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智库:区域经济一体化排斥台湾

热点搜索

中评智库:区域经济一体化排斥台湾

被区域经济合作排斥在外,萧条将难以摆脱。

表1:台湾与韩国产品在主要市场占有率的消长情况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邓利娟、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与投资研究主管刘乐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台湾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作者认为:刚刚签署的RCEP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经济的边缘化。台湾与RCEP15个成员国的贸易量与投资额分别占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总额的59%与65%,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随着RCEP生效,RCEP成员国之间关税大幅下降,势必排挤台湾对区内的出口,而台湾相关产业特别是部分传统产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前景堪忧。文章内容如下: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快速发展,在多数国家及地区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从中分享更多利益之际,台湾却因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整体上游离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大潮流之外。台湾经济因此面临日益严峻的边缘化危机,经济转型发展更失去了有力的引擎。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也无疑将使置身其外的台湾陷于更深的经济边缘化窘境。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台湾

  (一)台湾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21世纪以来由于WTO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多边贸易谈判所遭遇的挫折,更刺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发展,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新浪潮。据WTO统计,截至2013年7月,全球共签订575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379个已生效。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根本特征,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机会的同时,也给孤悬其外的国家及地区带来不利的冲击。
  对台湾而言,其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除具有普遍性重要意义外,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就是台湾为海岛型经济,外部需求长期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通畅的对外贸易与投资关系是其经济命脉。台湾当局经济部门官员曾归纳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⑴排除贸易障碍,扩大出口,外销全球;⑵强化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之竞争优势;⑶促进台湾经贸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⑷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提升国际地位;⑸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来台投资;⑹促进产业在台深耕,创造就业机会。①尽管如此,现实中台湾推动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面临重重障碍。

  (二)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资格问题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内涵来看,是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国家逐步让渡部分甚至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过程。这里凸显出主权国家的谈判功能。而台湾作为非主权国家的一个经济体,要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就面临了有无资格参与问题或者参与的身份问题。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一基本原则之下,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不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情况。因此,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在根本上是个政治问题,而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基于这一政治现实,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应是经由海峡两岸协商解决,或是将两岸经济一体化作为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捷通道。

  (三)台湾当局对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立场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台湾当局是无法忽视的,历届执政当局均大力宣扬要积极推动,但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对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动机十分复杂,在经济方面,台湾希望通过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避免经济边缘化危机与经济的衰落;而在政治方面,台湾则希望通过参与区域经济整合,与有关国家及地区签署FTA等,达到拓展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的目标。②当其强化政治动机时,就必然冲撞“一个中国”原则,使其因失去参与资格及身份而被排除在区域经济整合之外。特别是在主张“台独”分离路线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自身更成为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障碍。一方面,因民进党当局坚持“台独”立场必然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加剧,台湾无法通过海峡两岸协商解决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出于谋求“台独”政治目标的需要,台湾当局惧怕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两岸统一的实现,因而尽量采取限制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台湾也因此失去了经由两岸经济一体化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捷通道。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作为小型海岛经济体的台湾面对规模大、发展快的大陆经济体,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大陆巨大的经济体量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亚太地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因此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一体化和台湾与同体量经济体整合相比,获得的利益明显更大,而游离其外,受到的损失也更大。

  其次,由于贸易创造效应的存在,台湾台湾新闻与大陆经济整合后必将改变台湾的产业结构,从而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吸纳投资从而促进有效经济增长创造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产业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长期为负值,因此这种结构面的效应对台湾来说是特别的需要。而如果台湾游离于这种整合之外,不但享受不到贸易创造和投资创造的优势,还会同时遭受由于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效应将本来参与台湾经济的贸易和投资转入大陆的双重影响,对台湾经济造成更大打击。

  第三,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层次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这一特点使得台湾和大陆的经济整合将远超出于贸易和投资层面。台湾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市场不足,长期得不到充分的成长,只能以大量中小企业的形式存在于台湾本土或以迁移的方式追逐廉价劳动力游走于东南亚各国家和地区。若能与大陆有效整合,便能以较低的成本给台湾的企业提供充足的市场为其培养规模。当企业成长到足够规模时,转型升级而非简单的转移就成为其唯一可选择的道路,从而迫使台湾企业主动升级而非停留在简单的代工层面,同样具有规模之后的企业也才能具备足够的能力投入研发实现升级。而所有这些都是台湾经济转型发展所必须的。

