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孙亚夫:促两岸融合 使统一条件愈发充分

热点搜索

孙亚夫:促两岸融合 使统一条件愈发充分

孙亚夫(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 海涵)12月16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期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孙亚夫接受了中评社记者采访。孙亚夫表示,进入2021年,台海形势在一些最根本的方向上依旧会是紧张的;但是,也可以看到,2021年,两岸人民的往来,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还会继续发展,大陆也还会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论述了“融合发展”,阐明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要达到融合的目的,这样一来,“和”、“统”的意思更加明显。这也要求我们推动两岸各方面交流,达到两岸融合的目的,使统一的条件越来越充分。

  孙亚夫说,回顾2020年,两岸贸易投资逆势增长、社会文化各领域交流也在不断开展,这是两岸关系中很好的一个面向。在台海形势紧张的时候,两岸同胞之间的交流合作很必要、也很重要,这是两岸关系很生动的一个方面。

  “进入2021年,与台海形势相关的一个因素会发生很大变化,即美国执政党更迭、新政府上台,这会对台海形势产生一定影响,”孙亚夫分析说,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进行打压是美国朝野的共识,而长期维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的局面、把台湾抓在手里,这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政府的做法。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后,这两点都不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台海形势在一些最根本的方向上依旧会是紧张的。

  “但是从当前各种情况看,美国新政府也有可能去改变特朗普任内在台湾问题上所采取的的冒进、愚蠢、刺激‘台独’势力作怪的一些做法,”孙亚夫表示,从这个层面上看,台海形势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也可以看到,2021年,两岸人民的往来,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合作还会继续发展,大陆也还会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被问及如何看待所谓的“两岸民意对撞”,孙亚夫表示,从我们党和政府的考虑和方针政策来看,我们依然将团结台湾同胞视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依然要继续对台湾同胞保持一种热爱和友善的态度。

  他表示,虽然部分台湾同胞个人的政治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依然是我们的同胞,最后两岸若要和平统一,我们还是要团结他们、同他们一起努力。随着我们对台湾同胞的逐渐了解,可以认识到,很多台湾同胞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亦受中华文化哺育;此外,很多台湾同胞对于两岸交流,尤其是经济交流,还是抱有强烈意愿的。即使是在两岸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两岸的经济交流合作还在进行。

  孙亚夫说,交流合作密切了两岸同胞的共同经济利益、加固了两岸同胞的文化纽带、增强了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近年来台湾老百姓思想上的变化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不是交流合作的错误,而是由于两岸的政治分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谈及国民党当前比较消极的两岸政策态度,孙亚夫认为,国民党确实在发生变化。九十年代李登辉掌管国民党的时候,国民党就已经逐步从统一立场上后退。到了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的时候,宣传要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一方面表明了“不独”,同时也“不喊统”,这个时候国民党已经从统一的立场上后退了。在维持原来的“不统”立场的前提下,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在2020年确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九二共识”拉开距离;二是同大陆拉开距离。出于这样的错误立场,同时也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国民党内部分人士提出了一些非常错误的主张,比如“恢复美台关系”、“以所谓‘中华民国’的名义重返联合国”,这些对两岸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大陆该如何主导两岸关系发展?孙亚夫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十九大确立的对台工作基本方略和决策部署,以及最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台部分的内容。

  他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及两岸关系的第58项建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着更广的战略视野和更远的战略眼光。这项建议提出“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这句话、这样的组合有很深的含义。这项建议中包含一个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个条件——警惕和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除此之外,都在讲两岸要交流合作、密切两岸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深化融合发展。

  孙亚夫指出,把“融合发展”这一目标放在这项建议中加以论述,阐明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要达到融合的目的,这样一来,“和”、“统”的意思更加明显。这也要求我们推动两岸各方面交流,达到两岸融合的目的,使统一的条件越来越充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2530.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