目标有异曲同工之效,并能相互促进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力在演讲中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面对全球化中的逆流时将积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加快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挖掘内需潜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贡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判断中国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新变化。中国在社会大局稳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需要高度关注中国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与民生短板等问题,重点研究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衔接。周力指出扩大内需、开辟经济纵深为创新驱动和高质量供给带来需求,并且要创新贸易发展形势,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在演讲中表示西方发达国家在疫情中遭遇重挫,世界出现“美国经济大萧条”式的暴跌,但中国能在严峻的形势中出现经济正增长,中国的成功是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学习的。中国的“双循环”模式是拥抱全球化的,而不管特朗普是否能够当选,美国对华的强硬态度不会改变,但全球化的发展若要继续,中美双方的正常交流与对双赢模式的认同是必要的。中国已经做好了以中国标准实现全面小康,对比建国初期时的赤贫面貌,中国已经为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提出的“双循环”模式是更好应对美国针对中国高新技术打压的方式,也是有利于中国走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正确道路。

  俄罗斯伊兹博尔斯克俱乐部“俄罗斯梦和中国梦”研究中心主任尤里·塔夫罗夫斯基(Yuri Tavrovsky)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为“全面动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正式提出的“中国梦”让西方国家对中国产生怀疑与敌意,美国的一些精英与专家意识到未来的中国将成为与美国体量相当的国家,发动贸易战仅仅是“新冷战”的一方面,但随着中国逐渐重视创新,对外依赖减少,中国未来五年将会越来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带来的成功就是美国精英的败北。未来全球与中国的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来源于一些欧美国家以及拉美、前苏联国家的怀疑与嫉妒,但这种嫉妒应改变为尊重的态度。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在演讲中表示全球还处于疫情来带的负面影响之中,其他国家的经济恢复并不像中国那样成功。在中国提出的新的“五年计划”发展蓝图中,为了应对美国的遏制,中国大力发展内需可以为中国带来健康的可持续增长的潜力,而在本次进博会中也体现除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这不仅仅因为应对美国的封锁,更是因为技术对于每一个经济体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美国所呈现出更多的是资本世界所带来虚假的增长,而真正的科技驱动力是在于科学家们能够将创新理念付诸于行动的环境。全球经济发展如果遭遇了国家之间的经济隔离将会干枯而死,美国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也将出现严重的问题,而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描述的“人类共有的未来”则推动国际格局的新发展,让中国以大度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在演讲中指出世界经济与公共卫生经历了“滑铁卢式的溃败”,进入了紧急的转折关头,这个冲击带来的影响将长期存在,考验国家治理、政治制度与人民信仰。西方进入了渐冻期,以美国为例,社会冲突日益加剧,经济疲软等问题使国家陷入发展困境。而中国在困境中出现的复苏现象为世界增添正能量,“十四五”规划是全国人的动员令,中国将迈开步伐,甩开报复走下暖面小康,成为人类追求终极目标的鼓舞力量。在应对西方渐冻期的挑战时,中国“化冻”的方法就是去掉政治偏见,恢复沟通、信任、共商、共建、共赢。中国与西方在“为谁执政”这以问题上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西方没有得到回应,刘志勤为这一现象引发的矛盾提出了五大建议。第一,中国要卧“经”尝胆,取奢图治,在拥有巨大财富的基础上奋发斗志,抵制盲目自信与不良风气。第二,继续推动建设“安心城市”。第三,政府制定政策时需要做到光明、文明、清明、开明。第四,慎重考虑人口发展政策,人口生育开放对中国来讲是不可承受的压力。第五,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政党自信”。

  全球研究(GR)研究员彼得·凯尼格(Peter Koenig)在演讲中肯定了中国在过去的五年中取得的成绩。他提到中国在国内粮食供应、医疗保健、教育上的自主以及帮助5600万人脱贫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也迅速拓展至国际,中国在金融货币政策的数字化人民币体系也将撼动美元的统治地位。当中国面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等问题时,“十四五”规划所采取的“双循环”从纵向到横向均衡发展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再平衡将为中国带来灵活的市场与光明的发展前途,“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也在正确的路径上,而来自不同大洲的“一带一路”参与国也将受惠于此。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国内国外市场联动”设立为明确目标,并且更加重视环境、品质、市场系统、政府工作能力以及民生等问题,达到了较高水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未来五年里,世界将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中国自身高质量发展将带来世界经济格局上将的重大变革。其次,越来越多人认同美国霸权终结的观点,美国将退缩成为区域性大国,其作为“世界警察”的时代结束,而中国也没有任何想要取代美国的策略,未来的中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未来的世界也将处于多极力量共同影响之下的格局。最后,未来的五年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很可能出现重大突破,智能化革命将解放我们的大脑,人类该何去何从也值得我们去思考。总而言之,未来的五年中国和世界都有具有无限的可能。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628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