  二、台湾游离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亚太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开始大幅加速。尽管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台湾经济有着种种益处和必要性,但是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障碍,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两岸经济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呈现出游离于大潮流之外的状态。

  (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加快发展及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的背景下,亚太地区各国加快寻求经济合作的步伐。198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APEC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与运作机制,对推动亚太地区多边贸易谈判起到重要作用。但与其他区域经济整合不同的是,APEC是一个论坛性质的国际经济组织,运作机制是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具有高度开放性、非强制性、经济合作的灵活性的特点,制度性约束不足,无法满足各经济体更紧密的制度一体化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加上WTO杜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示范效应,亚太地区经济体转而求诸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其他战略目标,并得到APEC的支持。
  截至2013年1月,APEC成员共成立39个自由贸易区。如果将东盟所有成员以及包括印度、中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计算在内,则亚太地区(包括APEC成员和东亚经济体)共成立了51个自由贸易区。其中,双边自由贸易区43个,多边自由贸易区8个。而双边自由贸易区又以东亚成员为主,共23个;东亚成员和其他地区成员组成的共15个,由其他成员相互组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则只有5个,反映出东亚地区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中的活力。除自由贸易区外,截至2013年1月,APEC成员作为独立关税体共签订区域贸易协定(RTA)232个,经济一体化协定(EIA)152个。而RTA中140个是东亚与APEC成员内部签订的,占总数的60%。③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下,亚太地区内各次区域④经济一体化合作表现出相当的活力。典型的如东盟六国在2007年底即已实现了《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总项目清单(IL)中60%商品的零关税,而超过99%的商品关税则已降到5%以下,平均关税水平降至2%。而四个新成员国则有81%的IL商品实现关税5%以下。⑤北美自由贸易区除有计划地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还对取消投资保障、跨境金融服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做出更深入的合作方面的规定。

  除两个制度化的一体化组织外,各类双边和多边协定也在亚太地区展现重要作用。东亚地区三个“10+1”经济合作,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以及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10+3”合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致力于关税减免方面。根据相关协定,2010年双方取消90%产品关税,到2015年实现全面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一系列协定逐步推动中国和东盟10国之间的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并不断推动经济技术合作。而日本除和东盟整体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外还与东盟各成员国如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等达成双边贸易协定,分别实行不同的更进一步的自由化。中日韩三国以及“10+3”合作由于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体制多样性,文化宗教差异大以及相关历史问题导致各国互信度相对较低,从而进展较为缓慢,不过仍然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有所突破,反映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趋势。

  除此之外,在亚太地区内,其他类型的FTA/RTA,如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美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墨西哥经济伙伴协定以及韩国-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都为相关参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在亚太地区整体上,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2017年初美国宣布退出后,当年11月在日本运作下除美国外的TPP的11国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议》(CPTPP)。此外,举世瞩目的是,经过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8年的艰苦努力,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一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里程碑。

  总而言之,在WTO全球化谈判受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活跃的全球经济背景之下,亚太地区已经全面进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
  (二)台湾在亚太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

  随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台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成效远远落后于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

  1.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进程

  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致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参与APEC。1991年10月,中国同APEC就大陆、台湾和香港三方加入APEC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明确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体,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后改为“中国香港”)的名称加入。台湾只能派出与APEC有关的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长出席部长会议。由于台湾所能参与的层级较低,而APEC本身又是个高度开放、较松散型的机制,台湾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大,对台湾的影响也有限。

  2000年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为了消减大陆对台湾产业及资金日益增大的“磁吸”作用,大力推进所谓“全球布局战略”,并重点拓展有所谓“邦交”关系的中南美洲国家的经贸关系。2003年8月,与巴拿马签订了台湾首个自由贸易协定(FTA),之后又与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分别签署FTA。2007年5月再与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共同签署一个FTA,合计与中美洲5国签署了4个FTA。台湾与这些国家签署FTA,主要是出于政治上需要,并非基于经济利益需要。这些国家人口少、经济规模小,其占台湾全球出口总额比重仅达0.19%,对台湾的经济意义微乎其微。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后,由于两岸有了“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发展态势,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在实现两岸全面“三通”之后,2010年6月台湾与大陆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双方经过2年多的协商后,于2013年6月正式签署。2013年7月和11月台湾又分别与新西兰、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此外,2012年台湾还与日本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和机电产品以及电子商务的互相承认协定。这一时期,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确实有实质性进展。然而,台湾不仅仍远远落后于区域经济整合大潮流,随后甚至还出现倒退趋势。在民进党大肆操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台湾社会对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阻力仍然较大,对大陆仍保持高度的保护主义心态,2014年3月台湾爆发“反服贸”学生运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因此搁置在台湾立法机构而无法实施,其他包括“两岸货物贸易协定”等在内的ECFA后续协商也因此停止。2016年5月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更是障碍重重。
  2.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的落后

