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中评数据:香港旅游业几近弹尽粮绝

热点搜索

中评数据:香港旅游业几近弹尽粮绝

图1 香港社交媒体近两年对旅游业整体关注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4 香港访港总游客与食肆总收益同比变化对比
(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2 香港社交媒体涉及旅游业如何走出危机的声量排名(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3 香港社交媒体旅游业负面情绪指数及旅游业萧条指数走势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图5 香港旅游业相关行业失业率和综合失业率变化对比(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2月8日电/香港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一直是支柱产业之一。但经历一年多的疫情冲击,如果说餐饮业还苟延残喘,香港旅游业已经是弹尽粮绝。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由于过去一年全球疫情失控、香港防疫难以“清零”,访港旅客与出境旅客数量暴跌逾9成甚至“归零”,若不能尽快控制疫情以及寻求其他出路,香港旅游业恐怕将难再有复苏机会。

  如图1所示,香港旅游业面临的危机早在2019年8月就已受到社交媒体关注,修例风波引发的大规模示威暴力活动致使游客数量开始大幅减少,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发出警告称“黑暴”已重创本港旅游业。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港府“封关”,进一步重挫本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从海洋公园向政府要求注资维持经营、近40家旅行社倒闭,到去年10月份国泰裁员、港龙结业,涉事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不过,社交媒体对旅游业前景的关注度却反而逐步下跌,反映出民众对于旅游业崩溃的状态已习以为常甚至产生了麻痹厌倦感,对于旅游业复苏的信心丧失殆尽。

  如图2所示,在有关拯救香港旅游业的方法当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加强防疫,以及恢复与内地通关。2003年SARS爆发对香港旅游业亦造成过重创,当时正是疫后内地开通自由行,才于危急时刻挽救香港,为当时的香港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故此次应对新冠疫情,许多人第一时间也是想到重开关口,恢复与内地自由行。背靠祖国的强大内循环,就能够最大限度为香港旅游业“兜底”。同时,亦有部分人认为应当拓宽思路,通过建立“旅行气泡”与特定地区开放互通,或者更多开发本地旅游需求,以缓解旅游业客源不足的根本问题。然而不论是开拓境外市场,还是开发本地需求,首要前提都是控制疫情。只有疫情受控,防疫措施得以放宽,本地游才能成行,恢复两地通关才有可能,旅行气泡才不会一戳就破。

  如图3所示,2019年下半年,香港爆发修例风波,甚至出现了明显针对内地港人以及游客的暴力活动,导致内地游客大减,但由于国际旅游并未受到明显影响,整体尚能维持。但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纷纷收紧入境限制甚至推出“封城”“封国”政策,旅游出行需求几乎绝迹,令还未恢复过来的香港旅游业雪上加霜,但政府迟迟没有及时出手补贴拯救,激起了业界强烈的反弹。此后疫情不断反复,两地恢复通关时间一再推后,就连一度盛行的本地游以及与新加坡建立的“旅行气泡”,亦因为本港第四波疫情爆发而化为乌有,导致社交媒体负面情绪一直居高不下。

  如图4所示,经过对比发现,香港旅游业遭受冲击幅度晚于餐饮业,但受冲击幅度远远大于餐饮业,特别是疫情爆发后香港旅游业营收已经几近归零。旅游业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GDP直接贡献比率虽然仅为0.4%,但其涉及的相关餐饮业、服务业以及零售业等等就业人数占总体比例高达13.8%,高峰时期甚至接近20%。作为维系如此庞大人口日常生计的支柱产业,一旦出现危机,就会造成大量人口失业或收入腰斩。如图5所示,新冠疫情爆发后,旅游业相关行业失业率与总体失业率的差距便愈发拉开,而与之伴随的社交媒体反应旅游业荣枯状况的萧条指数也同时不断攀升。许多人都指出旅游业高度依赖外部环境,而全球疫情蔓延无尽期,本身亦不是靠特区政府能够应对或者改善的问题。而在两地通行受限期间,内地亦在海南大力发展了免税购物,未来更可能长期冲击香港旅游业的相对优势。因此从长远来看,政府亦应当考虑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于旅游业的过度依赖。

  香港疫情持续已超一年,经济活动俨然进入冰封期,尤其旅游业已经深陷沼泽难以自救。在危急时刻,港府应坚持采取高强度防疫措施不松劲,尽快控制疫情、实现在“健康码”基础上的两地通关,并全力推动经济复苏,业界自身也需积极拓宽渠道、尝试转型,开拓多种多层次需求,在后疫情时代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记者:何诚 分析师:舒晓叶 工程师:连港东 研究员:冯璀骅)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1261.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