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评电讯 > 李武忠:两岸融冰始于民生

热点搜索

李武忠:两岸融冰始于民生

李武忠(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2月22日(作者 李武忠)两岸关系恶化,中共军机几乎天天绕台,蔡政府对涉陆事务也处处充满敌意,“九二共识”与“去中国化”成为当前网路热搜关键词汇。尽管美国拜登新政府仍视中国大陆为最严峻竞争对手,还是希望两岸能展开“有意义”对话,避免擦枪走火。然而以目前两岸氛围,想要开启建设性对话(非打嘴炮),进而缓和双边紧张关系并非易事,毕竟这样的作为不符合台湾某些政党政客的私人利益。

  “国以民为本”,为两岸人民长远福祉着想,双方应避免刺激对方的言行。只要有心,凡事从“善念”出发,主动递出橄榄枝(非示弱表现),让对方感受到善意,重新建立互信基础,逐步化解彼此敌意,重置两岸长远和平稳定架构,要突破僵局可以先从民生议题着手。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端稳十四亿人饭碗,一直是中国官方施政的重中之中,十多年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以农业为主体,中国要养活14亿人口并不容易。尽管这些年中国大陆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6695亿公斤),并提倡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然而受到极端气候、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生产条件差、地力退化、饲料粮短缺、病虫害丛生、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影响,中国大陆每年尚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粮食(2019年中国粮食进口数量达1.11亿公吨,总额为2895亿元人民币,稻米进口量为255万公吨 总额为89.4亿元人民币),随着国际情势转变(如中美贸易争端、地缘战争等),对外贸易风险增高,加以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蝗虫成灾等等,中国大陆面临粮荒的风险始终存在。

  除坚守“农地农用”原则外,如何增加耕地面积(如整治撂荒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率(如品种改良,力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等),提高务农积极性,扩大黄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减少粮食浪费,广积粮,还有稳定粮食进口货源等,都是避免粮荒和社会动荡的良好对策,而台湾在农渔畜产品,特别是稻米供应上可以伸出橄榄枝,中国大陆则在进口农产品(如水果、花卉、肉类、种苗、渔产品等)上,也可优先考虑台湾产品,共同启动两岸融冰契机。

  稻米亦为台湾重要主食,为确保粮食安全及农民收益,多年来政府每年耗资百亿元经费,用于实施公粮稻谷保价收购制度(收购方式分为计划收购、辅导收购与余粮收购),该措施不仅不符合 WTO要求削减境内补贴的趋势,容易造成市场扭曲,资源破坏及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还须花钱委托农会及粮商来储藏这些公粮,经一段时间后(期间长短依释出用途而异)再以低价售出徒增国库负担。而随着国人饮食西化及摄食便利性影响,消费者对米食需求量大幅降低(每人每年平均不到45公斤),加以近年来台湾稻米盛产,目前种稻面积约27.28万公顷,产量高达179万公吨(全台食用米量约120万公吨),稻米自给率已经超过100%,不仅政府保价收购数量及金额暴增,也导致公粮爆仓(稻米库存量近百万公吨,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安全存粮应占年消费量17%至18%),虽有部分公粮低价外销,但数量有限,政府虽改推稻米保价收购与直接给付双轨制,稻农仍高度依赖政府公粮收购,需有创新思维与作法。

  鉴于未来天然灾害、病虫害、疫病等发生频度增高,粮荒危机蠢蠢欲动,建议两岸可以共同建构对双边都有好处的“两岸粮食(稻米)维稳机制”相互支援,避开意识形态纠结,再推至其他农业项目(如保种育种、农业科技、绿色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安全认证等等),从软性的民生议题出发让人民安稳过上好日子,或可顺利打开两岸僵局。

  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政者应以苍生为念,避免生灵涂炭,两岸钥匙是“真心”,而球在两岸人民手里,如何接发,关系中华民族未来命运,但愿两岸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别误认“乱流”为“潮流”!

  (作者李武忠,台湾农渔经学者)

本文网址:http://www.crntt.cn/142974.ht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