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新书发行仪式北京举行

热点搜索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新书发行仪式北京举行

  中评社北京11月15日电/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在数十位著名音乐家、抗战文化学者及艺术评论家的共同努力下,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首度发行已沿着《黄河大合唱》两位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故乡广州、老河口以及武汉、北京、延安、太原、兰州等多个抗战名城接续展开。

  11月14日在北京发行仪式的现场,担任《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顾问的93岁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淑珍先生在现场与多位读者、乐迷共话《黄河大合唱》这一中华民族伟大经典作品的巨大影响力和作品带给她的坚定信仰。

  词作者光未然次子张安东带着自己多年对于父亲与冼星海共同合作的这部伟大作品的深情挚爱,介绍了他历经三年发起并加入到撰写《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的作者行列,将这部厚重的著作奉献给为抗战胜利付出生命的英雄和新时代的读者。他说,如今《黄河大合唱》词作者的第二代也已进入花甲之年,我们想为《黄河大合唱》的传承尽绵薄之力,也为纪念前辈、传承作品、纪录历史、研习艺术做些实事。

  据担任该书主编的甘肃省侨联副主席、西北民族大学《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主任黄炜教授介绍说,《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又名为《永远的——纵横谈·续编》。这是因为,1999年5月,光未然先生的夫人、原《人民音乐》高级编辑黄叶绿女士主编了《黄河大合唱纵横谈》一书,这本由《黄河大合唱》亲历者邬析零、田冲、李焕之、李凌、钱韵玲、严良堃等17位作者撰写的创作历史和艺术研究专著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尽管这些前辈都已先后作古,但是“纵横谈”给“黄河”后人们留下了绝无仅有的第一手史料。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在前人史料的基础上,选取了从1999年~2019年间三十位作者、六十多万字的文章。书籍分为序言、诞生/历史、作品/研究、作者/追寻、演出/铭记、表演/处理和后记等内容,以《黄河大合唱》作者后人的亲历、体会、眼光和研究来叙述人们心中的《黄河大合唱》。特别值得分享的是编着者在书中将《黄河大合唱》八十年的演出记录做了搜集汇编,也将八十年来《黄河大合唱》及其作者的有关论文等目录做了索引以飨读者和乐迷。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一书的出版得到了光未然后人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设立的“光未然文学研究基金”的鼎立资助。所有售书所得款项仍将继续捐入“光未然文学研究基金”,用于经典作品的不断传承、研究和出版工作。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发行工作还得到了中国合唱协会的积极支持,中国合唱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主任、《人民音乐》编审张弦女士也担任了此书顾问。编者还邀请了数十位曾指挥、演唱、研究和投入《黄河大合唱》传承传播的著名人士担任本书编委,并向《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故乡的广州图书馆和词作者光未然家乡的老河口光未然小学等赠书。

附件:
《永远的——纵横谈·续编》目录

序言:纪念《黄河大合唱》80年(张安东)

一、诞生·历史

《黄河大合唱》传奇(张安东)
《黄河大合唱》诞生地寻访记(黄平)
“抗战之花”蒋旨暇(王晓峰 徐海龙)
《黄河大合唱》在苏联([俄]左贞观)
重新整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录(向延生)

二、作品·研究

黄河角色的交替(田青)
《黄河大合唱》各版本的产生和流传(严镝)
《黄河大合唱》乐谱版本考探(查太元)
关于《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征(何平)
冼星海两版《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形态比较(邓希路)
水的精神与水的力量(徐燕琳)

三、作者·追寻

光未然生平与文学活动(严辉)
鲜为人知的冼星海童年与少年时代(何乃强)
八角亭——《冼星海在新加坡十年》读后笔记(张安东)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何平)
冼星海在苏联([俄]左贞观)
异国寻找冼星海(丁海嘉)
一束歌来自遥远的北方(申林)
光未然与冼星海(石湾)
追忆光未然(丁海嘉)

四、演出·铭记

口述历史中的《黄河大合唱》(李丹阳)
《黄河大合唱》是怎样在太行山上唱响的?(李东兴)
严良堃——手挽《黄河》涌巨澜(冯婉珍)
家父隋星桥留存的《黄河大合唱》节目单(隋圻)
育英和贝满中学演出《黄河大合唱》记事(姚学言)
难忘1975年演出(严镝)
“黄河”在怒吼——1975年恢复演出《黄河大合唱》旧事(姚学言)
奔流在歌声里的热爱(李洪儒)
冲破了牢笼的怒吼——《黄河》在台湾解禁追记(向延生)
黄河之水心上来(心远)
中美人民的友谊使者(王佩屏)
七十岁月峥嵘 和平之声永存(邓晴)
我的黄河缘——前辈们和后人们参加《黄河大合唱》演出点滴回忆(李丹阳)
啊!黄河!(金坚范)
学习黄河,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加天山)
80年后“重走《黄河大合唱》创作之路”(黄平)
“五洲同声唱黄河”活动记事(黄平 黄炜)

五、表演·处理

黄河入海流——《黄河大合唱》的指挥与处理(严良堃)
如何解读和指挥《黄河大合唱》(苗向阳)
郭淑珍与《黄河怨》(严镝)

附录:
后记(黄炜)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789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