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图首 > 中评论坛:美国对华新态势如何应对

热点搜索

中评论坛:美国对华新态势如何应对


思想者论坛现场(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所所长、研究员陈须隆(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社会科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员袁征(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向阳(中评社 付丽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军事科学院外军所美欧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童真(中评社 付丽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美关系室副主任汪曙申(中评社 付丽摄)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董事、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周建闽(中评社 付丽摄)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郭至君 李娜 实习记者 付丽)今年以来,中美关系发生较多变化,对于目前态势,中国应当如何评判?贸易战的后续手段会有什么?印太战略的进展与具体实施如何?台湾问题再度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焦点,美国的意图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向为何?中美关系未来中长期的走向到底应该如何分析?昨日,中评智库基金会在北京召开了以“美国对华战略新态势与中美关系演变”为题的研讨会,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所所长、研究员陈须隆,中国社会科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员袁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向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中国军事科学院外军所美欧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童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美室副主任汪曙申来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周建闽主持。

  在会议上,中国社会科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主任、研究员袁征表示,从中长期来讲,有潜力成为美国对手的就是中国而且这种势头在不断地上升,中国越来越活跃,逐渐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美国认为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变得咄咄逼人。现在出现这样的状况比他想象得要早了几年,美国已经开始“动起手来”。但是中美碰撞期迟早都会来的,不过这个时刻还是晚一点来比较好,因为新兴国家正在上升期,实力不足以完全应对美国,中国要思考如何要巧妙的应对。从短期来讲,中国碰上了一个“不可预知”的特朗普总统,而且他周围还有一批对华强硬派。这种时候,中国应该更要冷静,中美关系不好的时候,我们要更多看到两方能够合作的空间,这会为我们迎来更多的机遇。美国现在的焦虑感比较强,我们应给它一定的适应期,未来中美还是竞争与合作的模式,但竞争面比较多。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要坚决不让步,在其他方面可以进行策略性的思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向阳表示,美国对华利用合作和遏制两手并用,后者更多盖住了前者,更加突出。现在中美关系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美国对华新的认知的大气候和特朗普中期选举的一个小气候的叠加。中美关系的未来要注意到三个因素,其一,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在美国的盛行会间接影响中美关系,这个因素是有长期性的。其二,中美竞争面凸显,主要责任在于美方,美国对华战略偏重于压制围堵使得中美矛盾凸显。其三,特朗普本身构成了一个变数,使得美国对华战略不稳定、不靠谱,朝令夕改,无法预测。这需要我们在不靠谱之中去研究他的风格和个性,有针对性的应对他。总得来说中美还是斗而不破、以斗促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战略所所长、研究员陈须隆指出,现在争局特别明显,美国认为世界是一个竞技场,中国认为世界要合作,中美的世界观是对立的。中国威胁论不是沉渣泛起,而是美国真的觉得中国对它产生了威胁。美国也对此制造了一些舆论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美关系的严峻性,要增强忧患意识,我们要对贸易战的性质有充分的认识,背后是一种战略性的竞争。他也指出,印度是一个关键的角色,中印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是破解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现在中美关系到了一个比较危险的时刻,中国要正视问题,冷静应对,不要泛起反美思潮,所谓“打不败的对手才能做朋友”,要防止中美关系脱钩、脱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表示,看待中美关系要冷静、冷静再冷静,要去仔细分析大趋势,清楚所谓的“敌我力量”对比,从大格局出发,不要被特朗普的虚张声势吓到,自己要有信心。王勇指出,贸易战并不是仅仅贸易的问题,涉及到军事、科技、教育等等领域,同时也不仅是受特朗普个人因素影响,美国的左右派、各个政党虽然在国内问题上尖锐对立,但在对华政策上确是高度一致。对此,王勇表示,在中国崛起大背景下,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会更加艰难,中美关系的改善需要通过对话,而解决贸易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信任赤字。同时,王勇谈到,要打好和美国的贸易战,市场是中国最大的一张“王牌”,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来应战,利用好这张牌来缓解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冲击,防止贸易战扩大化。

