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通识科考核要求值得商榷

热点搜索

通识科考核要求值得商榷

  中评社香港2月16日电/据大公报报道,通识课程改革尘埃落地,旧课程大量“反华辱华”及恋殖媚洋的意识形态内容被删除,加添了香港与内地紧密关系、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等内容,这样做十分对,可谓是通识科的“新生”。此外,通识科连课程名称也得更改,课时节数也得削减。“旧通识”不适时宜,教导学生以国家为敌,理应变革。但有一点笔者觉得是值得商榷,就是“新通识”的考核要求,只分“达标”与“不达标”两种,恕难苟同。

  改革后的“新通识”,已安排了大量认识香港“一国两制”、国家改革开放、国家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中国在世界扮演的角色,还有基本法及国家安全等内容,并且要求学生到内地考察。更有论者指出,改革后的通识科是为栽培爱国爱港者而设的,那么,“新通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了,既然是重要,就必须要在学校及师生之间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新通识”的公开试考核只有“达标”及“不达标”两种,与其他学科的七级评级制相比,明显地位低了一大截,一定会在学校内产生不少的后遗症的。

  首先,学生是不会重视的,香港的教育传统,基本是以“考试”主导的,无论教育理想说得如何有理动听,学生本身是有备考策略的,都是按考试的轻重缓急来作准备的,学科越重要,重视程度越高,将来的“新通识”课程只分“达标”与“不达标”两级,那谁还会花时间认真看待呢?改革后的新课程,已包含了大量有关国家发展正能量的内容与要素,辛辛苦苦才能换来的课程变革,却又给人的观感是不太重视,“新通识”课地位在各科之下,这又怎能说得过去?

  还有,根据香港学校的行政管理现实,通识老师在校内亦将无甚地位可言。校方也不太计较教学的专业效能及教学素质,任课用人便自然较为随便了,反正“达标”也不太难,学生也不会太认真看待,如此一来,通识教师在校内的“江湖地位”都可想而知了,在校内没有更高层级的行政地位,如何有足够“牙力”去推动国情教育及国安教育呢?还不是摆摆展板便当了事罢。这些景况的可能,教育当局是应该预见到的。

  香港出现的“黑暴”乱局,“黄师”确是责无旁贷,难辞其咎。把过去由“黄师”把弄及控制下的“通识科”彻底来个翻身改造,绝对必要。但既然改革“旧通识”课程内容己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赞许,反对声音也不算激烈,何以又偏偏在“评级”这个非原则性问题上作出难以令人释怀的安排。当局的心思要长远一点,“新通识”科若评级只定两级,一定在校方及师生心目中无甚地位,待到这种“新通识”科的考核标准学生习惯了后,“新通识”科在学校的处境将会是可有可无,很难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与重视。那时,与国情及国民身份认同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没有多少人会认真看待的。

  “新通识”课是属公民教育类别的,任重道远,却给大众的观感是“低人一等”的。其实,要改回来也不是太难的,只要重新考虑评级方面多设级别,以鼓励认真钻研的学生,那学生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的。还有一点是要呼吁的,无论“新通识”课程叫什么名称,当局及社会人士都必须密切关注“新通识”在学校内的重要性问题,在适当时候重新要求对“新通识”作更高更严谨的要求,以达社会发展之所需。笔者担心的是,“新通识”科只有“达标”及“不达标”两级,反正达标不难,没有什么可输的,这便很容易会为处心积虑的人,提供了对国家教育的践踏、奚落、嘲讽的机会。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2307.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