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富权:驻美代表处正名或是进行式但却单厢情愿

热点搜索

富权:驻美代表处正名或是进行式但却单厢情愿

  中评社香港12月2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台湾当局“外交部”次长曾厚仁前日前往“立法院”“外交国防委员会”备询时的答询,声称台湾当局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正名”为“台湾代表处”的时程,正在“进行中”,引发各方议论。但不旋踵,“外交部”连续两天出面澄清说,曾厚仁备询所指的“进行中”并非是指已经进行这个案子,而是说推动驻处一个更适当的名称这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目标,这个努力是持续进行的。而曾厚仁也特意委请“外交部”发言人欧安江再次澄清他的谈话,主要是质询时他并没有很充分的时间表达想法。所以,连贯在一起有可能会造成误解。

  其实,这又是蔡政府又一次“试水温”之作,只不过是反应欠佳,而且也并无百分之百把握,再加上可能不符蔡英文“不挑衅”的策略,而缩了回去。也就是说,将驻美代表处“正名”为“台湾代表处”,正是民进党当局长期推动的目标任务,而且也正在“进行时”,尤其是以萧美琴在其推特中自称为“大使”未能重要标志,这是“台独外交化”的重要部署。但因为民进党当局在美国总统巴大选中押错宝,而可能错过了推动的最佳时机。却又能不甘眼看将要“胎死腹中”,尤其是对特朗普已经来不及“最后疯狂”予以落实而颇为失望之下,而借助“立法院”质询及答询的机会,将此计划泄露出来。但却又因各种原因,尤其是担心将会引发民进党当局与未来拜登政府的矛盾,及大陆方面对“台独外交化”的强烈反制,而不得不连忙进行否认,自我上演了一场“自打嘴巴”的闹剧。

  要了解这场“双簧戏”的内在关系,首先得从向曾厚仁提出质询的民进党籍“立委”罗执政,与“外交部长”吴钊燮,及曾任“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副主委,最近才发表为特任驻匈牙利代表的刘世忠的密切关系说起。罗致政是在诸位民进党“立委”中,问政最认真的一位,很少“作秀”,而是潜下心来研究民进党当局的“外交”政策。在马英九执政后期,上述三人参与“新台湾国策智库”的活动,为未来民进党再次执政后的“外交”、“国防”及两岸政策,以及政权交接进行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研究,并连续并出版了《台湾外交的省思与前瞻》,《台湾民主巩固--政权轮替的国家安全挑战》、《台湾两岸关系与中国国际战略》等著作,为蔡英文上台准备了充分的执政思考论述。而现在,吴钊燮是掌握“外交”实权的“外交部长”,罗执政是“立法院”“外交国防委员会”的召委,还有刘世忠曾经是“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的副主委,专司台湾当局“外交政策”的研究工作,因而是从不同角度推动民进党“外交”各种的“铁三角”组合,有着“互通讯息”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合作关系。民进党当局的许多“外交”政策行动向,都是透过质询和答询而透露出来,或是籍此进行“试水温”。因此,罗执政与曾厚仁有关推动将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正名为“台湾代表处”正在“进行中”的质询及答询,其实就是灾难上演一幕“双簧戏”。
  文章指出,将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正名为“台湾代表处”,这是民进党当局的政策推动方向,而且还是采取了“重点突破,全面开花”的策略。如果在美国获得成功,全球一百多个“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也将继续“正名”为“台湾代表处”,民进党当局就在“台独外交化”迈出重要一步。本来,是循序渐进,先行试图将“经济文化”这几个“非政治”的称谓撤销,让代表处政治化。然后将“台北”改为“台湾”,亦即将“地方”升格为“国家”,而且还是“一中一台”。这也正是萧美琴的主要任务,她曾经打出“大使”名号,就是“试水温”。但现在却是要“一步到位”,欲速不达被翻了车。

  这个决策的流产,当然主要原因是根本不现实,逆“一中”原则历史潮流而动,缺乏正当性及可行性。但民进党当局仍然悖逆潮流,与其在美国总统大选中押错宝有很大关系。本来以为,特朗普忙于竞选和抗疫,因而寄望于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进展将会较为顺利。凼仔拜登胜选后,又寄望于特朗普的“最后疯狂”。

  然而,这是最大的盲点。其一、就是吴钊燮、罗致政所着的《台湾民主巩固--政权轮替的国家安全挑战》,及林佳龙曾经进行的《政府交接法制化研究》,都主张在新领导人当选尚未就职时,即将卸任的现任领导人不得作出重大人事任命,不得推出新的重大政策措施。这些研究在参考美国的《总统交接法》,及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政府交接经验及制度后,指出在政府交接期间,一定层级以上的人事任命和升迁,以及重大政策、命令、条约和预算之制定、公布、签署或执行,均除有必要者外,原则上应立即冻结。因此,即使是特朗普会有此“最后疯狂”,也是强加于拜登的头上,不符政治伦理,而且很有可能被拜登不予承认而予以推翻。
  其二、将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正名为“台湾代表处”,根本不符拜登的外交政策及对华政策。从拜登此前在奥巴马时期的副总统任内的表现可知,他虽然坚持西方的价值观,对中国的人权等问题诸多批评,也担心中国的崛起将会“威胁”美国的地位,但他毕竟基本上遵守三个《中美联合公约》尤其是“一中”政策。因此,这个冲击三个《中美联合公报》,其实也不完全符合美国自己的《台湾关系法》,超越“六项保证”相关规定的“正名”动作,极有可能将会遭到拜登政府的否定。而现在特朗普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任期,即使是有此“动作”,拜登上台后将之否定,要“改回去”,台湾当局就将更为尴尬不堪。

  其三、其实也不完全符合蔡英文的思考底线。实际上,蔡英文虽然确实是一个“缓独派”,但却并非是“台独原教旨主义派”,并不追求民进党“台独党纲”所主张的建立“台湾共和国”,而是以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圭枭,主张“中华民国台湾”。因而如要“正名”,就是“中华民国台湾”,这才是她亲自拟制的“特殊两国论”的方向,而非陈水扁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因而“正名台湾”即使是要推动,也是权宜性的,并非最终目的。而另一方面,她希望在自己的任内,台海不要发生激烈的恶化变动,因而提出并实践了“不刺激、不挑衅、零意外”的策略。正因为如此,她在为香港“黑暴”提供援助的政策上,也采取了较为消极的态度,就是为了避免刺激北京,以招惹来强烈的反制,她自忖将难以驾驭这个复杂激烈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对这个“单厢情愿”,而且已经错过了推动的最佳时机的“正名”计划,显然是有所“保留”。不过,这并不等于她放弃一切可以推动“台独”的策略,她还是以“鸭子划水”的手段推动,只不过是尽量避免欲速不达,甚至导致车翻人亡而已。既然“正名”是已经不可能实现,也就迅速“叫停”。但也形成了民进党当局“自我打脸”的客观效果。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3386.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