  如上所述,21世纪以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与此鲜明对比的是,台湾参与经济整合进程的步履维艰。据WTO资料,截至2013年底,除萨尔瓦多、洪都拉斯等台湾所谓“邦交国”与台湾签署的4个政治性为主的一体化协议外,台湾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与中国大陆(ECFA)、新西兰和新加坡签署了3个自由贸易协定。而与台湾经济发展相似的韩国,则在全世界范围内构建了遍布其交易伙伴的16个FTA,取消了大部分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⑥截至2013年1月,亚太地区21个成员国和地区FTA总数为232个,平均每个成员国或地区签署的贸易或FTA达到10个以上。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台湾FTA出口覆盖率仅为9.68%,而同期台湾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FTA出口覆盖率为37.95%,新加坡则为70.69%,日本也达18.21%。⑦台湾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确实大大落后。更严重的是,由于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的问题,2014年之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步伐基本停滞了下来。台湾经济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所产生的割离越来越严重,而这种割离必然会对台湾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

  三、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台湾的冲击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当今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主流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而台湾总体上却越来越远离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大潮流。因此,在多数国家及地区从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与福利之际,台湾所遭受的损失日益增大,经济转型升级的障碍更加突显。

  (一)市场空间缩小导致经济边缘化

  台湾游离于经济一体化浪潮之外受到的冲击首先表现在区域经济整合效应带来的对其市场空间的冲击上,一方面一体化区域经由贸易转移造成对台湾贸易挤出;另一方面由于台湾未能参加到相应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中从而不能享受其贸易创造所带来的市场扩张的好处,二者的后果便是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市场空间日益缩小,经济边缘化危机加剧。

  在贸易挤出效应方面,由于游离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潮流之外,台湾受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及地区冲击最为明显,这其中韩国是典型的代表。韩国与台湾的进出口结构以及交易伙伴多有相似性,根据台湾和韩国两地的统计资料显示,按照2013年至2014年3月15个月的平均值,韩国和台湾位列前5的出口地均为中国大陆、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而位列前4的进口地则均为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和沙特阿拉伯。而中国大陆则分别是两地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地区,反映了韩、台两地在国际贸易伙伴中极大的相似性。而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二者出口商品的前五位有60%重合,最大宗都是机电产品;从对大陆出口主要商品的构成看,二者出口大陆商品的前10位重合度高达90%,机电产品仍是最大宗。可以说韩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是台湾最直接的主要竞争对手。21世纪以来,韩国相继与新加坡、东盟、美国以及欧盟等主要交易伙伴签订FTA,很大程度上破除了其与相关交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壁垒。如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在2010年已经免除了双方90%产品的关税;而2012年签订的韩美贸易协定则规定在生效后3年内逐步取消95%产品的关税,2011年签订的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也规定在协议生效的5年内逐步免除98.7%的货物贸易的关税。2015年韩国与中国也正式签订了FTA。而相应面对这些主要交易伙伴,台湾则面临着2%-25%不等的关税水平。相较韩国而言,台湾在国际贸易领域明显必须多承担更多的成本费用,从而对其对外贸易带来相当数量的额外负担。⑧
  在上述背景下,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落后导致市场空间缩小从所谓“隐忧”明显转变为现实的冲击。据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评估,美韩FTA生效后,台湾对美出口有3244项非零税产品,约118.39亿元对美贸易额将受到冲击,占台湾对美国出口比重达34.1%。⑨从实际状态来看,2012年与2013年,台湾对美出口分别下降了6.15%与2.38%,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相应下降至1.71%与1.67%;而同期韩国对美出口则分别增长3.94%与5.66%,韩国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相应上升至2.59%与2.75%。2015年之后,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持续在2%以下徘徊,而韩国则持续超越3%(参见表1)。

