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猫头鹰型”抑郁症 强光可治疗

热点搜索

“猫头鹰型”抑郁症 强光可治疗

港大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助理教授李馨(左)、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副教授陈咏欣(右),解说患者接受强光治疗时,要与灯箱维持40厘米的距离。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愈来愈多研究发现,情绪障碍与生理时钟有密切关系,习惯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对常规治疗成效较差。中文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合作,进行全球首个利用强光治疗为“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作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证实强光治疗有助改善“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的病情,累计临床治疗率超过六成半。

  研究团队于2015至2018年招募了93名中年“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参加辅助强光治疗。研究参加者八成是女性,平均年龄46岁,惯常上床时间约为凌晨二时,起床时间则大概为上午十时半。团队将他们平均分配为强光治疗组及对照组。

  强光治疗组使用灯箱,在家接受为期五周、每天30分钟的强光治疗。在五周的治疗期间,强光治疗的开始时间会逐渐提前。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较暗的光治疗。完成治疗后,参加者接受五个月的后续跟进。

  避免晚上过度用电子产品

  结果显示,强光治疗组患者的累计临床治疗率有67.4%,较对照组(46.7%)有更高的治疗率和更快达到治愈效果。抑郁症患者郑女士曾接受强光治疗,她称照灯一周后已经能提前起床时间,在接受治疗前她常有负面和焦虑想法,例如乘搭升降机时会担心下坠,但接受治疗后,她减少产生负面想法,感觉“精神和开心了”。

  港大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助理教授李馨表示,约两成抑郁症患者属“猫头鹰型”,较常出现失眠及严重抑郁症症状,以及较高自杀率,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对他们成效较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强光治疗,可纠正“猫头鹰型”抑郁症患者因睡眠延迟而引起昼夜节奏失调的问题。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副教授陈咏欣称,有关灯箱的紫外线经过过滤,不会晒黑皮肤,但接受强光治疗时会产生眼蒙反应,惟有关不适都只是维持短暂时间并会自然消失。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称,由于电子产品会发出蓝光,影响大脑分辨昼夜,从而推迟生理时钟,建议抑郁症患者避免在晚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8535.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