  中国军事科学院外军所美欧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童真谈到,过去10年美国错失强势打压中国的机会,现在中美实力差距缩小,导致美国国内“温和派”不敢说话,“强硬派”当道。她认为,美国对于中美关系的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美中竞争是结构性的,是不可调和的,二是现在美中对抗,美国不吃亏,如果任由中国做大,美国反而会越来越被动,胜算也越来越小。因此,童真表示,中国现在也不应对美国抱有幻想,不应把其看做是特朗普的个人因素,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面对美国的战略压力会越来越大。

  童真表示,中国在未来很有可能超越美国,而在超过的拐点上,如果发生拐点的错位麻烦会更大。假设在经济上中国超过美国,但是军事、科技等方面又落后于美国,这会让美国更加敏感,因此,她认为当务之急是实现军事现代化,加快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排除我们的隐患。她还看到,美国当前在经济、军事、科技上对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是通过低成本高收益手段来应对中国,以此展开全面竞争和混合博弈。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美关系室副主任汪曙申谈到自己对中美中长期的判断,他表示,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竞争阶段,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的博弈必将加剧,但中美关系还没到破局的临界点。他主要谈到台湾问题,汪曙申认为,美国的台海政策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支柱,一是一个中国政策,美国保守派一直强调将美国的一中政策和中国的一中原则拉开差距;二是双重威慑,一是威慑中国大陆对台湾使用武力,另一个是威慑台湾推动“法理台独”,特朗普基本接受了台湾的两岸政策,认为中国大陆应该给蔡英文当局弹性和空间 ,美国认为大陆率先打破了现状,其次对中国防御性动作进行过度解读;三是双轨道策略,一方面通过一中政策和双重威慑稳定中美关系,另外一方面长期推动美台实质关系。

  特朗普时代美台实质关系怎么走?汪曙申表示总的趋势是向上突破,这与美国对华氛围有关系,主要是“保守派”得势,包括国安会、国防部负责人等保守“鹰派”都主张大胆和运用台湾来牵制中国。汪曙申表示,美国国会对美台关系的影响非常大,而从台湾方面来讲,台湾非常想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接下来可能会通过美国对台湾的需求来谋求其参与空间,

  自去年12月以来中美之间发生的密集重大摩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郭震远用一句话总结判断:冷战结束以来,中美进入第三轮摩擦多发期的高峰阶段。他认为,第一轮是90年代冷战时期;第二轮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主要是针对冷战遗留和新问题;第三轮则是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TPP。郭震远表示之所以将现在中美摩擦定义为第三轮摩擦多发期的高峰阶段,是因为首先时间上无缝连接,其次特朗普和奥巴马虽然形式不同,但在经济上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本质没有改变,特朗普反而比奥巴马激烈多了。

  郭震远谈到,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多是“鹰派”人士,但“鹰派”不一定反华,反华就一定是“鹰派”,他认为特朗普欣赏“鹰派”的立场,但是“反华”不一定是特朗普的理念,特朗普把“反华”更多是作为工具,而不是执政理念。他用一句话总结道中美关系目前的态势,即中美之间尽管竞争明显,但竞争合作框架继续保持,竞争权重有所增加。同时,郭震远还谈到,要从美国执行意图的能力和前景去分析美台关系的发展,一是要看中美关系力量对比,二是要看两岸实力对比。

  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周建闽表示,从去年底以来到现在中美关系出现重大变化,美台关系的发展也使得两岸关系特别紧张。有学者说中美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学者不这么认为,但我们也不排除有这种趋势,这样下去中美关系会进入到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中美出现这样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一系列的碰撞与摩擦。当年奥巴马时期我们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现在看来还是很有远见的,但美国保守派的焦虑和猜忌使得中美战略上的互疑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从大局来看,中美关系注定会走到加剧磨擦这一步,但“翻桌子”还不至于,尽管台湾问题的恶化可能会直接导致中美冲突,但从战略上来讲这种可能性不是非常大,因为这其实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是美国战略上的失败。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美台关系在法律层面的实质性进展。总得来说,中美关系大框架并没有遭到实质性的破坏,现在还在斗而不破的框架和范围内。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618.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