  类似的贸易排挤效应在东盟市场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如表1所示,2008年时,台湾与韩国产品在东盟的市场占有率大致相当,均为4%多,而2017年,台湾的市占率仅略升为5.71%,韩国则大幅升到7.92%。

  在主要交易伙伴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台湾在全球出口中的比重相应明显落后。1993年台湾和韩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都为2.3%左右,然而,2017年台湾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降至1.8%,全球排名第18位;而韩国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升至3.2%,排名为第6位。⑩

  台湾游离于亚太区域经济整合之外,不仅遭受上述贸易挤出效应的冲击,同时也丧失了享受区内贸易创造效应所带来的贸易和经济增长机会。仍以韩国参与FTA为参照。2006年3月韩国与新加坡FTA生效以来,韩国对新加坡的出口增加了2.8倍,而台湾的增加额则只有1.3倍;2011年7月韩美FTA生效以来,韩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0.3倍,而台湾则下降0.14倍;而同期韩国-欧盟FTA生效以来,韩国对欧盟出口增长0.05%,而台湾则减少了0.08%,几乎所有韩国签订FTA的国家其出口额都保持增长,而台湾则不仅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贸易的负增长。⑪这一方面包含了韩国FTA对台湾贸易的转移效应,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台湾由于没有参与FTA协定所造成的损失。

  显然,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落后差距持续扩大已经明显冲击台湾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出口增长,进而拖累整体经济增长,使台湾经济整体的边缘化危机日益加剧。台湾相关机构的研究也证实了台湾由于无法加入FTA对经济所造成的损失。据台湾经济研究院估计,台湾仅是被排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经济就将衰退0.15%,GDP下滑0.36%。而中华经济研究院模拟分析也得出台湾的GDP将会下降0.2%的类似结果。⑫
  (二)游离一体化造成生产和创新边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开放性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全球创新专业化、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广大的市场三种渠道给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地区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并激励其不断创新。而台湾由于以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保护主义理念盛行,在全球化经济与区域化的参与中逐渐丧失活力,并同时丧失了创新的活力,在全球生产和创新中不断边缘化。

  台湾生产和创新边缘化最典型的事例,即是台湾半导体产业进入21世纪后的相对没落。事实上,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并在上世纪90年代占据众多市场领先地位的发端正是台湾当时积极寻求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机会,承接美国和日本技术发展从而成功把握全球互联网经济机会的结果。也正是这种和全球经济的紧密联动使得2001年“互联网泡沫”发生后,台湾经济增长率一度跌为负值。然而在此次泡沫之后,互联网整体行业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入研发周期,并在2010年前后再次引发互联网经济热潮,其后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下催生了诸如移动和可穿戴智慧设备、社交网络、大数据运算以及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的产品和思想。这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众多的机会和巨大的财富。⑬然而,台湾则在21世纪进入了政治意识形态和地区保护主义思维主导的时期,基本上在整个10多年之间远离世界市场的整合,因循过去发展计算硬件的旧思路,从而在新一代互联网经济在全球兴起之后几乎毫无作为,而台湾的整体经济也随着唯一的支柱产业半导体产业的无作为而逐渐陷入衰退的窘境。台湾创投业经理人针对台湾这10多年来在半导体行业的落后不无痛心地指出,“过去我们组装生产一台个人电脑,整个产业链可以获得100美金左右的利润,但今天的智慧手机与平板,只能贡献不到10美金的产业收益。当全球智慧手机年出货量已经超过桌机加上笔电,当平板已经超越个人电脑成为主要上网工具,台湾过去随着个人电脑产业的高经济成长率,自然被迫停滞。”⑭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韩国、中国大陆等开放发展的经济体则积极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机会,在移动终端、社交网络、搜寻引擎等众多领域不断形成新的世界品牌,也带动了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整体发展潮流相比,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在生产模式和创新领域严重边缘化了。而以这些产业为主导的台湾经济也因此遭受了极大的冲击。

