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社评出2020年国际十大新闻

热点搜索

中评社评出2020年国际十大新闻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中评社国际新闻部评出2020年度十大国际新闻:

  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惨重 国际格局巨变

  2020年全世界都被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困扰,截至目前,全球确诊人数已超过8000万,死亡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170多万,西方各国政治巨头纷纷染疫。最大的问题是,疫情还在迅猛发展中。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仅仅是疾病和失去生命的痛楚,作为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其对现代社会的冲击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新冠肺炎疫情的三大影响已经全面显露:迅速消耗全球积累的巨额经济财富并禁锢全球自由经济贸易发展;人类的生存直接面临挑战,健康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加速全球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国家对立。世界将会越来越不太平。

  二、美国总统大选 史上最分裂的选举之一

  2020年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11月3日开始,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先后拿下摇摆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和内华达州,至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国选举人团共538位选举人按照各州选举结果投下选举人票,确认民主党人拜登赢得美国大选,成为下届美国总统。本次大选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产生了很高的投票率,也被普遍认为是美国迄今最分裂的选举之一,共和、民主两党在竞选中相互指责对方一旦胜选将给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特朗普在选举结果明朗后也并未承认败选,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试图翻盘,竭尽全力在离开白宫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内在外交政策上对多国施压。今天的美国政治和社会比美国内战以来任何时候都更加两极化,而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国内外政策调整必然牵动大国关系和地缘形势的复杂变化。

  三、日本换相 中日关系进入菅义伟内阁时期
 
  今年8月底,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突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首相职位,日本时任官房长官菅义伟以绝对优势当选执政党自民党总裁,9月16日被日本国会指名为新任首相并组建新一届内阁。日本在面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疫情等多重压力之下更换首相,令世界瞩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菅义伟就任后十天就与其通了电话,表示“我愿同你共同发挥战略引领作用,推动两国关系得到新发展。”菅义伟内阁持续时间能有多长?菅义伟内阁的对华政策以及中日多领域的合作如何加深?需要两国领导人和人民的共同智慧。

  四、朝鲜炸毁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 半岛再陷氤氲

  2020年6月16日,朝鲜炸毁了位于开城工业园区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朝方称,此举是为了顺应民心,让“脱北者”及其“纵容者”付出代价,实施了这一反制措施。虽然起因是韩国“脱北者”散发反朝传单,但这其中传递了朝鲜向韩国政府表达愤怒,同时也向美国传达不满的情绪,朝美领导人去年2月河内会晤无果而终之后,朝美关系陷入僵持,韩朝关系也明显恶化。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被爆破,标志着自2018年平昌冬奥会以来一度出现缓和的半岛局势再次陷入对峙局面。如今美国新政府即将上台,朝美之间将如何继续处理半岛无核化问题,不仅是东北亚国家瞩目的焦点,也是全世界的关注所在。

  五、RCEP签订 中国经济外交的重大战略性胜利

  2020年11月15日,历时八年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内共15个成员国,这意味着全球约29.7%的人口,超过25万亿美元的GDP,将在RCEP协定下从事自由贸易活动。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参与的成员最多、经济规模最大、地缘政治影响最广的一个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战略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代表着中国经济外交的一次战略性胜利。RCEP将帮助中国进一步强化与地区经济伙伴之间的联系,壮大中国的“朋友圈”,RCEP的高水平经贸规则将促使中国继续深化国内市场经济改革,帮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系统。同时,RCEP的最终签订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和逆全球化两大背景下,亚太国家通过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并继续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

  六、中印边界冲突 双方克制不误判

  2020年6月16日下午,中印两国军人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一时间国际社会纷纷关注。当晚,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水利大校就此事发表声明称,“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中印冲突发生后,中印双方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进行了沟通协调,进行了数轮军长级别会谈,双方围绕稳定中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局势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现地沟通联络,避免误解误判,停止向一线增加兵力,不单方面改变现地态势,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的行动,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印方应该从“洞朗对峙”中吸取教训,不要误判,变本加厉地“玩过火的游戏”。

  七、弗洛伊德之死 点燃种族矛盾之火

  2020年5月25日,手无寸铁的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美国明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因当地警察暴力执法而亡。残暴的现场视频在网上公布后,引发了美国多个城市大规模的抗议浪潮,抗议者高喊“黑人的命也是命”、“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等口号走上街头,强烈要求为弗洛伊德伸张正义,声讨美国的种族歧视。然而,美国当局却出动大批军警,用催泪弹和橡皮子弹等向抗议民众开枪。弗洛伊德之死及其在美国引发的大规模抗议骚乱,暴露出美国三大问题:一是美国日益激化的社会危机和社会矛盾;二是美国日益尖锐的种族矛盾和日益突出的种族问题;三是美国在对待人权和街头抗议活动的问题上采取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八、英国彻底脱欧 欧英关系未知挑战多

英国在2016年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今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英国与欧盟随即进入过渡期。随着历经多次延期、一波三折的欧盟与英国关于双方未来关系的谈判于12月24日终于达成协议,预示着历时4年半的英国“脱欧”进程全部结束,这也意味着从2016年“脱欧”公投后笼罩英国多年的“无协议脱欧”阴霾终于散去。但“脱欧”不是胜利,因为虽然在短期内此举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但长期看,失去欧盟成员国的资格,英国难以依托欧盟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将大打折扣,在诸如环境、安全和贸易等众多跨国事务中被边缘化,与他国的经贸关系也将受到很大影响。今后,欧英之间又将走向何方,仍是一个未知数。

  九、伊朗暗杀事件多 伊核谈判再生变局

  今年伊始,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苏莱曼尼被美国刺杀,年末,伊朗国宝级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克里扎德又遇袭身亡。两位重量级人物在一年内先后被暗杀导致了伊朗国内群情激愤,但因应当下时局,伊朗官方也只能忍辱负重。伊核问题由来已久,谈判也多次重启,加之美国总统的换届导致对伊朗态度反覆无常,非常艰难。目前距离拜登上任还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伊核谈判究竟会走向何方还是未知数。

  十、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冲突

  今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10月4日,该地区冲突已致至少230人死亡。10月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不过在停火协议生效的数分钟后,两国再次爆发冲突,并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起完全停火。根据该声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11月16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携第一夫人,亲自驾车视察从亚美尼亚收回的纳卡地区,根据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481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