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林郑月娥:不会放弃明日大屿计划

热点搜索

林郑月娥:不会放弃明日大屿计划

林郑月娥今日发布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评社 沈而忱摄)

林郑月娥今日发布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11月25日电(记者 沈而忱)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针对土地问题,林郑提出重建市区寮屋区、释放私人土地发展潜力等措施。她更强调,在众多土地供应选项中,“明日大屿愿景”规模最大、可提供的土地最多,有多方面好处,将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届政府不会放弃“明日大屿愿景”的工作。

  林郑提到,归根到底,香港的房屋问题核心是建屋土地不足。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配合政府多管齐下开辟土地的策略,支持各项增加土地供应的短、中、长期措施,房委会、房协、市建局,以至私人发展商都有建屋的能力和容量。因疫情带来的冲击,建筑成本正向下调整,建造界人手亦比以往充裕,实在是造地建屋的大好时机。有了充足的供应,相信物业价格亦会渐趋稳定。

  “增加土地供应一直是本届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林郑说,政府已就港铁小蚝湾车厂用地上盖发展制订了分区计划大纲图,根据最新评估可望在中长期提供约2万个单位,当中约一半会是资助出售房屋单位。这是继80年代的港岛线康山发展后,40年后另一个利用铁路设施上盖发展,提供公营房屋的铁路项目,凸显本届政府加大公营房屋供应的决心。

  重建市区寮屋区方面,林郑表示,收回三个位于茶果岭、牛池湾和竹园联合村的市区寮屋区,并重建为高密度公营房屋的研究进度理想。由于房协不论在建屋,以至安置居民、综合社区规划等方面都富有经验,我们将邀请房协负责执行这三个项目,争取明年上半年陆续展开土地改划工作。如过程顺利,可望2025年分阶段进行地盘平整和基建工程,三个项目预计合共带来6300个公营房屋单位。

  林郑提到,私人拥有的土地一向是房屋供应的重要来源。政府已于今年5月推出为期三年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并正与有兴趣的土地拥有人作初步探讨。另外,发展局已按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检视已规划作高密度房屋发展而未有确切发展计划的私人土地,评估当中哪些适合作公营房屋发展,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这项工作。发展局将会成立“项目促进办事处”,负责跟进较大规模的私人住宅用地规划地契修订和其他发展审批申请直至项目正式动工,协调各个参与审批项目的部门加快审批流程,并协助解决争议,包括及早把未能解决的事项提交高层寻求指示。

  林郑指出,上述各项多管齐下的开拓土地工作无疑会提供跨越目前《长策》十年期的部分中期房屋供应,但难以完全满足中、长期市民的住房需求,更遑论建设更宽敞的生活环境。在众多土地供应选项中,“明日大屿愿景”规模最大、可提供的土地最多,目前申请拨款的是涉及1000公顷填海及相关策略性交通基建的中部水域人工岛研究。这个原属2011年“优化土地供应策略”内东大屿填海的构想,已在社会酝酿讨论接近十年,不应再旷日持久。只要大家客观、持平,心系香港的长远利益,就应该明白“明日大屿愿景”涉及的中部水域人工岛填海有多方面好处,包括开发新的土地(而非只是把现有土地由一个用途改为另一个用途)、增加以七成公营房屋为比例的房屋供应、通过连结港岛、北大屿山以至屯门沿海地带的道路和铁路,完善香港整体交通网络及解决新界西北交通挤塞、建设近零碳排放的宜居社区、提升北大屿山的商业发展潜力,以及吸纳本港建筑填料而避免了运往境外填海的环境问题。从财务上而言,项目亦是切实可行,会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林郑续指,虽然研究项目已于去年5月获立法会工务小组支持,但至今仍未能取得拨款。为了香港的未来,本届政府不会放弃“明日大屿愿景”的工作,会努力争取尽快开展有关研究。她承诺在研究过程中会继续聆听各方意见,并积极探讨创新的融资方案。

  林郑表示,全力觅地造地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快土地发展程序,因为政策不协调、审批繁复冗长,直接拖慢“生地”变“熟地”和住宅落成速度。由发展局及其辖下规划署、地政总署和屋宇署组成的“精简发展管制督导小组”,过去两年多专责统一和理顺上述三个部门审批私人发展项目的标准和定义,并避免重复审批,至今经谘询业界后已推出有关建筑物高度限制、园景要求、绿化上盖面积等七项精简措施,亦会在未来数月推出有关总楼面面积计算等措施。她指会亲自督导增加土地供应的内部协调,确保所有相关政策局和部门全力以赴,以排除万难、创新思维的精神,大刀阔斧,勇于承担的态度,把加大加快房屋供应视为首要、优先的工作目标。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29633.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