  除了落后于互联网行业之外,台湾创新边缘化的问题也存在于其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判断上。随着云计算、电子识别及大数据技术的成熟,物联网技术越来越成为未来世界技术创新的又一方向。台湾媒体指出在台湾“PC荣景已不再,智慧型手机的霸主也不是台湾,面对(物联网)这一大事件台湾必须马上动起来”。⑮同时台湾媒体也指出,“由于蓝牙晶片、电子标签、ASIC特殊晶片、基频晶片等技术的强项以及台积电各式晶圆代工、鸿海集团伺服器代工等优势,台湾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具备先天优势”。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台湾所具备的硬件代工技术,究其本质只不过是物联网发展的最基础条件,而成功的能够商业化的物联网服务的核心能力在于对于通过这些硬件识别并传导的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并给出相关服务,而所有这些核心能力都是软件和运营的结果。⑰而即使最基本的硬件方面,台湾也只是代工方,并不是最终的设计方。在这样的格局和发展思路下,可以预见,台湾在下一轮技术角逐中,仍将沦为各大技术巨头的代工基地。因此,无论为了当前利益考量还是为了摆脱代工进入自主品牌未来战略考量,台湾必须选择开放和合作的区域整合道路。而距离台湾最近,既能提供给台湾市场、又能提供给台湾梯度化技术和资源的中国大陆无疑是台湾区域整合的最优选择。

  表1:台湾与韩国产品在主要市场占有率的消长情况
  资料来源: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国际贸易局经贸资讯网,据“各国贸易统计”整理, https://www.trade.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376&dl_DateRange=all&txt_SD=&txt_ED=&txt_Keyword=&Pageid=0。
  四、小结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根本特征,它在给区内经济体带来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机会的同时,也会造成区外经济体严重的不利影响。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而台湾地区则因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造成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种种障碍,台湾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中陷入边缘化境地。这种边缘化一方面表现在其贸易投资上,使得其经济遭受直接的损失;另一方面,这种边缘化也延伸到台湾经济的生产和创新方面,使台湾经济无法把握全球市场的周期和方向,进而从根本上逐渐削弱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

  刚刚签署的RCEP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台湾经济的边缘化。台湾与RCEP15个成员国的贸易量与投资额分别占台湾对外贸易与投资总额的59%与65%,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随着RCEP生效,RCEP成员国之间关税大幅下降,势必排挤台湾对区内的出口,而台湾相关产业特别是部分传统产业也会受到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前景令人堪忧。

  注释:

  ①台湾“经贸谈判代表办公室”谈判代表简志宇:“当前国际经济整合趋势及因应策略”,2015年6月1日,https://www.moea.gov.tw/Mns/otn/content/wHandMenuFile.ashx?file_id=443。

  ②王建民:《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与台湾参与可行性问题的探讨》,《亚非纵横》2010年第1期。

  ③宫占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报告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④此处次区域使用广义概念,即大区域下的较小区域。

  ⑤刘晨阳等:《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 WTO, Trade Topics,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region_e/rta_pta_e.htm。

  ⑦台湾“经贸谈判代表办公室”谈判代表简志宇:“当前国际经济整合趋势及因应策略”,2015年6月1日,https://www.moea.gov.tw/Mns/otn/content/wHandMenuFile.ashx?file_id=443。

  ⑧ 资料整理自WTO网站,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region_e/rta_pta_e.htm。

  ⑨ 台湾《经济日报》:“美韩FTA生效,直接冲击台湾对美出口”,2012年3月19日。

  ⑩ 台湾当局经济主管部门:“2017年国际贸易情势分析”,国际贸易局经贸资讯网,https://www.trade.gov.tw。

  ⑪本部分数据资料来自CEIC国际资料库。

  ⑫ 华夏经纬网,“为何台湾出现经济边缘化危机”,http://www.huaxia.com/zt/sw/13-043/3599317.html。

  ⑬《深圳市互联网产业报告(2012)》。

  ⑭ 詹益鉴:“科技创新才是提振经济的解药”,服贸百工图,http://publicsta.logdown.com/posts/193081-general-manager-zhan-yijian-the-cure-for-sci-tech-innovation-is-to-boost-the-economy。

  ⑮ 壹周刊:“物联网,台湾的下一场翻身仗”,http://www.50cnnet.com/show-163-75593-1.html。

  ⑯华夏经纬网,“物联网时代台湾产业的角色与定位”,http://www.huaxia.com/tslj/jjsp/2014/09/4052518.html。

  ⑰ Ada Qin, “物联网将如何颠覆传统制造”,福布斯中文网,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406/0033932.shtml。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39129.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