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深圳授权清单中香港有何机遇?方舟分析

热点搜索

深圳授权清单中香港有何机遇?方舟分析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截图)

  中评社香港2月14日电(记者 沈而忱)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博士此前于“把握机遇 港深携手 共创辉煌”研讨会上对此做出详细解读,并分析了香港在其中可以发掘的机遇。

  方舟表示,这份授权清单是一个滚动式的授权清单,不是一次性的授权,而是采用滚动的方式,未来深圳还想争取什么,可以主动向中央申请。中央根据前一阶段的实施成果,再酌情授权第二批、第三批…因此这对深圳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因为在这种滚动清单的模式之下,香港可以主动与深圳共同谋划,通过深港合作向中央去争取一些政策。这为香港和深圳提供了新的合作模式。

  方舟分析了40条清单政策中与香港有关系的,或者对香港有借鉴作用的。第一,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中央吧审批权下放给深圳,允许深圳自行审批农业用地改为工商业用地。深圳跟香港一样都是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城市,这给深圳很大的一个灵活性。

  第二,深圳股市的创业板全部改为注册制,过去很多企业愿意来香港上市,就是因为内地的上市审批程序非常复杂,香港上市的通道则相对清晰,虽然在香港上市可能估值低一点,但是很多企业宁愿来香港上市的。现在深圳将要实行注册制改革,是对股票上市的一个重大改变,比起上市前审批,更多地重视上市后监管。这对香港既是机会又是竞争,香港需要仔细研究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另外,为应对现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允许深圳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回到深圳发行股票或者预托凭证。其实香港正在做这个事情,现在深圳也可以参与。

  第三,允许深圳创新地方债券的发行机制,允许深圳在国家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发行地方债,而且允许深圳到境外发行离岸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券。这个就是香港一个很大的机遇。香港的债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过去做得不是很发达,因为香港是“小政府”,本身不是负债型的模式,但是这一次,深圳政府可能会到香港来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债券,这个是值得香港留意的机会。

  第四,在信息和大数据方面,中央授权深圳开放基础电信产业和增值电信业务,而且逐步取消外资比例的限制,就是说境外资本可以投资深圳的电信的基础行业和增值业务。另外,中央支持建立粤港澳跨境大数据中心,过去数据是很敏感的,深港监管的体制也不一样,现在跨境大数据中心的机遇也值得关注。

  第五,综合授权的方案强调了不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内容,指出要实施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惩罚性的赔偿制度,先行探索依法降低商业秘密侵权刑事立案的门槛。过去外资包括港商在内地做生意的时候,对内地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是有一些意见的,认为保护的力度不够大,或者惩罚的措施不够强,立案的难度比较大。现在深圳在这方面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第六,中央给予深圳经济特区更大的立法权,赋予深圳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无人机管理、大数据、生物医药、医疗、健康资讯服务、个人破产等领域先行自行立法。举例而言,无人驾驶汽车在什么条件下能够上路?各地的做法很不一样。香港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香港只有在科学园里有几百米的路允许无人驾驶的汽车使用。那么深圳在这方面未来可能有更大的突破,类似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设备能够更好的得到应用。这值得香港借鉴。

  第七,科技方面也非常值得香港借鉴。例如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转移部门,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整个大学的考核评估体系;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在成果评价、收益分配方面允许深圳先行先试;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的机制。这几条是说什么意思呢?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即使这些发明是在大学里头做的,或是拿政府的资助做的,但是在所有权的分配上向发明人倾斜,大部分的所有权、产权是归发明人的,而非归大学或者归政府的。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一个地方,因为香港的科研人员用的大多是公立大学的设备,或者向大学资助委员会申请科研的基金,出来成果都是属于政府的,科研人员只是发一个论文就结束了,因此这些科研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这方面我觉得深圳走在香港前面一步。

  第八,对外籍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永久居留权的便利,简化外国人来深圳工作的手续,提高外国人来华工作的便利度。中国传统上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永久居留,包括子女的问题等,这些都不是一个很方便的事。深圳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外国人才来深圳变为永久居民,在这方面会有一些特别的安排。

  第九,清单中还涉及专业服务,跟香港关系很大。赋予深圳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境外专业人才执业管理规定权限,允许具有境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的金融、税务、建筑、规划等专业人才,按照相关规定在深圳提供服务。过去的专业服务,在CEPA之下的思路是给予香港专业人士国民待遇,就是说他们可以参加内地的各种考试,例如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考过后可以拿到专业资格在内地执业。但是这其中有个问题,香港专业人士受训练的环境,包括语言、规则等,跟内地不一样,让他们参加内地的资格考试往往很困难,特别一些人年纪大了,已经做到合伙人了,再让他去参加基础性的考试他未必愿意,也未必能通过。那么这一次实际上是授权深圳转变模式,不给国民待遇让你去他参加考试后执业,而是在一些领域,比如金融、建筑,只要有香港的专业资格,就可以直接在深圳执业了。即使在另外一些领域,例如司法,还是需要有一个考试,但是这个考试可以由深圳按照香港的特点自行设定,不需要参加国家的统一的司法考试。所以这条对香港的专业人士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打破了过去“大门开了,小门不开”的局面。

  第十,医药方面,现在两地来往,包括定居、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因为两地的医疗体质不互通,病例不互通,药物也在不同的监管体制之下,导致在香港注册的一些药物或是医疗器械,如果没有经过内地的国家药监局的审批,不能在内地使用。现在这方面也有了突破,清单明确指出,允许指定的港澳医疗服务机构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设置医疗机构,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这一点带来的市场非常大,光是内地来香港打疫苗的人数就非常多,如果能够在深圳的指定医疗机构率先使用港澳药物的话,对深圳和香港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下一步深港合作该怎么推进?方舟总结了三点。第一,中央给深圳的授权是滚动模式,下一步香港特区政府、民间商会、专业人士等方面都可以主动向深圳提出,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深港合作,向中央争取这些授权。

  第二,两地的人流交往越来越密切以后,硬件和软件的配套需要加强,包括这种铁路的能力和通关的安排,把港深这一段的高铁和地铁改进为一体化的模式运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技术,便利人员的通关。

  第三,国家非常强调推进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也在积极谋划口岸经济带,把河套合作区拓展到沿着深圳河的各个口岸。未来,香港的科技研究就不局限于0.87平方公里的河套,而是变成一个沿着深圳河的科技创新走廊,通过跟深圳的互动,实现科技创新走廊两岸的发展,也带动香港新界北的发展。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204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